-
公开(公告)号:CN115388757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1067668.9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IPC: G01B7/2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最小弯曲半径的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最小弯曲半径测量技术领域。测量装置包括双层卷曲轨道总成、头部驱动总成、软管固定锁具总成。软管固定锁具总成均匀放置在滑道上,软管放置到锁具总成弧形托板上,通过固定装置将软管固定在均匀分布的弧形托板上。对装置进行通电,首部弧形托板拉动整个软管沿着轨道前进。观测各位置处的应变片所输出的数值,当达到材料屈曲应变时,记录此应变片所在的弯曲半径值处。本发明装置结构可靠,设计巧妙,通过一次试验就可以测出多个位置处最小弯曲半径值,平均后的数据更加准确。并且试验操纵简便,完成软管初始位置绑定并贴上应变片即可逐步得到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88332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61702.0
申请日:2024-08-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柔性管缆性能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缆水平拉弯组合加载疲劳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由前固定板、后固定板和两个侧固定板围成的支撑框,两个侧固定板分别滑动连接有大滑轮机构,后固定板上安装有两个固定机构,前固定板上安装有弯曲加载机构,弯曲加载机构包括作动器,作动器的一端与前固定板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横向轨道,横向轨道上连接有U型夹,U型夹内转动安装有一对第一滑轮,样缆的两端分别依次穿过第一滑轮和固定机构并连接有钢丝绳,两钢丝绳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绕过两侧的大滑轮机构与轴向加载机构连接。本发明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试验方法中样缆自重对试验结果误差的影响,还可以实现样缆两端同步加载拉力,保证试验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5435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525159.4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IPC: G01N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管缆测试夹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尺寸管缆通用型测试夹具,包括:夹具,夹具包括夹板,夹板为对称式设置,所有的夹板以同一个点为中心环形阵列设置;相邻夹板之间通过螺柱活动连接;滑轨,滑轨包括定轨与动轨,动轨固定设置在夹具的上端与下端;每条定轨上的动轨最少有两个且分别连接相邻的夹板,夹具通过动轨与定轨滑动连接;将传统的夹具设计为多个夹板的组合,相邻的夹板之间活动连接,这样能够通过调节相邻夹板的间距,以适配不同尺寸的电缆;通过滑轨的设置,能够在电缆进行弯曲应力测试时减少阻力,同时保证每一次弯曲的力度、方向、距离都相同进而保证实验的规范和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5610493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1395542.4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通用式管缆转运装置,包括托架装置、可旋转连接装置、支撑承重装置、移动装置。所述托架装置和支撑承重装置通过可旋转连接装置连接到一起使其是同一轴线,并通过可旋转连接装置使托架装置和支撑承重装置发生相对旋转。本发明的托架装置的边缘采用倒角设计能够降低安全隐患,其中设置长方形挡板可提高转运稳定性,其设置圆形贯穿孔可与支撑承重装置中半潜式圆孔相互搭配,通过可旋转连接装置实现或限制托架装置与支撑承重装置间的平面转动;能够防止移动过程中割伤操作人员、为转运提供极大的便利,且可根据管缆长度使用单个或多个装置一起转运,解决了管缆长度对于转运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68820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216970.1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IPC: G06F30/18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20/00 , G06F111/04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平台、方法及存储介质,涉及海洋电缆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前处理模块、集成软件分析模块、性能校验模块、后处理模块及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输入或调用工程基本数据,构建结构单元并排布,完成海洋电缆的截面设计,基于截面性能分析结果对电缆截面布局及线型进行优化设计,再进行安全校核;对平台中的关键数据进行存储和读取,对电缆截面布局方式、电缆线型结构进行快速智能预测和设计;对平台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导出。本发明能够对海洋电缆进行多场耦合、多尺度分析及多工况载荷分析与优化,实现海洋电缆结构的快速智能化设计和性能快速预测,具有较好的开放性与数据转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26894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68820.7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变尺寸管缆综合加载超低温实验平台,涉及管缆结构测试技术领域。包括约束模块、力学加载模块和低温加载模块;约束模块,作为实验平台的承载部分,用于安装和调节力学加载模块位置,用于承载测试期间的荷载并根据试样长度调节框架长短;力学加载模块,用于实现对管缆施加弯曲、拉伸、扭转、内压以及组合荷载;低温加载模块,设置在约束模块一侧,用于为管缆提供低温实验环境。本发明自身具备拉伸、弯曲、扭转、挤压以及组合荷载的加载功能,管缆的基本力学性能测试都可完成测试,无需转移到其他机器,节约时间和人工;配备大容量低温罐体以及耐低温管路,可完成测试管缆的全尺寸低温实验,可实现快速预冷以及长时间低温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806756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52507.2
申请日:2024-02-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柔性管缆海底磨损性能测试装置与方法,涉及海洋柔性管缆测试技术领域,包括试验水箱,所述试验水箱的一侧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表面活动安装有连接组件,所述试验水箱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夹持锁紧机构。本发明能够考虑柔性管缆与海床间的相互作用,模拟柔性管缆在水、泥沙、碎石环境下往复横向移动实现磨损性能测试,若对夹持锁紧机构稍作改动,还可用于柔性管缆附件如保护套管、限弯器的磨损测试,通过设置支撑机构,能够控制液压缸对柔性管缆试样施加垂直载荷,模拟柔性管缆自身在水中的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61049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95542.4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通用式管缆转运装置,包括托架装置、可旋转连接装置、支撑承重装置、移动装置。所述托架装置和支撑承重装置通过可旋转连接装置连接到一起使其是同一轴线,并通过可旋转连接装置使托架装置和支撑承重装置发生相对旋转。本发明的托架装置的边缘采用倒角设计能够降低安全隐患,其中设置长方形挡板可提高转运稳定性,其设置圆形贯穿孔可与支撑承重装置中半潜式圆孔相互搭配,通过可旋转连接装置实现或限制托架装置与支撑承重装置间的平面转动;能够防止移动过程中割伤操作人员、为转运提供极大的便利,且可根据管缆长度使用单个或多个装置一起转运,解决了管缆长度对于转运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8875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67668.9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IPC: G01B7/2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最小弯曲半径的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最小弯曲半径测量技术领域。测量装置包括双层卷曲轨道总成、头部驱动总成、软管固定锁具总成。软管固定锁具总成均匀放置在滑道上,软管放置到锁具总成弧形托板上,通过固定装置将软管固定在均匀分布的弧形托板上。对装置进行通电,首部弧形托板拉动整个软管沿着轨道前进。观测各位置处的应变片所输出的数值,当达到材料屈曲应变时,记录此应变片所在的弯曲半径值处。本发明装置结构可靠,设计巧妙,通过一次试验就可以测出多个位置处最小弯曲半径值,平均后的数据更加准确。并且试验操纵简便,完成软管初始位置绑定并贴上应变片即可逐步得到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58023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069903.X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V20/05 , G06T7/13 , G06T7/90 , G06T17/20 , G06Q50/02 , G06F113/14 , G06F113/16
Abstract: 一种多层多材料复杂管缆截面的精确有限元建模方法,属于海洋油气资源开发领域。首先,采用垂直拍摄的方式对所需要建模分析的管缆截面进行拍摄,得到管缆截面图片信息;并对管缆截面的各个部件进行颜色赋值处理得到彩色图片。其次,将彩色图片过滤后通过边界提取算法,得到笛卡尔坐标系下结构边界处像素点的相对位置坐标值。再次,将基于笛卡尔坐标系下存储的像素坐标值转化为极坐标下的像素坐标值,从而可以以顺时针或逆时针的形式提取各像素坐标;每个颜色的像素点坐标值对应一个Excel文件,得到四个Excel文件。最后,以Excel文件数据作为原始数据,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建模。本发明能够能够对结构的几何信息进行精确提取,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