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46302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38001.0
申请日:2015-11-04
Applicant: 天津商业大学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散热装置,解决了传统热管在高负荷运行时易产生干涸的难题,提高了热流密度器件的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膨胀腔位于壳体的最外部及顶部,膨胀腔的内侧有绝热腔,绝热腔的内侧通过隔板分隔成工质贮存腔和补偿腔,补偿腔的外周有第二吸热芯,第二吸热芯的下部与第一吸热芯相接,第一吸热芯的下表面与底板之间形成蒸发腔,底板的上表面上有多个微槽道,微槽道与第一吸液芯紧密接触;膨胀腔的下端与壳体的底板相接;工质贮存腔的上部与膨胀腔之间有弹性膜片,弹性膜片与隔板之间有复位弹簧;补偿腔内有连通工质贮存腔和补偿腔的补水管路,内部供液管路一端与工质贮存腔连接,另一端位于第一吸液芯和第二吸液芯相接处。
-
公开(公告)号:CN105246301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37341.1
申请日:2015-11-04
Applicant: 天津商业大学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散热液冷散热器,旨在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流阻,增加散热器单位体积散热量的液冷散热器。包括由底板和上盖组成的密封的工作腔,底板内为蒸发腔;工作腔内有多个散热单元、多个肋柱及与底板平行的隔板,隔板与上盖顶部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流道,隔板与底板之间形成第二流道,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连通形成冷却液流道,与第一流道相对的上盖上有液体进口,与第二流道相对的上盖上有液体出口;每个散热单元由连通的绝热腔和冷凝腔组成,绝热腔位于隔板与底板之间,冷凝腔位于隔板上部;绝热腔的下端与蒸发腔连通;底板上有多个穿过隔板的肋柱。该散热器能够有效将被冷却器件的温度维持在安全范围之内,实现散热器的微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180695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510737829.4
申请日:2015-11-04
Applicant: 天津商业大学
IPC: F28D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路热管散热器,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产生工质干涸和不稳定波动,提升高热流密度器件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的环路热管散热器。蒸发器包括由外壳和底板组成的封闭腔体,底板上设置有多个蒸发槽道,多个蒸发槽道组成蒸发腔,封闭腔体的上部通过隔板分隔成膨胀腔和补偿腔,补偿腔的外周及补偿腔与蒸发槽道之间有吸液芯,补偿腔内有连通补偿腔与膨胀腔的补偿管,膨胀腔内有顶板,顶板通过弹簧与隔板固定连接,顶板的两侧分别通过波纹管与外壳固定,顶板上安装有膨胀调节机构;蒸发腔通过蒸汽连接管路与冷凝器的进口连接,冷凝器的出口通过液体连接管路与补偿腔连接。该装置提升了高热流密度器件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5258540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737751.6
申请日:2015-11-04
Applicant: 天津商业大学
IPC: F28D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热流密度器件用热沉,旨在提供一种具有自动调节散热能力,可有效避免发热表面热点产生的热沉。包括由上盖和底盖组成的工作腔,上盖上有喷射组件,底盖上有出口,底盖的底板上有多个肋柱,底盖的底板内为中空的蒸发腔,喷射组件包括喷管、喉管、调节杆和挡板,喷管沿流动方向包括缩径段和扩径段,缩径段与扩径段相交处有喉管,挡板位于扩径段下方,调节杆为中空结构,调节杆的下端与蒸发腔连通,调节杆上端位于喉管下方,调节杆上端密封有弹性膜片,弹性膜片与通过上下移动改变喉管喷射面积的调节端子连接,挡板与扩径段之间形成雾化空间。该热沉通过可变喷嘴喉管截面积的设计,提升了器件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22631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741906.3
申请日:2015-11-04
Applicant: 天津商业大学
IPC: F28D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路热管用复合吸液芯。本发明由金属粉末、相变小球及孔隙构成;所述金属粉末为直径为25-150微米的金属粉末;所述相变小球由相变小球外壳及外壳内的相变材料构成,所述相变小球的直径为1-3mm;所述相变材料的固液相变温度比环路热管中工质的沸点低3℃;所述孔隙的大小通过控制不同粒径的金属粉末和相变小球的比例来实现。本发明可有效避免环路热管在启动初期由于蒸发器壳体漏热和吸液芯的背向导热效应而导致环路热管的启动失败,有利于环路热管的顺利启动,提高了环路热管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22444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736363.6
申请日:2015-11-03
Applicant: 天津商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热循环装置。本发明包括第一膨胀机构、聚光蒸发器,蒸发器,第一储液器,蓄热箱,第二储液器和第二膨胀机构;所述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膨胀机构依次连接,所述聚光蒸发器包括:聚光蒸发器底座和平板玻璃支撑框;聚光器置于所述底座和平板玻璃之间,所述聚光用换热管束放置于所述聚光器的凹槽内;所述第一换热器呈螺旋形并内置于所述蓄热箱的底部,所述第三换热器置于所述蒸发器的底部,所述第二换热器同样呈螺旋形并内置于所述蓄热箱的上部,所述第二换热器经所述第二膨胀机构与所述第一储液器连接,所述蒸发器接入所述第二储液器。本发明整套系统可应用于冬季温度较低的北方地区,并能够始终保证系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提高制热装置整体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05188324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737146.9
申请日:2015-11-04
Applicant: 天津商业大学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冷散热器,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实现,适用于高负荷、大功率器件冷却的高效液冷散热器。包括空心底板,空心底板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多个蒸发腔,蒸发腔内充注有相变工质,与每个蒸发腔相对的底板上部分别倾斜设置有冷凝腔,冷凝腔一端通过液体流通腔与蒸发腔连通,冷凝腔的另一端通过蒸汽流通腔与蒸发腔连通,液体流通腔的下端位于蒸发腔相变工质的液面下。与每个蒸发腔相对的底板与冷凝器之间分别设置有多个肋柱。该液冷散热器具有强化传热的作用,尤其是在蒸发腔与冷凝腔之间由于通过相变传热,散热效率明显提高,增强了液冷散热器的均温效果,降低散热设备表面的工作温度,提高了设备的运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180695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737829.4
申请日:2015-11-04
Applicant: 天津商业大学
IPC: F28D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路热管散热器,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产生工质干涸和不稳定波动,提升高热流密度器件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的环路热管散热器。蒸发器包括由外壳和底板组成的封闭腔体,底板上设置有多个蒸发槽道,多个蒸发槽道组成蒸发腔,封闭腔体的上部通过隔板分隔成膨胀腔和补偿腔,补偿腔的外周及补偿腔与蒸发槽道之间有吸液芯,补偿腔内有连通补偿腔与膨胀腔的补偿管,膨胀腔内有顶板,顶板通过弹簧与隔板固定连接,顶板的两侧分别通过波纹管与外壳固定,顶板上安装有膨胀调节机构;蒸发腔通过蒸汽连接管路与冷凝器的进口连接,冷凝器的出口通过液体连接管路与补偿腔连接。该装置提升了高热流密度器件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5258429B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510817122.4
申请日:2015-11-23
Applicant: 天津商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环保冰箱。本发明包括工作室、冷藏室、冷冻室、保温室、蓄冷室和蓄热室;所述冷冻室的上方设置有蓄冷室,所述保温室的上方设置有蓄热室,蓄冷室及蓄热室的上方设置有冷藏室,所述各室之间由保温材料隔开;空气干燥室内置有第一冷却盘管,空气干燥室与空气压缩机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涡流管连接,涡流管的与三通流量调节阀连接,三通流量调节阀与第一冷却盘管进口连接;所述蓄冷室内置有相变蓄冷材料和第二冷却盘管,三流量调节阀与第二冷却盘管连接,第二冷却盘管与第一单向阀连接;蓄热室内置有相变蓄热材料和制热盘管,涡流管与制热盘管连接,所述制热盘管与第二单向阀进口连接。本发明在完成能量转化的过程中,采用环保工质——空气,作为循环介质,具有显著的节能环保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222630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510741736.9
申请日:2015-11-04
Applicant: 天津商业大学
IPC: F28D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板式环路热管。本发明包括平板蒸发器、蒸汽连管、冷凝器和液体连管,水冷套进出口管路;所述平板式蒸发器由蒸发器壳体、蒸发器底板、密封垫圈及吸液芯构成;所述蒸发器壳体的下部端面加工有密封槽道,所述密封槽道内设置有所述密封垫圈;所述蒸发器壳体的下部与所述蒸发器底板接触,所述蒸发器壳体的顶部上表面加工有若干数量的水冷套侧槽道,所述水冷套侧槽道和水冷套外壳构成了所述水冷套侧流道,所述蒸发器底板的上表面和所述蒸发器壳体凸台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吸液芯;所述均压腔通过蒸汽连管与冷凝器的预冷冷凝器部分连通,所述水冷套出口管路与冷凝器的再冷冷凝器的进口连接,所述液体连管出口与所述补偿腔连接。本发明通过主动二次冷却,及时准确的将环路热管的漏热带走,确保环路热管补偿腔及吸液芯内部无工质相变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