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1995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99005.3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H01M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需循环的轻量化铝空气电池系统,该电池系统主要包括以下部件:铝负极、负极接头、超薄不锈钢片、正极接口、空气电极、电池盖、钛网集流体、电解液池;所述负极接头位于铝负极顶部,正极接口位于空气电极顶部,两个相对设置的钛网集流体和两个相对设置的超薄不锈钢片围成电解液池,所述空气电极设置在钛网集流体外侧,所述电池盖与电解液池密封连接。采用以上电池单体串/并联,可搭建多功率电池系统,且本发明包含铝空气电池无需进行电解液循环,降低电池工作时能量自损耗,并有效减小铝空气电池总重量,增加铝空气电池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78298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86279.1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H01M12/06 , H01M8/2465 , H01M8/2475 , H01M8/02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量化铝空气电池,该电池主要包括以下部件:包括铝负极、铝塑膜、空气电极、电解液;所述铝负极竖直放于于两片相对设置的空气电极中间;两片所述空气电极通过与铝塑膜连接,形成电解液槽,所述铝负极悬吊于所述电解液槽中;所述铝负极顶部连接导线;所述空气电极内部还包括钛网集流体,所述钛网集流体引出极耳连接导线;所述电解液槽中填充电解液。采用以上构造,可有效减小铝空气电池总重量,增加铝空气电池能量密度。
-
-
公开(公告)号:CN11839897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91432.0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的铝空气电池,克服现有铝空气电池电压低、能量密度低的缺陷。该电池包括以下部件:空气电极、不锈钢骨架、电解液、镀铱钛网吊篮、废铝、导电膜;废铝置于镀铱钛网吊篮内,两片相对设置的空气电极与不锈钢骨架连接形成电解液槽;电解液盛装于电解液槽内,镀铱钛网吊篮位于电解液中心且未与空气电极接触;镀铱钛网吊篮表面负载导电膜。本发明的铝空气电池可对废铝进行回收利用,使用铝粉、铝屑、铝颗粒、铝块作为负极,有效增加铝负极的有效放电面积约十倍以上;通过超薄不锈钢外壳减小铝空气电池总重量,增加能量密度,电流密度最高可达200mA/cm2,电压达到1.6V以上。
-
-
公开(公告)号:CN110609066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810622861.1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用于电化学实验和慢应变速率拉伸测试的可控温电解池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装置通过在反应池内部形成电解池,沿电解池外圈形成有循环水槽,达到了在进行拉伸测试的同时完成对电解池内的实验环境进行控温,密封塞、密封垫和旋盖组合完成了拉伸试样的固定与及密封,本装置可以对不同温度下,不同受力情况下的样品进行电化学测试,比如极化曲线测量、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电化学噪声测试、M-S曲线测量等,来分析材料的腐蚀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33506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210726687.1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复合添加剂的中性铝—空气电池电解液,包括以下组分:氯化铟0.01~0.1mol/L,氯化镓0.01~0.2mol/L,余量为水。采用以上电解质配方,可有效增加铝阳极版溶解速率,同时显著抑制铝板表面析氢反应,显著提高铝‑空气电池放电电压、功率密度。
-
-
公开(公告)号:CN11954875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45248.3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液驱动的生物相容的镁金属圆形贴片电池及其制备应用;以圆片镁合金作为负极,以环状不锈钢网作为正极,以静电纺丝的聚己内酯材料作为电池载体,利用生物伤口处的体液作为电解液,构成所述电池。该电池在模拟体液(PBS)和伤口原位处显示出了稳定持续的放电效果。此外,该电池通过外正内负的环形电极组合有效耦合生物伤口处存在的内源性电场,且电池在放电过程产生的降解产物作为化学刺激因子,电场效应与化学效应的耦合使得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增快。本发明通过提供有效的电刺激协同化学效应,有效加速伤口愈合;这种原位环形电极组合的贴片电池结构为可降解的生物相容电池创造新思路,提供新的刺激方式,可用于促进伤口的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818651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10307.5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用铜箔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配制铜电解液,采用电沉积法在载体辊表面电解沉积形成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用铜箔;所述铜电解液中包括可溶性铜盐和/或导电剂,且至少含有可溶性铜盐作为电解质,并在铜电解液中加入调整促进剂来调整电解铜箔织构;所述调整促进剂为含有羟基的、分子量为200~300的可溶性有机物。本发明通过对电解过程的控制能够实现对所制得铜箔的织构相对系数进行有效调控,以形成最佳的适用于锂电池的铜箔结构,使得铜箔作为负极载体,却能够产生优化锂电池性能的显著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