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84850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56714.9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2 , H01M4/62 , H01M10/0525 , C01B32/19 , C01B32/198 , C01G51/04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高容量、高倍率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导电复合材料包括至少由氧化石墨烯悬浮液和氧化钴纳米线前驱体悬浮液的结合而成的石墨烯片和氧化钴纳米线三维互支撑多孔网络结构复合材料,该石墨烯片和氧化钴纳米线三维互支撑多孔网络结构复合材料在循环100圈后仍然有接近996mAh/g的比容量,是碳材料的2.8倍(目前商业化碳负极材料其理论容量为372mAh/g)。因而以本发明的复合负极材料制备的电池不仅具有比目前商业用碳负极材料制备的电池具有更高比容量,体积比容量和体积能量密度也远高于碳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211298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14032.2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2 , H01M4/62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04 , H01M10/0525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导电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导电复合材料为至少由氧化石墨烯、Co(NO3)2·6H2O、Ni(NO3)2·6H2O与六次亚甲基四胺制备所得的NiCoO2/石墨烯/NiCoO2三明治结构的复合材料,该层级超薄介孔NiCoO2/石墨烯/NiCoO2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在1A/g循环350圈后仍然有595mAh/g的比容量,是碳材料理论比容量的1.6倍;因而以本发明的复合负极材料制备的电池不仅具有比目前商业用碳负极材料制备的电池具有更高比容量,体积比容量和体积能量密度也远高于碳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25775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010201222.5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IPC: G01R31/378 , G01N2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检测锂离子软包电池电解液动态浸润变化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超声波检测模块、传动模块、擀压模块、充放电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本发明通过于不同时刻、电池中不同位置,超声波反复穿透和反射的强度差异来判断该处极片层间是否有气泡,及该处极片层间是否完成了电解液的浸润,避免了电池拆解带来的成本增加、安全隐患以及环境污染等不良影响,且能通过动态图像来直观观察锂离子软包电池内部不同位置浸润速率的差异,以及充放电过程中不同位置产气量影响浸润面积的变化,为后续原材料设计、电池设计以及电池制造工艺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768844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038732.X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IPC: H01M50/534 , H01M50/57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耐久极耳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长耐久极耳包括极耳本体、交联聚乙烯层、极耳胶层,所述的交联聚乙烯层粘接于极耳本体的表面,所述的极耳胶层粘接于交联聚乙烯层的表面。本发明中的交联聚乙烯具有非常好的热稳定性、耐电解液腐蚀性及电化学稳定性,交联聚乙烯层中三维网状分子链结构不仅会抑制电解液中的有机溶剂对粘接处的溶胀,而且在极耳封装时可以防止极耳胶过封,防止发生镍极耳和铝层接触,降低发生电化学腐蚀的风险,从而提高极耳与铝塑膜封装可靠性、电池长期使用可靠性和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276884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038732.X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IPC: H01M50/534 , H01M50/57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耐久极耳以及应用,长耐久极耳包括极耳本体、交联聚乙烯层、极耳胶层,所述的交联聚乙烯层粘接于极耳本体的表面,所述的极耳胶层粘接于交联聚乙烯层的表面。本发明中的交联聚乙烯具有非常好的热稳定性、耐电解液腐蚀性及电化学稳定性,交联聚乙烯层中三维网状分子链结构不仅会抑制电解液中的有机溶剂对粘接处的溶胀,而且在极耳封装时可以防止极耳胶过封,防止发生镍极耳和铝层接触,降低发生电化学腐蚀的风险,从而提高极耳与铝塑膜封装可靠性、电池长期使用可靠性和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2670491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398501.1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IPC: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 C22C49/02 , C22C49/14 , B82Y30/00 , B82Y40/00 , C22C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含氮碳丝内嵌入合金化机制储锂颗粒负极复合材料以及包含该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该复合材料包括合金化机制储锂颗粒主体与多孔含氮碳丝,所述合金化机制储锂颗粒均匀的分散并嵌入、固定在多孔含氮碳丝内部。本发明中多孔含氮碳丝可以全面包覆住合金化机制储锂颗粒主体,多孔含氮碳丝可以交织在一起形成三维导电网络,多孔含氮碳丝上的孔洞可以方便锂离子快速传输,而多孔含氮碳丝上的氮功能区域可以快速储锂提供额外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58494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604089.8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 , H01M10/4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的除气装置,包括底板、抽气管,底板内开有可容纳电芯的凹槽,底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用以挤压气袋的盖板,电芯位于凹槽内,抽气管靠近所述电芯的一端设有用以刺破电芯气袋的针头,抽气管的另一端与外部真空设备连接。还包括利用该除气装置对软包锂离子电池进行除气的方法。本发明创造所述的除气装置及方法可以使电芯无需配备较长的气袋,节省铝塑膜材料,改善不同型号不同体系电池制作的通用性,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并可以及时有效的去除预充的产气,保证预充过程中SEI膜的完整性,提升电芯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342140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57697.9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5 , H01M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锂离子软包叠片电池干法隔膜褶皱的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电芯进行装配、烘烤、注液;步骤B:对完成注液的电芯进行首次陈化;步骤C:对完成首次陈化的电芯主体进行擀压,擀压过程中通过控制擀压的压力及速度,保证PP隔膜MD方向的褶皱得到充分整形;步骤D:对完成擀压的电池进行二次陈化;步骤E:对完成二次陈化的电芯按照常规工艺流程完成成品电池的制作。本发明流程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对注液后预充前的电芯进行垂直于极耳方向的来回擀压的方式有效的将电芯中PP隔膜在MD方向的褶皱消除。
-
公开(公告)号:CN11125775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201222.5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IPC: G01R31/378 , G01N2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检测锂离子软包电池电解液动态浸润变化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超声波检测模块、传动模块、擀压模块、充放电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本发明通过于不同时刻、电池中不同位置,超声波反复穿透和反射的强度差异来判断该处极片层间是否有气泡,及该处极片层间是否完成了电解液的浸润,避免了电池拆解带来的成本增加、安全隐患以及环境污染等不良影响,且能通过动态图像来直观观察锂离子软包电池内部不同位置浸润速率的差异,以及充放电过程中不同位置产气量影响浸润面积的变化,为后续原材料设计、电池设计以及电池制造工艺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212845804U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20361687.2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IPC: G01R31/378 , G01N2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检测锂离子软包电池电解液动态浸润变化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超声波检测模块、传动模块、擀压模块、充放电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于不同时刻、电池中不同位置,超声波反复穿透和反射的强度差异来判断该处极片层间是否有气泡,及该处极片层间是否完成了电解液的浸润,避免了电池拆解带来的成本增加、安全隐患以及环境污染等不良影响,且能通过动态图像来直观观察锂离子软包电池内部不同位置浸润速率的差异,以及充放电过程中不同位置产气量影响浸润面积的变化,为后续原材料设计、电池设计以及电池制造工艺提供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