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5775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010201222.5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IPC: G01R31/378 , G01N2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检测锂离子软包电池电解液动态浸润变化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超声波检测模块、传动模块、擀压模块、充放电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本发明通过于不同时刻、电池中不同位置,超声波反复穿透和反射的强度差异来判断该处极片层间是否有气泡,及该处极片层间是否完成了电解液的浸润,避免了电池拆解带来的成本增加、安全隐患以及环境污染等不良影响,且能通过动态图像来直观观察锂离子软包电池内部不同位置浸润速率的差异,以及充放电过程中不同位置产气量影响浸润面积的变化,为后续原材料设计、电池设计以及电池制造工艺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211298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14032.2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2 , H01M4/62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04 , H01M10/0525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导电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导电复合材料为至少由氧化石墨烯、Co(NO3)2·6H2O、Ni(NO3)2·6H2O与六次亚甲基四胺制备所得的NiCoO2/石墨烯/NiCoO2三明治结构的复合材料,该层级超薄介孔NiCoO2/石墨烯/NiCoO2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在1A/g循环350圈后仍然有595mAh/g的比容量,是碳材料理论比容量的1.6倍;因而以本发明的复合负极材料制备的电池不仅具有比目前商业用碳负极材料制备的电池具有更高比容量,体积比容量和体积能量密度也远高于碳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670491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398501.1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IPC: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 C22C49/02 , C22C49/14 , B82Y30/00 , B82Y40/00 , C22C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含氮碳丝内嵌入合金化机制储锂颗粒负极复合材料以及包含该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该复合材料包括合金化机制储锂颗粒主体与多孔含氮碳丝,所述合金化机制储锂颗粒均匀的分散并嵌入、固定在多孔含氮碳丝内部。本发明中多孔含氮碳丝可以全面包覆住合金化机制储锂颗粒主体,多孔含氮碳丝可以交织在一起形成三维导电网络,多孔含氮碳丝上的孔洞可以方便锂离子快速传输,而多孔含氮碳丝上的氮功能区域可以快速储锂提供额外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342140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57697.9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5 , H01M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锂离子软包叠片电池干法隔膜褶皱的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电芯进行装配、烘烤、注液;步骤B:对完成注液的电芯进行首次陈化;步骤C:对完成首次陈化的电芯主体进行擀压,擀压过程中通过控制擀压的压力及速度,保证PP隔膜MD方向的褶皱得到充分整形;步骤D:对完成擀压的电池进行二次陈化;步骤E:对完成二次陈化的电芯按照常规工艺流程完成成品电池的制作。本发明流程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对注液后预充前的电芯进行垂直于极耳方向的来回擀压的方式有效的将电芯中PP隔膜在MD方向的褶皱消除。
-
公开(公告)号:CN11125775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201222.5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IPC: G01R31/378 , G01N2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检测锂离子软包电池电解液动态浸润变化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超声波检测模块、传动模块、擀压模块、充放电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本发明通过于不同时刻、电池中不同位置,超声波反复穿透和反射的强度差异来判断该处极片层间是否有气泡,及该处极片层间是否完成了电解液的浸润,避免了电池拆解带来的成本增加、安全隐患以及环境污染等不良影响,且能通过动态图像来直观观察锂离子软包电池内部不同位置浸润速率的差异,以及充放电过程中不同位置产气量影响浸润面积的变化,为后续原材料设计、电池设计以及电池制造工艺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81140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033462.3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橄榄石型锰基磷酸盐正极材料的生物合成方法,利用酵母细胞的生物矿化机理,合成橄榄石型磷酸盐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本发明所述的生物合成方法能更有效的在分子水平上,调控纳米无机盐颗粒的尺寸、结构、形貌、化学组成以及晶体生长取向等,利用酵母细胞的生物矿化机理,调节磷酸盐晶体的矿化生长过程,获得沿Li+传输晶向[010]方向上择优生长的纳米晶LiMn0.8Fe0.2PO4颗粒,进一步借助高温惰性气氛热处理条件,将酵母细胞热分解为无定形碳和氮掺杂石墨烯共存的生物质碳网络,与LiMn0.8Fe0.2PO4纳米晶之间形成多级纳米原位复合结构,构筑高效电子通路和离子通路的三维导电网络,以实现对锰基橄榄石型LiMn0.8Fe0.2PO4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2811406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033462.3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橄榄石型锰基磷酸盐正极材料的生物合成方法,利用酵母细胞的生物矿化机理,合成橄榄石型磷酸盐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本发明所述的生物合成方法能更有效的在分子水平上,调控纳米无机盐颗粒的尺寸、结构、形貌、化学组成以及晶体生长取向等,利用酵母细胞的生物矿化机理,调节磷酸盐晶体的矿化生长过程,获得沿Li+传输晶向[010]方向上择优生长的纳米晶LiMn0.8Fe0.2PO4颗粒,进一步借助高温惰性气氛热处理条件,将酵母细胞热分解为无定形碳和氮掺杂石墨烯共存的生物质碳网络,与LiMn0.8Fe0.2PO4纳米晶之间形成多级纳米原位复合结构,构筑高效电子通路和离子通路的三维导电网络,以实现对锰基橄榄石型LiMn0.8Fe0.2PO4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1584850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56714.9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2 , H01M4/62 , H01M10/0525 , C01B32/19 , C01B32/198 , C01G51/04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高容量、高倍率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导电复合材料包括至少由氧化石墨烯悬浮液和氧化钴纳米线前驱体悬浮液的结合而成的石墨烯片和氧化钴纳米线三维互支撑多孔网络结构复合材料,该石墨烯片和氧化钴纳米线三维互支撑多孔网络结构复合材料在循环100圈后仍然有接近996mAh/g的比容量,是碳材料的2.8倍(目前商业化碳负极材料其理论容量为372mAh/g)。因而以本发明的复合负极材料制备的电池不仅具有比目前商业用碳负极材料制备的电池具有更高比容量,体积比容量和体积能量密度也远高于碳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214346055U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20074584.2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探测传感器的提拉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罐、分散桨组件、搅拌桨组件、一号拉伸组件和二号拉伸组件,搅拌罐外侧顶部设有搅拌电机和分散电机,一号拉伸装置和搅拌桨组件设置在搅拌罐内,搅拌桨组件通过一号拉伸组件连接至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分散桨组件通过二号拉伸组件连接至分散电机的输出端,搅拌罐外壁设有控制器,搅拌电机和分散电机均信号连接至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使罐体上方及底部的浆料充分混合均匀,通过探测传感器探测罐体内不同位置锂元素的浓度而人工适时调节提拉式搅拌桨的转速或适当调节提拉式分散桨的分散速度及位置,使浆料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进而提升电池的生产的良品率和电池性能发挥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219320458U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23536175.3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2 , G01R31/385 , G01R31/39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锂离子单体电池的极片表面劣化程度检测装置,该锂离子单体电池的极片表面劣化程度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第一极片存放结构、第二极片存放结构、两个极片搬运结构、高清照相机和计算机,第一极片存放结构和第二极片存放结构分别位于工作台的两侧,其中一个极片搬运结构位于工作台和第一极片存放结构之间,其能将存放于第一极片存放结构的极片搬运至工作台,另外一个极片搬运结构位于工作台和第二极片存放结构之间,其能将工作台上的极片搬运至第二极片存放结构,高清照相机位于工作台的上方,计算机与高清照相机电连接。能实现自动化检测,检测结果准确,效率高,省时省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