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包覆磷酸铁钠-磷酸钒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5405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256887.6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包覆磷酸铁钠‑磷酸钒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双层包覆磷酸铁钠‑磷酸钒钠正极材料包括磷酸铁钠‑磷酸钒钠复合材料,所述磷酸铁钠‑磷酸钒钠复合材料表面依次包覆有碳材料和石墨烯;通过采用碳材料和石墨烯对磷酸铁钠‑磷酸钒钠复合材料进行双层包覆,可以保证形成的包覆层致密且完整,使得到的双层包覆磷酸铁钠‑磷酸钒钠正极材料能够兼具优异的结构稳定性、导电性和较高的克容量,使得采用上述双层包覆磷酸铁钠‑磷酸钒钠正极材料的钠离子电池能够兼具优异的循环性能、倍率性能以及较高的放电容量。

    一种带状钛酸锂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86467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013291.3

    申请日:2023-08-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状钛酸锂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带状钛酸锂钠负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i4‑xNaxTi5O12,其中,0<x<4;所述带状钛酸锂钠负极材料为规则的带状结构,具有长程有序的特点,进而可有效提高Li+的脱嵌速度,且短程迁移距离更短,进而还可有效缓解Li+脱嵌过程中对结构的破坏,使得采用所述带状钛酸锂钠负极材料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同时所述带状钛酸锂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简单便捷,绿色环保,不会引入任何杂质以及生产成本低的优势,有助于实现带状钛酸锂钠负极材料的规模化生产。

    一种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583225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12991.X

    申请日:2022-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氧化石墨烯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后,刻蚀并热还原,得到具有空位的三维石墨烯微米花;2)将所述的具有空位的三维石墨烯微米花和正极材料进行液相复合,得到所述的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避免各组分的团聚,增加复合正极材料的界面相互作用,形成多层结构,起到协同作用,不仅可以提高电子导电性,同时通过空位促进了锂离子的传输能力,复合正极材料表现出高容量。同时,本发明的方法中无需对石墨烯和正极材料进行高温处理,有效提高了循环稳定性。

    一种双层包覆的磷酸钒钠-磷酸铁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5405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249420.9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包覆的磷酸钒钠‑磷酸铁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磷酸钒钠‑磷酸铁钠复合正极材料包括NFP‑NVP复合材料,所述NFP‑NVP复合材料的表面依次包覆有碳材料和快离子导体,通过在NFP‑NVP复合材料表面依次包覆碳材料和快离子导体,不仅有效提高了NFP‑NVP复合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还可以防止电解液对NFP‑NVP复合材料进行腐蚀,提高了最终得到的磷酸钒钠‑磷酸铁钠复合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使得采用所述磷酸钒钠‑磷酸铁钠复合正极材料制备得到的钠离子电池兼具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还具有较高的放电克容量。

    一种磷酸锰铁锂二次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08835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154083.5

    申请日:2023-0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磷酸锰铁锂二次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磷酸锰铁锂二次微球的化学式为LiMnxFe1‑xPO4,其中,0<x<1,其是由多片片状磷酸锰铁锂一次纳米晶粒共同自组装而成;所述制备方法通过在制备过程中添加表面活性剂,进而在较低的温度和较短的时间内诱导片状一次磷酸锰铁锂纳米晶粒快速自组装形成了磷酸锰铁锂二次微球,且形成的磷酸锰铁锂二次微球的形貌规整、分布均一,具有更短的离子传输路径,进而具有更优异的导电性能,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使用时,可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

    一种具有棒状结构的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02365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20277.6

    申请日:2023-08-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棒状结构的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钠源、M源和钠盐进行烧结,得到所述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其中,M选自Sc、Ti、V、Cr、Mn、Fe、Co、Ni或Cu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并限定以所述M源的摩尔质量为100%计,所述钠源和钠盐的总摩尔质量为150~500%;所述制备方法通过添加特定用量的钠盐作为反应介质,明显降低了烧结所需温度并缩短了烧结所需时间,在较短的时间以及较低的温度下即可制备得到具有棒状结构的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且所述具有棒状结构的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还具有无团聚、形貌及尺寸可控以及导电性高等优势,有助于提高包含其的钠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