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90045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42033.8
申请日:2025-02-10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B32B9/04 , B32B15/18 , B32B33/00 , B32B7/12 , B32B37/12 , B32B37/06 , B32B38/00 , C23F1/28 , C09J163/00 , C09J1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纤维金属层板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剪切纤维金属层板及其制备方法。将不锈钢极薄带、碳纤维编织布、单向碳纤维预浸料按照[W/[G/0/G/90]2/Gc]s铺层方案进行铺层,铺层过程中每两层之间涂覆改性环氧树脂,固化后得到抗剪切纤维金属层板;其中,W代表碳纤维编织布,G代表不锈钢极薄带,0代表0°铺设的单向碳纤维预浸料,90代表90°铺设的单向碳纤维预浸料,Gc代表中心层,s代表沿中心层对称铺层,2代表[G/0/G/90]的重复次数。本发明制备的抗剪切纤维金属层板极大地提高了纤维金属层板的抗剪切性能,降低了发生分层损伤、基体破裂、纤维断裂、金属塑性变形等破坏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17378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98817.7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A61F2/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下肢动脉的血管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的横截面呈环状,支架本体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单元,两个第一支撑单元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支撑单元,处于两侧的两个第二支撑单元分别通过连接单元与第一支撑单元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单元之间通过连接单元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连接单元之间交错设置;第一支撑单元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单元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的第二支撑部;连接单元包括若干个连接部。本发明能够使支架本体在有足够的径向支撑力的情况下同时拥有良好的柔顺性和贴壁性,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血管内膜增生和再狭窄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21302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627165.5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构建非均质材料细观数值模型的方法,涉及材料的细观多尺度力学性能分析领域,具体为:建立一个空间区域,并在该区域内部随机生成相互不干涉的球形空隙结构;为上述空间区域施加狄利克雷边界条件,赋予基于应变能势函数的不可压缩超弹性材料本构模型,并采用任意ALE自适应网格划分方法对其进行网格离散;利用有限单元法对上述的非线性弹性边值问题进行求解,通过驱动内部空隙区域自发生长来生成细观空隙结构;通过几何重构与几何缩放操作,完成非均质材料细观数值模型的构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算法复杂度高、构建效率低等问题,丰富了非均质材料多层次、跨尺度的细观力学性能分析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394538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1142521.7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强度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振动疲劳试验截短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整机叶片安装方式,进行整机状态叶片振动特性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到整机状态下,叶片的应力主方向;S2、基于试验状态叶片安装方式,进行试验状态的叶片振动特征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到试验状态下叶片的应力主方向;S3、对比分析判断整机状态下和试验状态下,叶片在的应力主方向的差异,对叶片在长度方向进行截短,重新计算叶片的应力主方向,直至二者相等;S4、对叶片进行截短加工,基于截短加工后的叶片进行振动疲劳试验。本发明不但可使试验状态与真实工作状态应力方向保持一致,而且还可以缩短试验周期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77280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199882.2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校准异速比的齿轮装置及异步轧机,涉及板材加工设备领域,以解决异步轧机工作时异速比不稳定的问题。齿轮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用于与上轧辊同轴连接;第二齿轮用于与下轧辊同轴连接;两个第三齿轮转动设于支撑座,均与第二齿轮啮合,且两个第三齿轮相对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中心轴连线方向对称排布于第二齿轮两侧;两个第四齿轮相对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中心轴连线方向对称排布于第一齿轮的两侧,第四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相邻的第三齿轮啮合;柔性调节组件对两个第四齿轮提供朝向第一齿轮靠近的作用力。通过齿轮啮合的结构以及柔性调节组件对齿轮提供的作用力,校准轧机工作时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异速比,提高异速比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49419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589700.X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梯度六边形结构的可变形翼肋及其控制方法,属于先进智能结构和航空航天设备技术领域。所述可变形翼肋包括梯度六边形结构、钻石型结构和驱动结构;梯度六边形结构由多层不同大小的单个六边形结构排列而成;钻石型结构紧贴于可变形翼肋上下轮廓线并与梯度六边形结构的最外层相连接,钻石型结构用于连接柔性蒙皮;驱动结构连接于各单个六边形结构内部,通过驱动结构伸缩带动各单个六边形结构运动,通过控制驱动结构伸缩量大小实现所需翼肋变形程度。本发明翼肋结构不仅能实现机翼所需变形,而且将目标变形分解为多段小变形,使得机翼不仅继承了刚性机翼承载力大的优点,还继承了柔性机翼变形前后光滑轮廓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636615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37251.8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1N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薄壁软管结构宏观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压缩荷载下薄壁软管局部屈曲试验夹具;包括同轴反向安装于试验机上的上夹头组件和下夹头组件,上夹头组件和下夹头组件分别用于夹持软管的两端、限制软管轴向位移和软管的被夹持段径向溃缩,上夹头组件和下夹头组件之间设置有以两者之中的任一者为支撑并与另一者滑动插接的导向管,该导向管穿过软管、用于限制软管的试验段向一侧弯折以及整体屈曲行为;本发明意在解决柔性软管压缩过程中出现的整体倾倒、整体屈曲对压缩局部屈曲的干扰问题,导向管能够防止柔性软管出现整体屈曲,上夹头组件内部安装直线轴承,容许导向管在其内部做无摩擦直线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4636615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537251.8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1N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薄壁软管结构宏观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压缩荷载下薄壁软管局部屈曲试验夹具;包括同轴反向安装于试验机上的上夹头组件和下夹头组件,上夹头组件和下夹头组件分别用于夹持软管的两端、限制软管轴向位移和软管的被夹持段径向溃缩,上夹头组件和下夹头组件之间设置有以两者之中的任一者为支撑并与另一者滑动插接的导向管,该导向管穿过软管、用于限制软管的试验段向一侧弯折以及整体屈曲行为;本发明意在解决柔性软管压缩过程中出现的整体倾倒、整体屈曲对压缩局部屈曲的干扰问题,导向管能够防止柔性软管出现整体屈曲,上夹头组件内部安装直线轴承,容许导向管在其内部做无摩擦直线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775682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36037.8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剪纸结构的可调控圆管吸能/储能机构,属于先进智能结构技术领域。该结构是在传统圆管的基础上对其局部进行切割,切口方向沿着圆管轴向方向,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将若干圆管以特定方式阵列。当圆管受到轴向冲击力作用时,圆管的切割段会进行特定方向变形,通过局部屈曲变形实现结构吸能与储能,外力卸除后变形恢复将储存能量释放。本发明结构是在圆管的局部区域引入剪纸结构,通过调节切口的特征参数,使得该结构具有高比吸能率和低峰值荷载特征,并且结构在轴向冲击荷载消失后可以恢复至原始变形,实现结构的可重复利用。该可调控剪纸圆管具有易加工、制造成本低、易于更换等优点,将有望应用于交通装备、航空航天等大型装置的碰撞吸能、储能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9668788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811583555.8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全自动钢丝绳力学性能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属于全自动钢丝绳力学性能检测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全自动钢丝绳力学性能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检测机,所述检测机的底部设置有基座,基座上设置有矫直机、矫直机的出料口处设置有机械臂,机械臂具体为底盘固定的旋转式机械臂,机械臂的活动半径内分别设置有拉伸机、弯折机、扭转机,所述矫直机、机械臂、拉伸机、弯折机、扭转机的控制端口通过导线均与四轴控制器相连;四轴控制器内部集成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上设置的AD转换模块具备6个信号输入端口,6个双向通信端口;本发明可推广应用于进行钢丝力学性能检测的实验室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