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0092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01367.2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1N30/02 , G01N30/06 , G01N1/28 , G01N1/34 , G01N1/38 , G01N1/44 , G01N30/14 , G01N30/72 , G01N30/74 , G01N30/8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阻化剂技术领域,解决煤样差异性大,金属螯合剂如何选择的问题,提供一种抑制煤中金属催化煤自燃的针对性螯合剂选择方法。首先在煤矿取样,将煤样预处理后,测试煤样PH值、煤样中催化煤自燃的主要金属成分及其含量和煤样中活性官能团的种类及变化情况,选定既能螯合煤样中金属离子又能有效抑制煤样中活性官能团氧化的螯合剂对煤样进行针对性阻化,并通过煤样的程序升温氧化实验测试所选金属螯合剂的阻燃效果,验证本发明抑制煤中金属催化煤自燃的针对性螯合剂选择方法的有效性。本发明针对性选取的金属螯合剂释放出的CO量降低,阻化率提高,对煤的低温氧化过程具有明显抑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75388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727925.7
申请日:2022-12-31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通风采煤工作面自然对流换热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及方法。包括实验平台主体,所述实验平台主体为具有内部空间的结构,实验平台主体外侧表面覆盖有用于控制内部温度的壁面温度控制系统;实验平台主体内部侧壁上设置用于采集内部温度值的数据采集系统;实验平台主体外部设置有可以拍摄实验平台主体内部图像的PIV粒子图像测速仪;实验平台主体内部放置有模拟热源。本发明可以在内热源和壁面温差同时作用下,模拟无通风采煤工作面自然对流换热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813611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210458197.8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1N21/3504 , G01N30/68 ,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净固碳能力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化植物净固碳能力测定系统及测定方法。包括由上位机IPC和PLC控制器控制的植物人工光合作用培养箱、气体给排单元和气体在线连续自动监测单元。植物人工光合作用培养箱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密封的内工作室,内工作室内部设置有LED灯源、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恒温恒湿调节装置,气体给排单元包括与内工作室连接的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所述的气体在线连续自动监测单元包括第一气体电磁阀、第二气体电磁阀、在线红外分析设备和在线气相色谱分析设备。本发明兼具植物光合作用固碳和凋落物分解过程碳排放两个实验系统,促进了测定数据的准确性;简化了现有的此类实验的操作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1493564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0355390.9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1N33/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炭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原位分解煤炭的模拟实验系统。包括煤样反应系统、应力加载系统、气体接入系统、温度控制系统、菌液储存及注入系统以及气液分离系统,煤样反应系统包括系统基座、实验箱体、保温层①、保温层②、反应台和原煤试件,反应台和原煤试件位于实验箱体内部,反应台和实验箱体均放置在系统基座上,反应台上设置原煤试件,实验箱体外侧设置有保温层①和保温层②,实验箱体内部通过注气管与气体接入系统相连;原煤试件顶部通过气腔和压力元件与应力加载系统相连,实验箱体内部通过菌液注入管与菌液储存及注入系统连通;反应台底部与气液分离系统相连;实验箱体内侧安装有热元件,热元件与温度控制系统相连。
-
公开(公告)号:CN11559650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148053.9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CN)
IPC: E21F1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煤矿无通风回采工作面注氮排氧惰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掘进巷道时,在进风巷停采线位置附近间隔设置A风门和B风门,在回风巷停采线位置附近间隔设置C风门和D风门;S2:在切眼打通后,先正常通风一段时间,然后通过安装在回风巷中部的瓦斯浓度传感器监测工作面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直至煤壁中的瓦斯稳定涌出;S3:将变压吸附制氮装置置于A风门和B风门之间,将A风门封闭,B风门打开;空气压缩机放置在A风门外,空气输入管道穿过A风门连通空气压缩机与变压吸附制氮装置;S4:对进风巷、回风巷以及切眼进行注氮;S5:撤走所有变压吸附制氮装置以及空气压缩机。
-
公开(公告)号:CN11481361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58197.8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1N21/3504 , G01N30/68 ,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净固碳能力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化植物净固碳能力测定系统及测定方法。包括由上位机IPC和PLC控制器控制的植物人工光合作用培养箱、气体给排单元和气体在线连续自动监测单元。植物人工光合作用培养箱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密封的内工作室,内工作室内部设置有LED灯源、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恒温恒湿调节装置,气体给排单元包括与内工作室连接的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所述的气体在线连续自动监测单元包括第一气体电磁阀、第二气体电磁阀、在线红外分析设备和在线气相色谱分析设备。本发明兼具植物光合作用固碳和凋落物分解过程碳排放两个实验系统,促进了测定数据的准确性;简化了现有的此类实验的操作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1702791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239646.0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煤自燃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煤矿采空区多点自反馈阻惰一体化变频注喷防灭火方法。包括:计算工作面采空区防灭火所需要的注氮流量;计算工作面采空区惰化防火每个循环所需要喷洒的阻化剂量;根据步骤1和步骤2分别计算的注氮量和阻化剂量,按移架一次作为一个注喷循环进行喷注作业;确定采空区束管各监测点的氧气含量;根据各监测点的氧气含量计算采空区氧化带的平均氧浓度,进而计算新的注氮流量以修正步骤1的注氮流量,并调整步骤3中注喷系统的注氮流量进行喷注作业;喷注作业时,实时监测CO、C2H4气体浓度;若监测到CO、C2H4气体超标时,动态调整注氮流量和阻化剂浓度进行喷注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516319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07487.9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危险性预警及安全防控领域,具体是一种获取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预警调控的动态阈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的监测数据,连续监测统计20天;S200:计算瓦斯浓度时滞响应的特征时间点;S300:计算瓦斯浓度时滞响应的迟滞时间和粘滞增时间;S400:计算瓦斯浓度迟滞响应的实时速率;S500:计算瓦斯浓度在粘滞增响应阶段的实时速率;S600:计算生产过程中工作面瓦斯浓度调控预警的动态阈值。本发明可有效应对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调控过程中的时滞后效问题,实现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的实时准确评价与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501820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16250.7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井工煤矿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危险性预测领域,具体是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动态危险度的超前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定时连续记录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与工作面单位时间落煤量、瓦斯抽采流量、进风量以及工作面中间支架工作阻力的监测数据;S200:构建确定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与单位时间落煤量、瓦斯抽采流量、进风量、支架工作阻力之间的函数关系;S300:计算由单位时间落煤量、瓦斯抽采流量、进风量以及支架工作阻力共同构成的瓦斯浓度调控活动的失稳域;S400:计算生产调控活动实时状态与失稳域之间的实时距离,并进行无量纲归一化处理;S500:计算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调控活动状态的动态危险度,即为瓦斯浓度动态危险度的超前预测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782004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0376750.3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50/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产系统动态危险性预警及安全防控领域,具体是一种生产系统状态危险度动态阈值的创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检查生产系统的布置结构,判断生产系统变化的时域响应类型,其中时域响应类型包括具有时间延迟效应的迟滞响应、具有空间延迟效应的粘滞响应以及兼具时空延迟效应的迟滞+粘滞组合响应;S200:计算确定生产系统状态变化的时滞参数;S300:根据时滞参数计算生产系统状态的动态阈值;S400:计算生产系统的状态动态阈值与该生产系统状态的危险性临界值之间的距离,并对距离进行标准化处理;S500:根据标准化处理后的距离计算生产系统状态危险度动态阈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