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煤工作面安全事件发生类型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3617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266867.2

    申请日:2022-10-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预控领域,具体是一种采煤工作面安全事件发生类型的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创建安全事件组关于征兆因素的背景关系;采用数据离散化方法对背景关系中定量连续型的征兆因素状态进行离散化处理,对于定性非连续型的征兆因素状态不做处理;计算每类安全事件发生的先验概率;计算各类安全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各征兆因素状态出现的条件概率;计算待预测安全事件发生类型的采煤工作面出现的征兆因素状态组合关于各类安全事件发生的条件概率;根据每类安全事件发生的先验概率以及各类安全事件发生的条件概率,判断哪类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大。本发明为采煤工作面生产安全事故预控提供指导。

    一种获取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预警调控的动态阈值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319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07487.9

    申请日:2022-07-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危险性预警及安全防控领域,具体是一种获取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预警调控的动态阈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的监测数据,连续监测统计20天;S200:计算瓦斯浓度时滞响应的特征时间点;S300:计算瓦斯浓度时滞响应的迟滞时间和粘滞增时间;S400:计算瓦斯浓度迟滞响应的实时速率;S500:计算瓦斯浓度在粘滞增响应阶段的实时速率;S600:计算生产过程中工作面瓦斯浓度调控预警的动态阈值。本发明可有效应对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调控过程中的时滞后效问题,实现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的实时准确评价与预警。

    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动态危险度的超前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1820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16250.7

    申请日:2022-07-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井工煤矿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危险性预测领域,具体是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动态危险度的超前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定时连续记录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与工作面单位时间落煤量、瓦斯抽采流量、进风量以及工作面中间支架工作阻力的监测数据;S200:构建确定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与单位时间落煤量、瓦斯抽采流量、进风量、支架工作阻力之间的函数关系;S300:计算由单位时间落煤量、瓦斯抽采流量、进风量以及支架工作阻力共同构成的瓦斯浓度调控活动的失稳域;S400:计算生产调控活动实时状态与失稳域之间的实时距离,并进行无量纲归一化处理;S500:计算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调控活动状态的动态危险度,即为瓦斯浓度动态危险度的超前预测值。

    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动态危险度的超前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18204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210816250.7

    申请日:2022-07-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井工煤矿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危险性预测领域,具体是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动态危险度的超前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定时连续记录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与工作面单位时间落煤量、瓦斯抽采流量、进风量以及工作面中间支架工作阻力的监测数据;S200:构建确定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与单位时间落煤量、瓦斯抽采流量、进风量、支架工作阻力之间的函数关系;S300:计算由单位时间落煤量、瓦斯抽采流量、进风量以及支架工作阻力共同构成的瓦斯浓度调控活动的失稳域;S400:计算生产调控活动实时状态与失稳域之间的实时距离,并进行无量纲归一化处理;S500:计算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调控活动状态的动态危险度,即为瓦斯浓度动态危险度的超前预测值。

    一种微生物原位分解煤炭的模拟实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35640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355390.9

    申请日:2022-04-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炭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原位分解煤炭的模拟实验系统。包括煤样反应系统、应力加载系统、气体接入系统、温度控制系统、菌液储存及注入系统以及气液分离系统,煤样反应系统包括系统基座、实验箱体、保温层①、保温层②、反应台和原煤试件,反应台和原煤试件位于实验箱体内部,反应台和实验箱体均放置在系统基座上,反应台上设置原煤试件,实验箱体外侧设置有保温层①和保温层②,实验箱体内部通过注气管与气体接入系统相连;原煤试件顶部通过气腔和压力元件与应力加载系统相连,实验箱体内部通过菌液注入管与菌液储存及注入系统连通;反应台底部与气液分离系统相连;实验箱体内侧安装有热元件,热元件与温度控制系统相连。

    一种自动化植物净固碳能力测定系统及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13611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210458197.8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净固碳能力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化植物净固碳能力测定系统及测定方法。包括由上位机IPC和PLC控制器控制的植物人工光合作用培养箱、气体给排单元和气体在线连续自动监测单元。植物人工光合作用培养箱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密封的内工作室,内工作室内部设置有LED灯源、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恒温恒湿调节装置,气体给排单元包括与内工作室连接的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所述的气体在线连续自动监测单元包括第一气体电磁阀、第二气体电磁阀、在线红外分析设备和在线气相色谱分析设备。本发明兼具植物光合作用固碳和凋落物分解过程碳排放两个实验系统,促进了测定数据的准确性;简化了现有的此类实验的操作步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