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肘杆式四锤头锻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303084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10252034.6

    申请日:2011-08-25

    Inventor: 孙述利 何文武

    Abstract: 一种双肘杆式四锤头锻造装置,属于金属压力加工机械领域,包括有上下砧座、上下锤头、左右侧滑块和左右侧锤头。特征是在上下砧座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地安装有双肘杆机构,该双肘杆机构是由摆杆、连杆、肘杆及导杆构成,摆杆上端与上砧座上固定点相铰接,下端为动点分别与连杆、肘杆Z1、Z2上端相铰接,连杆的下端为动点分别与肘杆Z3、Z4上端相铰接,肘杆Z1、Z3下端分别与下砧座的固定点相铰接,肘杆Z2、Z4下端分别与侧滑块上的固定点相铰接,导杆上端与侧滑块上的固定点相铰接,下端与下砧座固定点相铰接。优点是将滑动摩擦变为转动摩擦,降低能耗,节省能源。同时,四个锤头位置随着坯料直径变化而改变,可以改变连杆及肘杆机构的长度和比例来调整锤头间距离,调整锻造坯料直径范围,扩大了使用范围。

    一种超高压系统液压胀环强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380655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079594.4

    申请日:2008-10-17

    Abstract: 一种超高压系统液压胀环强化装置,属于环状工件液压胀形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将环坯活套在下冲头上,再将上冲头活套在下冲头上,在上冲头中心孔与下冲头圆柱体之间安装有柱塞环,柱塞环与上下冲头之间安装有密封,在上冲头的上端面上制有多个圆柱形孔,孔内安装有柱塞,柱塞与圆柱形孔之间安装有密封,圆柱形孔的底部与超高压系统相连通,在上冲头的外圆周上安装有超高压开关,在下冲头的底部制有与超高压系统相连通的液压通道,将上下冲头的组装体安放于一矩形的承力框架的矩形孔内,再将下垫块放在压机工作走台上与下冲头接触,然后将上垫块放置于上冲头上面,使垫块的顶端与压机活动横梁的下端相抵触。

    一种立式小辊径工作辊辗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695270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893130.5

    申请日:2019-09-20

    Abstract: 一种立式小辊径工作辊辗环装置,属于环件轧制设备技术领域,解决工作辊与待辗环件的接触面积大、所需设备轧制力大的技术问题。本装置包括轧辊机架、上轧辊辊系和下轧辊辊系,轧辊机架包括主机架和副机架,主机架和副机架相对设置,主机架内和副机架中均设置有上轧辊滑块,主机架中上轧辊滑块的下方设置有下轧辊滑块,副机架中上轧辊滑块的下方设置有下轧辊固定座,液压缸驱动上轧辊滑块沿导柱上下滑动;上轧辊辊系包括上支撑辊、上传动辊和上工作辊,下轧辊辊系与上轧辊辊系关于轧制辊缝中心线对称设置,待轧环件套装在下轧辊辊系上。本发明中小辊径工作辊使得局部变形区变小,多辊系传动系统证工作辊的轧制压力和转矩传动,延长轧辊使用寿命。

    一种超高压系统液压胀环强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380655B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0810079594.4

    申请日:2008-10-17

    Abstract: 一种超高压系统液压胀环强化装置,属于环状工件液压胀形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将环坯活套在下冲头上,再将上冲头活套在下冲头,在上冲头中心孔与下冲头圆柱体之间安装有柱塞环,柱塞环与上下冲头之间安装有密封,在上冲头的上端面上制有多个圆柱形孔,孔内安装有柱塞,柱塞与圆柱形孔之间安装有密封,圆柱形孔的底部与超高压液压系统相连通,在上冲头的外圆周上安装有超高压开关,在下冲头的底部制有与超高压液压系统相连通的液压通道,将上下冲头的组装体安放于一矩形的承力框架的矩形孔内,再将下垫块放在压机工作走台上与下冲头接触,然后将将上垫块放置于上冲头上面,使垫块的顶端与压机活动横梁的下端相抵触。

    一种无切削精净成形内齿圈的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928198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84937.5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一种无切削精净成形内齿圈的模具,属于模具技术领域,解决齿圈塑性变形过程中金属流线被切断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采用精净成形齿辊沿轴线方向连续或者间歇螺旋向下进给,进而在环形坯料的内圆面上插碾复合成形直齿齿形,精净成形齿辊上依次设置初始导向段、咬入段、分料段、齿形预成形段、渐开线成形段以及齿形精整段,若干段成形齿齿数相等并且依次连接。采用本发明进行插碾复合成形,齿圈塑性变形过程中形成完整的金属流线,提高了齿圈齿面的强度、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延长了齿圈的使用寿命。

    一种立式小辊径工作辊辗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69527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893130.5

    申请日:2019-09-20

    Abstract: 一种立式小辊径工作辊辗环装置,属于环件轧制设备技术领域,解决工作辊与待辗环件的接触面积大、所需设备轧制力大的技术问题。本装置包括轧辊机架、上轧辊辊系和下轧辊辊系,轧辊机架包括主机架和副机架,主机架和副机架相对设置,主机架内和副机架中均设置有上轧辊滑块,主机架中上轧辊滑块的下方设置为下轧辊滑块,副机架中上轧辊滑块的下方设置为下轧辊固定座,液压缸驱动上轧辊滑块沿导柱上下滑动;上轧辊辊系包括上支撑辊、上传动辊和上工作辊,下轧辊辊系与上轧辊辊系关于轧制辊缝中心线对称设置,待轧环件套装在下轧辊辊系上。本发明中小辊径工作辊使得局部变形区变小,多辊系传动系统证工作辊的轧制压力和转矩传动,延长轧辊使用寿命。

    无切削精净成形内齿圈的插辗复合成形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932803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684938.X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无切削精净成形内齿圈的插辗复合成形工艺,属于复合成形技术领域,解决齿圈塑性变形过程中金属流线被切断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采用精净成形齿辊沿轴线方向连续或者间歇螺旋向下进给,进而在环形坯料的内圆面上插碾复合成形直齿齿形,精净成形齿辊上依次设置初始导向段、咬入段、分料段、齿形预成形段、渐开线成形段以及齿形精整段,若干段成形齿齿数相等并且依次连接。采用本发明进行插碾复合成形,齿圈塑性变形过程中形成完整的金属流线,提高了齿圈齿面的强度、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延长了齿圈的使用寿命。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多电极电渣重熔装置及电渣重熔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2359216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11182.9

    申请日:2020-11-03

    Abstract: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多电极电渣重熔装置及电渣重熔工艺,属于电渣重熔技术领域,解决解决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电渣重熔设备昂贵、操作工艺繁琐的技术问题,采用不同元素、不同含量的氮化合金、低碳钢、锰钢等合金材质,再结合电渣锭成分比例和质量分数的计算,制备多个相同长度不同直径的电极棒,来进行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电渣重熔。本发明可在常压或者高压状态下,使得不同电极棒的合金元素按一定比例以熔融状态同时进入电渣层后的熔池中,在凝固前熔池的合金元素在不同高度处的成分均匀,同时在凝固过程中氮元素的合金化稳定,氮的逸出和偏析较少,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氮元素的高含量和均匀化,有效提高了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电渣钢锭的使用性能。

    一种环形坯料超高压液压胀缩强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270619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501503.X

    申请日:2019-06-11

    Abstract: 一种大型环件超高压胀缩强化装置,属于环状工件液压胀缩复合强化技术领域,解决大型厚壁筒件采用胀形或扩孔工艺加载路径单一、冷变形量有限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本装置包括减立柱、筒腔模具、缩径模具与胀形模具,减立柱安装于工作台的上方,胀形下冲头活套在减立柱的下部,缩径下冲头活套在胀形下冲头和减立柱下端部的外部,缩径上冲头活套在减立柱的上部并与缩径下冲头相对设置,胀形上冲头活套在缩径上冲头的外部并与胀形下冲头相对设置;超高压液体胀形通道入口与超高压液体缩径通道通过管道分别与超高压液体控制泵站连通。本发明能够成形出较大尺寸的护环件,使护环产生较高的累积塑性应变,同时强度提高170%以上。

    双肘杆式四锤头锻造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03084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252034.6

    申请日:2011-08-25

    Inventor: 孙述利 何文武

    Abstract: 一种双肘杆式四锤头锻造装置,属于金属压力加工机械领域,包括有上下砧座、上下锤头、左右侧滑块和左右侧锤头。特征是在上下砧座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地安装有双肘杆机构,该双肘杆机构是由摆杆、连杆、肘杆及导杆构成,摆杆上端与上砧座上固定点相铰接,下端为动点分别与连杆、肘杆Z1、Z2上端相铰接,连杆的下端为动点分别与肘杆Z3、Z4上端相铰接,肘杆Z1、Z3下端分别与下砧座的固定点相铰接,肘杆Z2、Z4下端分别与侧滑块上的固定点相铰接,导杆上端与侧滑块上的固定点相铰接,下端与下砧座固定点相铰接。优点是将滑动摩擦变为转动摩擦,降低能耗,节省能源。同时,四个锤头位置随着坯料直径变化而改变,可以改变连杆及肘杆机构的长度和比例来调整锤头间距离,调整锻造坯料直径范围,扩大了使用范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