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44854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810080227.6
申请日:2008-12-20
Applicant: 太原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液压滚切式金属板剪切机液压缸斜置角度的确定方法,属于金属板剪切机械技术领域。液压缸(1、4)成左右对称铰接布置在机架上,其特征是在未剪切动作之前,即上剪刃刀架(7)在最高水平位,液压缸(1、4)的中心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β,采用向上倾斜的布置方式,其倾斜角β的大小按照下面的公式确定。式中:φ1=∠d′o1d, φ2=∠a′o1d′。 Lk1-铰接点d,e之间的距离, Lk2-连杆(3、6)及推杆(2、5)的长度, Lq-左右液压缸铰接点q1,q2到坐标轴y的水平距离, θ-上剪刃刀架(7)在最高位置时,推杆(3、6)与垂直线的夹角。按照上述方法确定剪切机中左右液压缸斜置角度的大小,可使液压缸省力,并可得到良好的剪切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064680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294939.6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太原科技大学
IPC: B21C5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棒材大弯曲变形快速测量方法,它属于棒材矫直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棒材弯曲度的检测方法存在着检测误差大、精度低、工作量大和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棒材大弯曲变形快速测量方法,其利用激光扫描设备获取弯曲棒材各截面轮廓数据,经过数据滤波去噪,进行椭圆拟合,得到各截面椭圆中心坐标,同时以棒材两端的拟合椭圆中心建立基准轴线,再用极坐标处理各截面中心与理想轴线的差值,获取棒材在轴向上的偏离角度和偏离半径,实现棒材整个轴向的弯曲测量和分析。本发明具有能在矫直过程中快速、高效的实现高精度弯曲检测,同时还能分析棒材尺寸参数、表面质量,为棒材生产、加工提供依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444804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810080098.0
申请日:2008-12-11
Applicant: 太原科技大学
IPC: B21D1/02
Abstract: 一种金属板带辊式组合矫正机辊间距的确定方法,是对现有矫正机辊间距的改进,其特征是提供一种金属板带组合矫正机辊间距的确定方法如下:①对辊式组合矫正机的设计在相同压下量的情况下可取小辊系大变形板带的弯曲曲率Cw1=(3~4)Ct,大辊系小变形板带的弯曲曲率Cw2=Ct。②建立小辊系大变形的板带的弯曲曲率Cw1的表达式为:(见图)③设计辊系中辊间距的限制条件为:100mm≤t1≤300mm,200mm≤t2≤800mm,160000MPa≤E≤210000MPa,300MPa≤σs≤600MPa,6mm≤h≤16mm④通过全域搜索法,可得到满足上述要求的小辊系辊间距t1与大辊系辊间距t2的组合相配的(A)区间。⑤根据辊系设计时,辊间距要取整数值的规定,实际使用的辊间距为上表所示。
-
公开(公告)号:CN110064680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910294939.6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太原科技大学
IPC: B21C5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棒材大弯曲变形快速测量方法,它属于棒材矫直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棒材弯曲度的检测方法存在着检测误差大、精度低、工作量大和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棒材大弯曲变形快速测量方法,其利用激光扫描设备获取弯曲棒材各截面轮廓数据,经过数据滤波去噪,进行椭圆拟合,得到各截面椭圆中心坐标,同时以棒材两端的拟合椭圆中心建立基准轴线,再用极坐标处理各截面中心与理想轴线的差值,获取棒材在轴向上的偏离角度和偏离半径,实现棒材整个轴向的弯曲测量和分析。本发明具有能在矫直过程中快速、高效的实现高精度弯曲检测,同时还能分析棒材尺寸参数、表面质量,为棒材生产、加工提供依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170707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510650249.1
申请日:2015-10-09
Applicant: 太原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矫直机,包括至少三个可拆装的矫直辊装置,每个矫直辊装置均连接有驱动装置,相邻的两个矫直辊装置之间活动连接且上下交错布置,板材或者型材穿过上下交错布置的矫直辊装置,被所述矫直辊装置矫直。本发明通过上下交错布置且活动连接的矫直辊装置,相对于现有固定结构的矫直机,本发明无需更换整个矫直机,便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矫直辊装置的数量来改变矫直机的辊数、辊距,能够减轻矫直机机架重量,减小尺寸,提高刚度,以满足不同厚度的板材或型材的矫直工艺要求。而且每个矫直辊装置均连接驱动装置,能够自动调节每个矫直辊装置的辊速,以便更好的对板材或型材进行矫直。
-
公开(公告)号:CN101444804B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0810080098.0
申请日:2008-12-11
Applicant: 太原科技大学
IPC: B21D1/02
Abstract: 一种金属板带辊式组合矫正机辊间距的确定方法,是对现有矫正机辊间距的改进,其特征是提供一种金属板带辊式组合矫正机辊间距的确定方法如下:①对辊式组合矫正机的设计在相同压下量的情况下可取小辊系大变形板带的弯曲曲率Cw1=(3~4)Ct,大辊系小变形板带的弯曲曲率Cw2=Ct。②建立小辊系大变形的板带的弯曲曲率Cw1的表达式为:③设计辊系中辊间距的限制条件为:100mm≤t1≤300mm,200mm≤t2≤800mm,160000MPa≤E≤210000MPa,300MPa≤σs≤600MPa,6mm≤h≤16mm④通过全域搜索法,可得到满足上述要求的小辊系辊间距t1与大辊系辊间距t2的组合相配的(A)区间。⑤根据辊系设计时,辊间距要取整数值的规定,实际使用的辊间距为下表所示。其对应关系是:
-
公开(公告)号:CN101444854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810080227.6
申请日:2008-12-20
Applicant: 太原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液压滚切式金属板剪切机液压缸斜置角度的确定方法,属于金属板剪切机械技术领域。液压缸(1、4)成左右对称铰接布置在机架上,其特征是在未剪切动作之前,即上剪刃刀架(7)在最高水平位,液压缸(1、4)的中心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β,采用向上倾斜的布置方式,其倾斜角β的大小按照下面的公式确定。β=(2LK2[cos(φ2+φ1)-cos(θ)])/(2Lq-LK1-2LK2sin(θ))式中:φ1=∠d′o1dφ2=a′o1d′Lk1—铰接点d,e之间的距离Lk2—连杆(3、6)及推杆(2、5)的长度Lq—左右液压缸铰接点q1、q2到坐标轴y的水平距离θ—上剪刃刀架(7)在最高位置时,推杆(3、6)与垂直线的夹角按照上述方法确定剪切机中左右液压缸斜置角度的大小,可使液压缸省力,并可得到良好的剪切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170707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50249.1
申请日:2015-10-09
Applicant: 太原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矫直机,包括至少三个可拆装的矫直辊装置,每个矫直辊装置均连接有驱动装置,相邻的两个矫直辊装置之间活动连接且上下交错布置,板材或者型材穿过上下交错布置的矫直辊装置,被所述矫直辊装置矫直。本发明通过上下交错布置且活动连接的矫直辊装置,相对于现有固定结构的矫直机,本发明无需更换整个矫直机,便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矫直辊装置的数量来改变矫直机的辊数、辊距,能够减轻矫直机机架重量,减小尺寸,提高刚度,以满足不同厚度的板材或型材的矫直工艺要求。而且每个矫直辊装置均连接驱动装置,能够自动调节每个矫直辊装置的辊速,以便更好的对板材或型材进行矫直。
-
公开(公告)号:CN101284317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0810055015.2
申请日:2008-05-30
Applicant: 太原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滚切式宽厚金属板材剪切机,属于金属板剪切机械技术领域,包括电动机、减速机构和传动及工作机构。其特征是在专利号为“ZL200510012595.3”的“滚切式金属板剪切机”的基础上,在其双曲柄曲轴(9)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16、14)带动的减速机(15、13)相连接。优点是,在双曲柄曲轴9的两端都安装有动力及减速机构,可使剪切机的传递扭矩进行分解,避免传动机构的结构尺寸庞大,降低了剪切力单侧传动对曲轴的冲击破坏,进而提高剪切机构在剪切过程中的平稳性,可保持剪刃间隙的稳定性,更适合对宽厚金属板进行有效剪切。
-
公开(公告)号:CN101301667A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810055264.1
申请日:2008-06-24
Applicant: 太原科技大学
IPC: B21D1/02
Abstract: 一种全液压控制的金属板带矫正机压下装置的调整机构,属于金属板带矫正机技术领域,它包括上横梁、活动横梁、伺服液压缸、球面垫调整机构。具体结构是在矫正机上横梁的四个角部的对称位置与活动横梁之间,安装有四套伺服液压缸,特征是在伺服液压缸的上面或下面安装有双球面垫调整机构,或在伺服液压缸上面和下面分别安装有单球面垫调整机构。优点是可使压下机构调整自由度增加,适应生产中的辊缝前倾、后倾、左倾、右倾等生产工艺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