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91540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410815857.9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硫系玻璃调控模型和玻璃结构动力学研究,提出了一种Ge‑Sn‑Se硫系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Ge‑Sn‑Se硫系玻璃的组成式为GexSnySez,其中x、y和z分别代表Ge、Sn和Se的摩尔分数,x=1~25,y=1~25,z=50~98。本发明Ge‑Sn‑Se硫系玻璃的非线性性能远高于现有不含As的硫系玻璃(例如,Ge28Sb12Se60和85GeS2·15Sb2S3),而比含As硫系玻璃高或者相当,是As40Se60的1~2倍,非线性折射率n2最高可达4.125×10‑17m2/W,同时具有良好的中远红外透过能力和近红外透过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65661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945081.7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e-Sn-S硫系玻璃,其组成式为GexSnySz,其中x、y和z分别代表Ge、Sn和S的摩尔分数,x=15~30,y=2~15,z=63~85,该硫系玻璃的转变温度为300~430℃,显微硬度为172~215kgf/mm2,近红外截止波长为500~550nm,红外截止波长为12.5μm;本发明基于硫系玻璃调控模型和玻璃结构动力学研究,提出了一种Ge-Sn-S硫系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Ge-Sn-S硫系玻璃的组成式为GexSnySz,其中x、y和z分别代表Ge、Sn和S的摩尔分数,x=15~30,y=2~15,z=63~85;本发明Ge-Sn-S三元体系硫系玻璃不含As,成玻能力较好,形成区相对较小且主要集中在富硫区域,热学性能及物化性能也较好,同时具有良好的中远红外透过能力和近红外透过特性,为Ge-Sn-S硫系玻璃在红外器件设计制造及其它光学领域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4649578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95378.9
申请日:2015-03-04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PC: C03C3/32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硫系玻璃调控模型和玻璃结构动力学研究,提出了一种掺铜的Ge-Ga-S硫系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掺铜的Ge-Ga-S硫系玻璃的组成式为(1-a)GexGaySz-aCu,其中x、y、z和a分别代表Ge、Ga、S和Cu的摩尔分数,1≤x≤40,1≤y≤20,40≤z≤98,0<a<1,Cu以含铜化合物的形式引入,其三阶非线性折射率n2最高可达1.48×10-17m2/W,高于含As硫系玻璃,具有较好的三阶非线性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近红外透过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65661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510945081.7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e‑Sn‑S硫系玻璃,其组成式为GexSnySz,其中x、y和z分别代表Ge、Sn和S的摩尔分数,x=15~30,y=2~15,z=63~85,该硫系玻璃的转变温度为300~430℃,显微硬度为172~215 kgf/mm2,近红外截止波长为500~550 nm,红外截止波长为12.5 μm;本发明基于硫系玻璃调控模型和玻璃结构动力学研究,提出了一种Ge‑Sn‑S硫系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Ge‑Sn‑S硫系玻璃的组成式为GexSnySz,其中x、y和z分别代表Ge、Sn和S的摩尔分数,x=15~30,y=2~15,z=63~85;本发明Ge‑Sn‑S三元体系硫系玻璃不含As,成玻能力较好,形成区相对较小且主要集中在富硫区域,热学性能及物化性能也较好,同时具有良好的中远红外透过能力和近红外透过特性,为Ge‑Sn‑S硫系玻璃在红外器件设计制造及其它光学领域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4589172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410815470.3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系玻璃的抛光方法,通过专用抛光模具固定片状玻璃样品,以抛光模具的底盘上等角度间隔设置的刻度线为判断基准,在抛光过程中按特定角度多次旋转抛光模具和玻璃样品,对玻璃样品进行多次交叉抛光,同时对抛光圆盘的转速、各次抛光时间及无机抛光液的添加时间予以控制,最终实现了对硫系玻璃的高效、高质抛光,可确保硫系玻璃性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除了硫系玻璃外,本发明也适用于其它玻璃或材料的抛光。
-
公开(公告)号:CN104649578B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510095378.9
申请日:2015-03-04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PC: C03C3/32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硫系玻璃调控模型和玻璃结构动力学研究,提出了一种掺铜的Ge‑Ga‑S硫系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掺铜的Ge‑Ga‑S硫系玻璃的组成式为(1‑a)GexGaySz‑aCu,其中x、y、z和a分别代表Ge、Ga、S和Cu的摩尔分数,1≤x≤40,1≤y≤20,40≤z≤98,0<a<1,Cu以含铜化合物的形式引入,其三阶非线性折射率n2最高可达1.48×10‑17m2/W,高于含As硫系玻璃,具有较好的三阶非线性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近红外透过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591540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815857.9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硫系玻璃调控模型和玻璃结构动力学研究,提出了一种Ge-Sn-Se硫系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Ge-Sn-Se硫系玻璃的组成式为GexSnySez,其中x、y和z分别代表Ge、Sn和Se的摩尔分数,x=1~25,y=1~25,z=50~98。本发明Ge-Sn-Se硫系玻璃的非线性性能远高于现有不含As的硫系玻璃(例如,Ge28Sb12Se60和85GeS2·15Sb2S3),而比含As硫系玻璃高或者相当,是As40Se60的1~2倍,非线性折射率n2最高可达4.125×10-17m2/W,同时具有良好的中远红外透过能力和近红外透过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589172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815470.3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宁波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7/241 , B24B7/242 , B24B41/0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系玻璃的抛光方法,通过专用抛光模具固定片状玻璃样品,以抛光模具的底盘上等角度间隔设置的刻度线为判断基准,在抛光过程中按特定角度多次旋转抛光模具和玻璃样品,对玻璃样品进行多次交叉抛光,同时对抛光圆盘的转速、各次抛光时间及无机抛光液的添加时间予以控制,最终实现了对硫系玻璃的高效、高质抛光,可确保硫系玻璃性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除了硫系玻璃外,本发明也适用于其它玻璃或材料的抛光。
-
公开(公告)号:CN204382072U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20835798.7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PC: B24B4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硫系玻璃用抛光模具,包括手柄和底盘,手柄的底部为平面,底盘固定在手柄的底部,底盘的顶面等角度间隔设置有刻度线。抛光使用时,可通过底盘上设置的刻度线方便地对各个抛光位置进行定位,抛光过程中,多次旋转样品,并在相同的时间内进行抛光,当有个别位置厚度不一致时,可适当调整该位置的抛光时间,以使最终抛光得到的样品厚度均匀一致。通过本实用新型抛光模具可方便、高效地对硫系玻璃样品进行抛光,提高硫系玻璃样品的抛光效率和质量,确保硫系玻璃性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