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2044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77387.9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环谐振器的三阶奇异点光学隔离器,包括下包层、总线波导和微环谐振器,微环谐振器包括尺寸完全相同的三个环形波导,三个环形波导按照从前向后顺序均匀间隔分布在第一下包层上,第三环形波导的上端面上沉积有YIG种子层,YIG种子层上通过沉积法拉第旋转角大于3000°/cm的磁光材料形成磁光材料层,YIG种子层和磁光材料层均为与第三环形波导同轴的环形结构,且其内径均等于第三环形波导的内径,外径均等于第三环形波导的外径;优点是在体积小、隔离比高的同时,具有大隔离带宽。
-
公开(公告)号:CN11928690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31282.X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C12N15/74 , C12N15/24 , C12N15/62 , C12N1/21 , C07K14/54 , A61K38/20 , A61P1/00 , A61P29/00 , A61P17/06 , A61P19/02 , A61P35/00 , C12R1/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组IL‑36Ra食品级乳酸乳球菌表达质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表达质粒包含编码白细胞介素‑36受体拮抗剂的碱基片段;该表达质粒能够表达活性成倍提高的IL‑36Ra,且该表达质粒为乳酸乳球菌食品级胞内表达载体,不存在抗生素基因。与传统的IL‑36Ra蛋白注射和质粒注射相比,食品级乳酸乳球菌表达质粒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为体内基因治疗及IL‑36Ra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1443430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0226678.7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具备波长选择功能和模式选择功能的带宽可调光开关,包括基底、第一缓冲层、第一波导层、第二波导层和第二缓冲层,第一缓冲层覆盖在基底的上表面上,第一波导层覆盖在第一缓冲层的上表面,第二缓冲层覆盖在第一波导层的上表面,第二波导层设置在第一波导层的上表面上且嵌入第二缓冲层内,第二波导层包括9个Y分叉和两个串联耦合微环谐振器阵列,每个Y分叉分别具有主干端口、第一分叉端口和第二分叉端口,每个串联耦合微环谐振器阵列分别由20个带干涉耦合的串联耦合微环谐振器按照5行4列方式排布形成;优点是应用于光网络时,能够灵活且分配信道带宽和动态调度波长与模式,提高带宽的利用率以及光网络整体的传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443430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26678.7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具备波长选择功能和模式选择功能的带宽可调光开关,包括基底、第一缓冲层、第一波导层、第二波导层和第二缓冲层,第一缓冲层覆盖在基底的上表面上,第一波导层覆盖在第一缓冲层的上表面,第二缓冲层覆盖在第一波导层的上表面,第二波导层设置在第一波导层的上表面上且嵌入第二缓冲层内,第二波导层包括9个Y分叉和两个串联耦合微环谐振器阵列,每个Y分叉分别具有主干端口、第一分叉端口和第二分叉端口,每个串联耦合微环谐振器阵列分别由20个带干涉耦合的串联耦合微环谐振器按照5行4列方式排布形成;优点是应用于光网络时,能够灵活且分配信道带宽和动态调度波长与模式,提高带宽的利用率以及光网络整体的传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534521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712089.7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PC: H01L27/11521 , H01L27/11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闪存结构的非易失性光波导干涉单元。光波导置于缓冲层中间,且位于衬底和背栅阻挡层之间;在缓冲层和背栅阻挡层之间设置有浮栅层,浮栅层一侧向源极延伸且延伸到源极下方但不延伸到缓冲层和背栅阻挡层的外边沿,浮栅层另一侧向漏极延伸但延伸到漏极下方,在遂穿层和漏极之间设置有电荷控制层,电荷控制层一侧延伸到漏极外边沿,电荷控制层另一侧向源极延伸但不接触源极。本发明可对光波导内传输的光信号进行非易失性调控,可消除维持传输状态过程中所产生的功耗,从而有助于降低光通信网络的能耗;具有良好的CMOS工艺兼容性,易于实现大规模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10412779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553470.3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硅波导紧凑型Y分叉宽带双模光开关,包括衬底层、下绝缘层、上绝缘层、上波导层、调节层、下波导层、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位于上绝缘层内,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间隔排列,上波导层、调节层和下波导层位于上绝缘层内,上波导层、调节层和下波导层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间隔排列,上波导层、调节层和下波导层分别采用从左向右延伸的对称Y分叉结构实现,调节层包括从上到下层叠并对齐设置的上石墨烯层、电介质层和下石墨烯层;优点是在具有较高的消光比的基础上,可以实现不同的开光状态,且功耗较低,响应速度较快。
-
公开(公告)号:CN103834691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026264.4
申请日:2014-01-21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PC: C12N15/867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IL-33基因,设计合成双链DNA片段,连接到慢病毒载体中,制备出重组慢病毒质粒载体,然后将重组慢病毒质粒载体与病毒包装成所需的3个辅助载体共转染到293T细胞中,获得靶向IL-33基因RNA干扰的重组慢病毒载体,为IL-33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慢病毒载体免疫原性低,能感染分裂相和非分裂相细胞,将自身携带片断整合入宿主细胞基因组,并在哺乳动物各类细胞稳定表达siRNA,长期抑制基因表达。与质粒载体及其他病毒载体相比,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具有高效、稳定、特异性强的特点。本发明为体内基因治疗及IL-33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0672923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1910825108.7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PC: G01R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波导导纳的检测系统,包括交流电源、传感器和硅波导导纳检测电路,传感器包括激发电极、感应电极、衬底、硅层和覆盖层,衬底和覆盖层的材料均为SiO2,衬底、硅层和覆盖层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层叠,激发电极和感应电极间隔设置在覆盖层上,激发电极和交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感应电极和硅波导导纳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传感器还包括接地电极,接地电极设置在覆盖层上且位于激发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接地电极、激发电极和感应电极三者尺寸完全相同,接地电极与激发电极之间的距离等于接地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的距离,接地电极接地;优点是检测精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24012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57246.8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表面等离子激元的SWAP门,包括基底、缓冲层、第一直波导、第二直波导、第三直波导、第一弧形波导、第二弧形波导、第三弧形波导、第四弧形波导、第一微环谐振腔、第二微环谐振腔、第三微环谐振腔和第四微环谐振腔,四个微环谐振腔形成级联结构,结构简单紧凑,第一直波导、第二直波导、第三直波导、第一微环谐振腔、第二微环谐振腔、第三微环谐振腔、第四微环谐振腔、第一弧形波导、第二弧形波导、第三弧形波导和第四弧形波导在结构上相互配合,满足了石墨烯表面等离激元的传播条件;优点是通过石墨烯表面等离激元实现SWAP门功能,尺寸较小,结构紧凑性强,利于片上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10109221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21334.1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氮化硅混合集成光波导的电光三人表决器,包括四个光开关和两个结构相同的2×1MMI耦合器,每个光开关包括两个3dB耦合器、两个相移臂和三个电极,每个相移臂分别通过石墨烯、氮化硅和二氧化硅三种材料制备,第一3dB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相移臂的一端连接,第二3dB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相移臂的另一端连接,第一3dB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相移臂的一端连接,第二3dB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相移臂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相移臂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分别通过其内石墨烯连通,第二相移臂与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之间分别通过其内石墨烯连通;优点是功耗较小,带宽较大,所占面积较小,利于级联扩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