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公开(公告)号:CN11239331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1910760941.8

    申请日:2019-08-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包括围成有中央孔的罩体,罩体包括相互对合的上层罩和下层罩,并且上层罩和下层罩之间至少局部形成有空腔,其特征在于:下层罩在对应空腔的底壁具有向下延伸的支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支脚只要设置在空腔的底壁之下,就能因空腔的阻隔而有效地减少热量传导至支脚,从而既避免了热量的散热从而提高隔热罩的聚能效果,也有效地避免了因支脚高温而对支撑表面(比如灶具面板)造成的损坏,每个罩体的锅支脚与火盖的不出火区域逐一对齐设置,进而从本源上避免上层罩的锅支脚被火孔形成的火焰燃烧,也能避免因热量传递至锅支脚并向下传导而产生的热量损失。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25613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1811465676.2

    申请日:2018-1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包括有火盖本体,该火盖本体的环状顶壁与自该环状顶壁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外环壁之间形成有混气腔,在所述火盖本体的环状顶壁沿径向设有引火通道,所述引火通道开有连通所述混气腔的进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壁于所述引火通道的内侧开口之下、朝向所述火盖本体的中心延伸形成有横截面呈U形的引火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引火台的燃气因空气充足,容易进入燃气的爆炸区间,点燃后形成类似的爆炸效果,传火速度快;同时该引火台的凸边能有效防止引火通道的燃气被外界的冷空气稀释,确保了引火台的燃气浓度。

    一种引射力强的燃气燃烧器及应用有该燃烧器的燃气灶

    公开(公告)号:CN110762523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1810849885.0

    申请日:2018-07-28

    Inventor: 王帅东 刘晓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射力强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的外环混气腔,该外环混气腔沿周向分隔为至少两个混气分腔,各混气分腔上分别连设一根外环引射管;还涉及一种燃气灶。本发明中外环混气腔沿周向分隔为至少两个混气分腔,各混气分腔上分别连接一根外环引射管,即各混气分腔通过一根独立的外环引射管来引射气流,从而增强燃气燃烧器中外环的引射能力。本发明中的燃气灶中,燃烧器通过燃气接头插入安装孔中实现在承液盘上的定位,同时通过支撑脚支撑在承液盘上,此外,点火针和热电偶穿设在燃烧器上,因而可整体地从承液盘的将燃烧器移除,此时承液盘上仅留有点火针和热电偶,方便清洁。

    燃气阀及多环火燃烧器的燃气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1595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36218.2

    申请日:2024-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阀及多环火燃烧器的燃气控制方法,其具有分别向多环火燃烧器的内环燃烧部、中环燃烧部和外环燃烧部供应燃气的内环出口、中环出口和外环出口;在燃气阀的内环出口和中环出口开启,而外环出口关闭时,定义燃气阀的最大燃气供应量为Q1;在燃气阀的内环出口、中环出口和外环出口均开启时,定义燃气阀的最大燃气供应量为Q2,燃气阀的结构被设置为,使Q1>Q2。通过提高多环火燃烧器在双环开启时的热负荷,满足用户集中大火力烹饪炒锅中间区域食物的需求,同时,通过降低多环火燃烧器在三环开启时的热负荷,满足用户在开启三环火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大尺寸平底锅进行烹饪的需求,避免局部过热的情况发生。

    升降式燃烧器及包含其的燃气灶

    公开(公告)号:CN11386477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111066806.7

    申请日:2021-09-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升降式燃烧器及包含其的燃气灶,该燃烧器包括喷嘴组件,将喷嘴组件中的引射管水平设置,喷嘴向引射管提供燃气,能够在该升降式燃烧器上升到工作位工作时防止喷嘴发生堵塞,并且,该燃烧器还包括炉头组件,使炉头组件与喷嘴组件滑动连接,并且炉头组件相对于喷嘴组件上下滑动,在炉头组件上升至工作位时,引射管的出气口与所述炉头组件的进气管的进气口对应,从而保证燃烧器工作时,炉头组件的进气管与引射管的出气口对应,引射管向炉头组件引射气体,避免泄漏和回流。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4868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1810949234.9

    申请日:2018-08-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包括有基座,该基座内容纳有相独立分离的第一喷射器和第二喷射器;设置在基座上的连接体,其内盘体的中央位置具有竖向的第一引射管,外盘体设置有至少两个各自独立的第二引射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盛液盘,盛液盘与连接体的底壁之间形成补充空气的补气通道,补气通道内设置有分流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分流件的分隔作用形成三独立补气通道,有效避免燃烧后的热气流以及燃烧器的高温对补给给第一喷射器和第二喷射器的一次空气以及补给给第一混气室的出火区域、第二混气室出火区域的二次空气的相互卷吸作用,有效提高供气效果,从而使得上进风燃烧器不易出现黄焰、回火等缺陷。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4867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1810950135.2

    申请日:2018-08-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包括有基座,该基座内容纳有相独立分离的第一喷射器和第二喷射器;设置在基座上的连接体,其内盘体的中央位置具有竖向的第一引射管,外盘体设置有至少两个各自独立的第二引射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盛液盘,盛液盘与连接体的底壁之间形成补充空气的补气通道,补气通道内设置有分流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分流件的分隔作用形成两独立补气通道,有效避免燃烧后的热气流以及燃烧器的高温对补给给第一喷射器和第二喷射器的一次空气的相互卷吸作用,有效提高供气效果,从而使得上进风燃烧器不易出现黄焰、回火等缺陷。

    一种用于灶具的燃烧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65743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1810704859.9

    申请日:2018-06-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灶具的燃烧器,包括有外环混气室,所述外环混气室包括有呈环形并且同心间隔设置的内环壁和外环壁以及连接内环壁和外环壁的底壁,所述内环壁和外环壁上方覆盖有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混气室内具有相对隔离的二次空气补充小室,外环火盖的顶壁具有沿径向、间隔分布的主火孔和二次空气补充小室的出气口,外环混气室的内环壁和/或外环壁和/或底壁上在对应该二次空气补充小室的位置开设有与外界空气以及出气口连通的进气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二次空气补充小室能较好地主火孔进行二次空气补充,同时还具有导液至盛液盘的作用,避免溢液流到燃烧器内部。

    一种燃气燃烧器用火盖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88645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1810338080.X

    申请日:2018-04-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燃烧器的外环火盖,包括火盖本体,所述火盖本体包括的出火凸台,该出火凸台中空且顶部开口,其至少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出火孔,且上述侧壁的顶缘上开设有内外贯穿的稳焰凹槽;上述出火凸台的开口处盖设有盖板,该盖板的底面与稳焰凹槽相抵而形成稳焰孔,盖板的外侧缘外凸于上述侧壁并向下延伸而形成防溢檐,且该防溢檐与各出火凸台的外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本发明中通过稳焰凹槽和盖板拼合形成稳焰孔,即该稳焰孔为分体结构,从而清洁时将盖板取下能使稳焰凹槽暴露,从而方便对稳焰孔的日常清理;此外,通过设置防溢檐能将稳焰孔遮蔽,有效防止溢液进入稳焰孔而造成稳焰孔堵塞。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公开(公告)号:CN10986977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1711261482.6

    申请日:2017-1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灶用隔热罩,包括有圆环形罩体,罩体的内部中空以形成空腔,其特征在于:罩体的底部形成有至少两个开口向下的二次空气补充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现有燃气灶的基础上,增设灶用隔热罩,该隔热罩的底部增设有二次空气补充槽可有效补充二次空气,由于该隔热罩具有一定的高度,因此可有效保护火焰,避免因风吹引起的火焰摆动,不稳定现象,本发明还公开了应用有该隔热罩的灶具,该罩体的二次空气补充槽能与燃烧器混气室的二次进风口逐一对齐设置,并同时在灶具面板上定位块与罩体配合槽的配合下就能将罩体的二次空气补充槽与燃烧器混气室的二次进风口相对,有效地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