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面积电致变色器件的双网络凝胶电解质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3855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19116.X

    申请日:2024-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面积电致变色器件的双网络凝胶电解质,其包括第一网络高分子聚合物以及第二网络高分子聚合物;所述第一网络高分子聚合物由带不饱和键阴极电致变色材料、带不饱和键阳极电致变色材料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通过共聚反应得到;其中,第一网络高分子聚合物先反应完全,然后溶于溶剂中;再加入含烯烃不饱和键单体与多元丙烯酸酯交联剂,在第一网络高分子聚合物的溶液中进行共聚交联反应得到所述第二网络高分子聚合物。本发明用于大面积电致变色器件的双网络凝胶电解质,解决了现有阴极电致变色材料在长时间、大面积通电时容易发生二聚现象导致器件对比度降低、着色不均匀等技术问题。

    一种汽车窄边框内后视镜

    公开(公告)号:CN215042461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1369770.5

    申请日:2021-06-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窄边框内后视镜,包括镜片元件,所述镜片元件包括正面、背面和边缘表面,所述镜片元件背面胶粘在支撑板上;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由本体侧壁形成的环形开口,用以容纳和承载支撑板;及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一体成型的边框、承载板和卡环;所述边框沿镜片元件边缘表面延伸,所述承载板与镜片元件相贴合并通过胶粘方式连接,所述卡环与外壳卡接成内后视镜整体;其中,所述支撑板靠近卡环一侧的外边缘位置设有第一斜面,所述本体侧壁靠近环形开口的前端位置设有与第一斜面相匹配的第二斜面。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窄边框内后视镜,易于安装,牢固度好,同时提高了驾乘人员的视野范围和后视镜组合件在美学上的感官度。

    一种电致变色汽车遮阳板

    公开(公告)号:CN213383824U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22116108.0

    申请日:2020-09-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致变色汽车遮阳板,包括外壳、电致变色元件,该元件设置在外壳内,且至少部分外边缘暴露在外壳外,该元件包括第一导电基材、第二导电基材及电致变色介质;电致变色介质填充于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之间所形成的腔室内,腔室由密封材料限定;第一导电基材沿其长度方向至少部分区域的外周边缘位于第二导电基材外周边缘的内侧;第二导电基材沿其长度方向的外周区域连接有第一导电夹和第二导电夹,第一导电夹和第二导电夹设置在第二导电基材沿长度方向的同侧。本实用新型的电致变色汽车遮阳板,通过电致变色元件,使其具有防眩目的功能效果,同时扩大了驾驶人员的视野范围,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一种具有疲劳监控功能的防眩目后视镜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19236905U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20319101.X

    申请日:2023-0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疲劳监控功能的防眩目后视镜组件,其包括:外壳、红外摄像机及电致变色镜镜片元件;外壳设置有容纳电致变色镜镜片元件的开口;红外摄像机对应设置在电致变色镜镜片元件的红外高透区域位置;电致变色镜镜片元件包括红外高透区域和红外低透区域,红外高透区域在电致变色镜镜片元件的至少部分区域设有红外高透膜层,红外高透区域在波长为800~1000nm的近红外范围内的透过率大于等于50%。本实用新型的后视镜组件,不仅具有电致变色防眩目的功能,而且具有驾驶员疲劳驾驶的监控功能,提高了驾驶员的驾驶安全性。

    一种电致变色防眩目内后视镜总成

    公开(公告)号:CN217099836U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23237484.6

    申请日:2021-1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致变色防眩目内后视镜总成,其包括:镜壳及电致变色镜片元件;所述镜壳包括朝向观察者的开口;电致变色镜片元件容纳在所述镜壳的开口处,所述电致变色镜片元件的正面朝向观察者,其背面背向观察者;所述电致变色镜片元件通过电源线引出并与设置在所述镜壳外的线路板电连接形成电回路;其中,所述镜壳内部未设置眩光光敏传感器和环境光光敏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电致变色防眩目内后视镜总成,未设置眩光光敏传感器、环境光光敏传感器及线路板在后视镜内部,减少了内后视镜的重量和体积,并且降低了内后视镜的制造成本,进一步提高了内后视镜的灵活度和美观度。

    一种防止线路反接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及其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13545009U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022377215.9

    申请日:2020-10-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线路反接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其包括:基本透明的第一基材及沉积在第一基材上的透明导电膜层;基本透明的第二基材及沉积在第二基材上的导电反射膜层,第二基材和第一基材以间隔开的关系布置;密封件,基本沿周向设置在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的外周区域之间,以将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密封地相互结合并限定一空腔;以及电致变色介质,设置在空腔中;其中,透明导电膜层和导电反射膜层分别通过第一导电夹和第二导电夹电延伸至镜片元件的背面,在第一导电夹或第二导电夹上连接有二极管。本实用新型的后视镜镜片元件,便于后视镜组件的组装,具有防止线路反接的作用,有效保证了电致变色后视镜的质量要求。

    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及包含该元件的后视镜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12675327U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21385789.4

    申请日:2020-07-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包括第一导电基材、第二导电基材及电致变色介质;所述电致变色介质填充于所述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之间所形成的腔室内;沿所述第二导电基材的侧边边缘开设一个向内延伸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埋设有导电引线并填充有导电浆料和粘结材料,所述导电引线通过第一凹槽内的导电浆料与导电反射层建立电连接关系。本实用新型的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具有防眩目功能,同时可以建立稳定的电连接,防止引出电极松脱,延长电致变色后视镜的使用寿命。

    一种电致变色防眩目汽车后视镜组合件

    公开(公告)号:CN221213724U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23329608.2

    申请日:2023-12-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致变色防眩目汽车后视镜组合件,其包括电致变色镜元件、支撑板以及外壳;所述电致变色镜元件包括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所述第一基体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基体靠近第一表面的边缘表面设有弯曲过渡表面;所述支撑板包括一平面载板,所述平面载板可选用未带环形侧壁的平面载板或选用带环形侧壁的平面载板;其中,所述弯曲过渡表面从第一表面弯曲延伸至外壳本体侧壁的内表面,或从第一表面弯曲延伸至支撑板环形侧壁的内表面;所述外壳本体侧壁和支撑板环形侧壁均未延伸覆盖住第一表面。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视镜组合件,其安全防撞,具有防眩目功能,同时提高了驾乘人员的视野范围和后视镜组合件在美学上的感官度。

    一种无边框汽车防眩目后视镜

    公开(公告)号:CN221023477U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22722946.6

    申请日:2023-10-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边框汽车防眩目后视镜,包括电致变色镜片元件、载板以及后壳;电致变色镜片元件包括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第一玻璃的外周边缘超出第二玻璃的外周边缘,且在第一玻璃的后表面形成一环形的悬空区域;载板包括支撑背板及分别设置在两侧的支撑环和卡腿,支撑背板的前表面与第二玻璃的后表面通过双面胶进行粘结,支撑环在悬空区域朝第一玻璃的后表面延伸;后壳包括由本体侧壁形成的环形开口,用以容纳和承载载板,后壳与卡腿卡扣连接;其中,当观察者正面观察第一玻璃时,无法观察到支撑环的侧壁外表面。本实用新型的无边框汽车防眩目后视镜,具有防眩目功能,同时提高了驾乘人员的视野范围和后视镜总成件在美学上的感官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