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肠杆菌发酵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77100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205619.5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大肠杆菌发酵方法,包括:将大肠杆菌接种到发酵底液后,加入发酵补料进行预补料,然后恒温培养发酵;当需要补料时,以递增的补料速度加入发酵补料;当发酵液OD600达到20~35时,停止补料,并添加诱导培养基诱导;继续加入发酵补料至诱导剂消耗完毕;提高加料速度并继续加入发酵补料。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肠杆菌发酵方法,当检测到需要补料时,以递增的补料速度进行补料,能够控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密度以及残糖浓度,在该条件下添加诱导培养基诱导蛋白表达,配合两段恒速补料策略,显著提高了目标蛋白表达量,在产业化培养时,仍能保持较高的工艺稳定性。

    一种酮还原酶及S-1-BOC-3羟基哌啶的酶催化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51478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11159786.3

    申请日:2020-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1‑BOC‑3羟基哌啶的酶催化制备方法,所述酶催化制备方法以1‑BOC‑3哌啶酮为底物,在辅酶、辅酶循环体系和酮还原酶存在条件下反应,得到含S‑1‑BOC‑3羟基哌啶的反应液;所述的酮还原酶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所述酮还原酶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2所示。与其他S‑1‑BOC‑3羟基哌啶的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酮还原酶催化合成S‑1‑BOC‑3羟基哌啶的路线简单,不仅避免了化学合成法的繁琐步骤,而且还解决了现有酶催化技术中辅酶用量大、单位酶活低、底物1‑BOC‑3哌啶酮耐受浓度低的问题。底物浓度可提高到400g/L,辅酶用量0.1g/L,反应24小时转化率高达99.9%,光学纯度e.e%为99.9%,降低了S‑1‑BOC‑3羟基哌啶的生产成本,经济环保,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大肠杆菌发酵方法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777100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1911205619.5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大肠杆菌发酵方法,包括:将大肠杆菌接种到发酵底液后,加入发酵补料进行预补料,然后恒温培养发酵;当需要补料时,以递增的补料速度加入发酵补料;当发酵液OD600达到20~35时,停止补料,并添加诱导培养基诱导;继续加入发酵补料至诱导剂消耗完毕;提高加料速度并继续加入发酵补料。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肠杆菌发酵方法,当检测到需要补料时,以递增的补料速度进行补料,能够控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密度以及残糖浓度,在该条件下添加诱导培养基诱导蛋白表达,配合两段恒速补料策略,显著提高了目标蛋白表达量,在产业化培养时,仍能保持较高的工艺稳定性。

    一种酮还原酶及S-1-BOC-3羟基哌啶的酶催化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5147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59786.3

    申请日:2020-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1‑BOC‑3羟基哌啶的酶催化制备方法,所述酶催化制备方法以1‑BOC‑3哌啶酮为底物,在辅酶、辅酶循环体系和酮还原酶存在条件下反应,得到含S‑1‑BOC‑3羟基哌啶的反应液;所述的酮还原酶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所述酮还原酶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2所示。与其他S‑1‑BOC‑3羟基哌啶的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酮还原酶催化合成S‑1‑BOC‑3羟基哌啶的路线简单,不仅避免了化学合成法的繁琐步骤,而且还解决了现有酶催化技术中辅酶用量大、单位酶活低、底物1‑BOC‑3哌啶酮耐受浓度低的问题。底物浓度可提高到400g/L,辅酶用量0.1g/L,反应24小时转化率高达99.9%,光学纯度e.e%为99.9%,降低了S‑1‑BOC‑3羟基哌啶的生产成本,经济环保,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