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2114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01946.6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术促生细菌BZ‑29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Z‑29,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BZ‑29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1991。本发明提供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Z‑29能促进白术茎长增加91.67%,根长增加88.24%,鲜重增加175.99%,干重增加132.50%;同时解淀粉芽孢杆菌BZ‑29具有促进白术合成倍半萜内酯的作用,对白术合成倍半萜内酯关键基因DXR、FPPS、HMGR的表达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本发明白术促生细菌BZ‑29的发现为白术促生菌肥的开发及其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9892342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0111520.2
申请日:2019-02-1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红单端孢和藜芦碱联用的生物防治剂及其在玉米小斑病防治中的应用,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所述生物防治剂中藜芦碱与粉红单端孢的用量按照如下的条件进行:所述的藜芦碱的浓度为0.25mg/L‑0.45mg/L,所述的粉红单端孢的浓度为1.0×106个孢子/mL;本发明首次将粉红单端孢和藜芦碱复配成生物防治剂并应用到玉米小斑病的防治中,数据表明粉红单端孢和藜芦碱复配成的生物防治剂对玉米小斑病的防治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且所述的藜芦碱的终浓度为0.35mg/L和所述的粉红单端孢的浓度为1.0×106个孢子/mL时上述生物防治剂对玉米小斑病的抑制作用最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979958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05925.0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烟草疫霉生防放线菌FK‑1及其应用,属于生防菌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株链霉菌FK‑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42872。本发明所述链霉菌FK‑1对多种植物病原菌表现出显著的广谱抑菌性,具备减缓病原物侵染、降低植株患病的能力。本发明所述链霉菌FK‑1对烟草疫霉的抑制率达到82.08%,菌株发酵液的抗菌活性可达85.88%,室内盆栽防治效果为80.65%;同时还能使得烟草疫霉菌丝发生畸形、缠绕和不规则弯曲,从而抑制烟草疫霉菌丝生长,可应用于烟草疫霉的防控。
-
公开(公告)号:CN116121144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101946.6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术促生细菌BZ‑29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Z‑29,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BZ‑29的保藏编号为CCTCCM20221991。本发明提供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Z‑29能促进白术茎长增加91.67%,根长增加88.24%,鲜重增加175.99%,干重增加132.50%;同时解淀粉芽孢杆菌BZ‑29具有促进白术合成倍半萜内酯的作用,对白术合成倍半萜内酯关键基因DXR、FPPS、HMGR的表达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本发明白术促生细菌BZ‑29的发现为白术促生菌肥的开发及其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9819827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1910110973.3
申请日:2019-02-1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G13/00 , A01G9/029 , A01N47/34 , A01N57/12 , A01N37/46 , A01N47/26 , A01N59/20 , A01N47/38 , A01N47/14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辣椒疫病防治领域,具体是公开了一种辣椒疫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定植前土壤处理;②辣椒株根茎部处理;③辣椒生长前期处理;④辣椒生长中后期处理。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将非内吸性的杀菌剂粉末用双层无纺布夹住包裹在辣椒根茎部外围,在辣椒株成长初期,根须没有延伸出包裹外时,浇灌时水通过双层无纺布包裹渗透到根部,双层无纺布夹住的非内吸性的杀菌剂粉末起保护墙的作用,降低了非内吸性的杀菌剂的使用量,减少污染,同时将霜脲氰和乙磷铝;或者甲霜灵、霜脲氰、乙磷铝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使其具有多作用位点、低抗性风险、无交互抗性,抗药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延缓和克服。
-
公开(公告)号:CN109845762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125394.6
申请日:2019-02-2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哈茨木霉和印楝素联用的生物防治剂及其在大豆疫病防治中的应用,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所述生物防治剂中印楝素与哈茨木霉的用量按照如下的条件进行:所述的印楝素的浓度为0.70mg/L-0.90mg/L,所述的哈茨木霉的浓度为1.0×106个孢子/mL;本发明首次将哈茨木霉和印楝素复配成生物防治剂并应用到大豆疫病的防治中,数据表明哈茨木霉和印楝素复配成的生物防治剂对大豆疫病的防治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且所述的印楝素的终浓度为0.80mg/L和所述的哈茨木霉的浓度为1.0×106个孢子/mL时上述生物防治剂对大豆疫病的抑制作用最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9825443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111073.0
申请日:2019-02-1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导辣椒疫霉卵孢子萌发的培养基及其应用,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所述培养基由以下原料组成:ATCC medium:343 V8 juice agar、酵母提取物和乙酰柠檬酸三乙酯。本发明在传统的V8培养基中引入了酵母提取物和乙酰柠檬酸三乙酯,这不仅能够缩短辣椒疫霉卵孢子的萌发时间,而且显著地提升了卵孢子的萌发率。因此,本申请的培养基可以有效促进辣椒疫霉卵孢子的萌发。
-
公开(公告)号:CN104285990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527780.5
申请日:2014-10-0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丁硫克百威、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和乙酸苄酯的复配驱鸟剂,所述复配驱鸟剂的活性成分为丁硫克百威、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和乙酸苄酯三种成分按比例混合配制而成,所述的丁硫克百威和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的质量比为2:1~1:20;丁硫克百威和邻氨基苯甲酸甲酯混配与乙酸苄酯的质量比为1:1~1:2。本发明的复配驱鸟剂,可有效地驱避大田作物、果园等因鸟类大量取食造成的缺苗、收获期果实、谷粒受损等造成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09845762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0125394.6
申请日:2019-02-2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哈茨木霉和印楝素联用的生物防治剂及其在大豆疫病防治中的应用,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所述生物防治剂中印楝素与哈茨木霉的用量按照如下的条件进行:所述的印楝素的浓度为0.70mg/L‑0.90mg/L,所述的哈茨木霉的浓度为1.0×106个孢子/mL;本发明首次将哈茨木霉和印楝素复配成生物防治剂并应用到大豆疫病的防治中,数据表明哈茨木霉和印楝素复配成的生物防治剂对大豆疫病的防治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且所述的印楝素的终浓度为0.80mg/L和所述的哈茨木霉的浓度为1.0×106个孢子/mL时上述生物防治剂对大豆疫病的抑制作用最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9892342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111520.2
申请日:2019-02-1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红单端孢和藜芦碱联用的生物防治剂及其在玉米小斑病防治中的应用,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所述生物防治剂中藜芦碱与粉红单端孢的用量按照如下的条件进行:所述的藜芦碱的浓度为0.25mg/L-0.45mg/L,所述的粉红单端孢的浓度为1.0×106个孢子/mL;本发明首次将粉红单端孢和藜芦碱复配成生物防治剂并应用到玉米小斑病的防治中,数据表明粉红单端孢和藜芦碱复配成的生物防治剂对玉米小斑病的防治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且所述的藜芦碱的终浓度为0.35mg/L和所述的粉红单端孢的浓度为1.0×106个孢子/mL时上述生物防治剂对玉米小斑病的抑制作用最明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