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水链霉菌发酵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813477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087047.6

    申请日:2024-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水链霉菌发酵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吸水链霉菌发酵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名称为吸水链霉菌JN3‑4(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JN3‑4)的菌株接种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吸水链霉菌JN3‑4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7649。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发酵液可以用于对聚生小穴壳菌、红小豆炭疽病菌、红松立枯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烟草靶斑病菌、水稻恶苗病菌、甜瓜蔓割病菌、辣椒炭疽病菌、梨波氏盘果腐病菌、黄瓜菌核病菌、蓝莓溃疡病菌、落叶松枯梢病菌等致病菌的生物防治,具有生防效果好、抑菌谱广、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一种添加茶多酚促进聚赖氨酸发酵生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5182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71625.7

    申请日:2023-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添加茶多酚促进聚赖氨酸发酵生产的方法。本发明在ε‑聚赖氨酸发酵中,按照添加茶多酚浓度在0.5‑2.5g/L范围进行分批发酵,能有效生产ε‑聚赖氨酸。在摇瓶中添加1.4g/L茶多酚时,ε‑聚赖氨酸产量和菌体浓度分别比对照高15.1%和10.9%。在罐分批发酵中,ε‑聚赖氨酸产量和细胞干重分别比对照高21.3%和25.5%。结合补料分批发酵,流加浓缩碳源和混合氮源,同时间隔补加茶多酚,ε‑聚赖氨酸产量和菌体浓度分别达43.4g/L和42.0g/L,产物产率达5.21g/(L·d)。同时发现,细胞活力和呼吸强度明显增强,有利于促进细胞代谢和产物积累。转录组结果也表明,茶多酚有利于某些氨基酸和蛋白质的产生,进而促进了ε‑聚赖氨酸合成。本发明将茶多酚应用于ε‑聚赖氨酸发酵,实现ε‑聚赖氨酸高效生产。

    一种C5-酮基米尔贝霉素生产菌株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574415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02272.4

    申请日:2022-03-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5‑酮基米尔贝霉素生产菌株的构建方法及应用。所述C5‑酮基米尔贝霉素生产菌株是以含有milF基因的米尔贝霉素A3/A4产生菌株为出发菌株,然后向出发菌株中插入crRNA干扰milF基因表达所得。所述crRNA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milF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C5‑酮基米尔贝霉素生产菌株的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C5‑酮基米尔贝霉素生产菌株构建方法简单,不需要利用同源重组进行基因敲除的单交换筛选、双交换筛选等复杂流程,仅仅通过对携带所述crRNA的pRimilF接合转移就可以实现milF基因沉默,缩短了C5‑酮基米尔贝霉素的生产工艺周期,减少了昂贵试剂的使用,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种抗真菌的吸水链霉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957003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000646.6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水链霉菌,命名为吸水链霉菌PA‑4,于2021年5月24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679。该菌株具有稳定广谱抑菌活性,对尖孢镰刀菌属、炭疽菌属、隐从赤壳属、棒孢属、链格孢属、镰孢属等的多种常见作物病原真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发酵粗提物能够影响Foc4菌丝体、孢子等的正常生长发育,对Foc4病菌具有毒杀或者抑制的作用,此外,本发明的吸水链霉菌还能抑制病原菌侵染植物根系,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为枯萎病等多种植物病害的防治、促进植物生长等方面拓展新领域,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一种产水杨酸和雷帕霉素的吸水链霉菌及其在防治植物卵菌和真菌病害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676750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810533845.5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产水杨酸和雷帕霉素的吸水链霉菌在防治植物卵菌和植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还公开了保藏号为CGMCC No.15518的产水杨酸和雷帕霉素的吸水链霉菌及其在防治植物卵菌和植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本发明鉴定了一种针对植物卵菌和真菌病害,特别是马铃薯晚疫病菌、枯萎病菌的生防菌,利用该菌能够显著抑制马铃薯晚疫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为生物防治植物卵菌和真菌病害,特别是马铃薯晚疫病和枯萎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和枯萎病及其他植物病害,减少经济损失,对降低农药使用、缓解环境污染的具有重要意义,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