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电缆的制备工艺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4412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24934.X

    申请日:2023-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电缆的制备工艺,涉及电缆生产技术领域,包括阻燃电缆,所述阻燃电缆由无氧铜线、绝缘套、云母层、屏蔽层和外防护套组成,所述无氧铜线的表面套设连接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的外表面缠绕连接有云母层,所述云母层的外表面编织连接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表面套设连接有外防护套,本发明在对于电缆中具有阻燃效果的云母层进行缠绕时,可在保证缠绕速度的前提下,使得云母包层能够在传导过程中受到限定,从而避免出现滑脱和扭转过度等情况,通过设置的冷却机构,能够在外防护套挤出完毕之后对其进行迅速降温,从而迅速完成固化。

    一种氟塑料绝缘及护套耐高温屏蔽计算机电缆

    公开(公告)号:CN112017815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86346.1

    申请日:2020-08-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电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氟塑料绝缘及护套耐高温屏蔽计算机电缆,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管,固定管为二分之一圆管型结构,固定管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为矩形结构,固定板的顶面开设有固定板槽,固定板槽为圆形槽,固定板槽的底面开设有固定板孔,固定板孔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固定柱,固定柱的顶面开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为圆块型结构,限位块与固定板槽活动卡接在一起,固定柱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固定锥,固定锥为圆锥形结构,外壳的内圆壁面固定安装有内管,内管为圆管型结构,内管的一侧开设有内管孔,内管孔圆形孔,内管孔的内部填充有陶瓷化高分子复合耐火硅橡胶。

    一种轨道交通电缆的制备工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4612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56349.X

    申请日:2023-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电缆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拉丝:使用拉丝设备将铜杆拉丝成直径为直径1‑3mm的铜丝,并进行去氧化处理,以确保导体表面的纯净度和导电性能;步骤二、绞合:将多根铜丝通过编织绞合的方式,形成导体线芯,并在线芯表面涂覆钛氮化物涂层;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电缆技术领域。该轨道交通电缆的制备工艺,通过十字切换机构和间歇转动机构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拉丝盘的自动切换,更换新的拉丝盘后,可有效避免了拉丝盘长时间使用后融化变形,提升了拉丝效果,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手动更换拉丝盘,而且拉丝盘完全冷却后,可再转回进行使用,不造成拉丝盘的浪费。

    一种低烟无卤阻燃光伏发电系统用电力电缆

    公开(公告)号:CN113936847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205149.X

    申请日:2021-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烟无卤阻燃光伏发电系统用电力电缆,包括线芯体,线芯体包括铜芯体、玻纤填充柱和绝缘层,若干个铜芯体呈螺旋状缠绕在玻纤填充柱的外侧,若干个铜芯体的外侧包覆有绝缘层,线芯体的外侧绕包有若干层绕包带,绕包带的外侧包覆有内护套层,内护套层的外侧包覆有铠装层,铠装层的外侧包覆有外护套层,通过转向柱保持绷紧的状态,通过第一固定栓固定转向支架从而确定转向支架的倾斜角度,随后通过第二固定栓调节转向滚筒的位置,从而确保绕包带在输送过程中不产生皱纹,两个卷带筒共轴反向转动,使两个绕包带交错缠绕,提高了绕包带的缠绕密度和紧实程度,防止绕包带出现松脱,提高了电缆的强度和韧度,降低了电缆的故障率。

    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阻燃聚氯乙烯护套屏蔽控制电缆

    公开(公告)号:CN111899934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010895332.6

    申请日:2020-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阻燃聚氯乙烯护套屏蔽控制电缆,包括外套,所述外套内固定套接有阻燃套,所述阻燃套的内壁上固接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另一端固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内开设有空腔一,且支撑块上滑动套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端固接有承压块,所述传动杆的底端延伸至空腔一内,且传动杆的伸入端上安装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底面安装有弹簧一;本发明能够充分缓解外界压强的压迫,使得电缆内部的屏蔽层不易损坏,使得电缆的屏蔽效果不变,确保了电子装置的正常工作,且能够使得电缆的散热效果提高,使的电缆长期使用后产生的高温得以分散,保护了屏蔽层,提高了屏蔽层的使用寿命,使得电缆的实用性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