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7045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91486.4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渐变式电压激励微型极宽频定向天线,包括八对阵子和对数周期状硅基支撑结构;阵子直接粘合在对数周期状硅基支撑结构之上,构成周期状排布的阵子对;每个阵子均由电压源直接馈电,每个阵子对产生强谐振增强对应阵子的频率,提高天线的增益;对数周期状硅基支撑结构上方粘合八个阵子,八个阵子等间距分布且呈对数分布特性;对数周期状硅基支撑结构下方粘合八个阵子,八个阵子等间距分布且呈对数分布特性,并且上下八个阵子对齐分布。本发明采用渐变式电压激励的方式,突破了天线波长与天线尺寸的固有关系,实现了微型化的同时,提供了从甚低频至毫米波的极宽频带覆盖,增强了天线的增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856767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076521.4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合肥市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重构智能超表面辅助的波到达方向估计方法,包括,通过可重构智能超表面构建反射信号及干扰信号;基于反射信号及干扰信号,构建接收信号;计算所述可重构智能超表面构建的信号及接收信号的误差信号,基于误差信号构建重构代价函数,其中所述重构代价函数包括二阶误差正弦函数和范数稀疏约束;通过增广拉格朗日乘数法及交替方向乘子法对重构代价函数进行迭代更新计算,得到最终重构信号;对最终重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波到达方向角度以实现波达到方向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742921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622290.9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B60G17/0165 , B60G17/018 , B60G17/019 , B60G1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适应汽车减震装置,通过自适应减震高程探测感应器感知车辆的行驶状态和路面情况,并获得路面的高程信息,控制系统根据自适应减震高程探测感应器的反馈信息和车辆的行驶状态,启动自适应减震启动装置,并根据路面高程信息,弹出自适应回弹支杆以调节减震装置的阻尼力和回弹支杆刚度,并启动阻尼吸能系统,使阻尼吸能系统根据车辆行驶状态和自适应回弹支杆的伸缩刚度抵消路面不平整引起的震动,并由能量散出系统将吸收能量消散。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有效抵消车辆在不平整路面的行驶引起的震动,实现了智能化的自动减震与缓冲、减损和降低车损伤设计,增强车内舒适度和乘车的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722078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55820.0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联网自适应车间混合干扰抑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包括:步骤S1、获取车间指令输入信号;步骤S2、根据所述车间指令输入信号,得到车间传输干扰信号;步骤S3、根据车间指令输入信号,得输干扰信号的估计值;步骤S4、根据车间传输干扰信号的估计值,得到车间估计差信号;步骤S5、根据车间估计差信号,抑制干扰信号在车间的传输。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处理alpha稳定噪声时,具有收敛快、稳态性能低的特性,可以更好的实现干扰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31561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506371.6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化多波束低频/5G/6G连续频率可调天线,包括:正电极、负电极、压电材料薄膜和电磁波辐射生成结构;所述正电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负电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正电极与所述负电极平行放置且上下位置对齐;所述正电极与所述负电极分别与所述压电材料薄膜的两侧表面分别贴合连接,且位于压电材料薄膜的四周;所述电磁波辐射生成结构附着在所述压电材料薄膜的一侧表面上。本发明实现电压馈电的多波束连续频率可调,且天线结构简单体积和尺寸小,便于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人体还可以轻巧的搭载在无人装备上。
-
-
公开(公告)号:CN116226627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238544.0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高斯环境下洛伦茨约束角度估计方法及系统,基于非高斯噪声环境构建N时隙接收信号模型,获得反射信号;通过实际接收信号和反射信号的差值构建基于洛伦茨范数的代价函数,并联合原子范数进行角度估计,获得信号稀疏重构模型;通过信号稀疏重构模型构建增广拉格朗日函数,并对函数进行迭代更新,获得重构信号;对重构信号进行解析并全域搜索谱峰,获得空间谱峰值点,完成对重构信号角度估计。本发明可以达到更高的估计精度,更快的迭代收敛速度以及更低的计算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29915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78176.2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准则变稀疏多目标波达方向估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可编程电磁表面,建立变准则多目标波达方向估计模型;S2:基于所述多目标波达方向估计模型,构建天线接收信号数据矢量;S3:基于所述天线接收信号数据矢量,提出变稀疏目标信号重构及变准则估计约束机制;S4:基于所述变稀疏目标信号重构和所述变准则估计约束机制,求解变准则变稀疏最优化问题,获得最佳重构目标信号矢量;S5:基于所述最佳重构目标信号矢量,检测重构目标信号谱峰,得到各个谱峰位置,获得目标波达方向。本发明通过对估计误差的变准则约束及信号稀疏性的动态估计,有效提高了估计精度和收敛速度,且对各种噪声和干扰鲁棒。
-
公开(公告)号:CN11827597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18857.9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冲环境下的联合空间角估计与阵列自适应校准方法,包括:基于阵列结构构建脉冲环境下的接收信号模型,基于接收信号模型,通过低秩近似和稀疏分解获得无噪声接收数据;根据无噪声接收数据,在求根秩减估计器下获得阵列幅度和相位误差向量;基于阵列幅度和相位误差向量,将空间角估计转化为稀疏信号恢复问题;采用迭代重加权求解稀疏信号恢复问题,通过搜索求解出的稀疏信号的谱峰,获得最终空间角度。本发明能够同时克服脉冲噪声和阵列校准问题,可以应用在汽车定位、雷达和麦克风阵列中,实现高精度的空间角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687983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14263.2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投影最小最大凹函数波达方向估计方法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获得天线阵列多重测量矩阵;步骤S2、对天线阵列多重测量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降维、降噪后的多重测量矩阵;步骤S3、根据降维、降噪后的多重测量矩阵,构建投影最小最大凹函数的波达方向估计优化模型;步骤S4、求解波达方向估计优化模型,得到包含角度信息的稀疏解;步骤S5、根据包含角度信息的稀疏解,得到精确的估计角度。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更准确的角度定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