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85784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910263265.3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 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腐蚀耐磨复合涂层、制备方法及应用,复合涂层包括工作层和保护层,工作层为Cr3C2‑NiCr涂层,Cr3C2‑NiCr涂层包括质量比为3:1的Cr3C2和NiCr,保护层为Al2O3‑SiO2‑MTMS‑Ce(NO3)3陶瓷/高分子复合材料,Al2O3‑SiO2‑MTMS‑Ce(NO3)3陶瓷/高分子复合材料包括质量比为100:50~70:0.5~2的Al2O3‑SiO2溶胶、MTMS(甲基三甲氧基硅烷)、Ce(NO3)3。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基材上喷涂Cr3C2‑NiCr粉末制备工作层;打磨并清洗Cr3C2‑NiCr工作层;制备Al2O3‑SiO2‑MTMS‑Ce(NO3)3保护层溶胶;将保护层溶胶涂覆在Cr3C2‑NiCr工作层表面,陈化后置于马弗炉中,60℃下保温30分钟,然后120℃下保温30分钟,随炉冷却至室温取出,得到复合涂层。本发明的复合涂层与基体之间具有较好的结合力,涂层致密孔隙较少,耐热腐蚀、耐磨性好,涂层整体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09985784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263265.3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 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腐蚀耐磨复合涂层、制备方法及应用,复合涂层包括工作层和保护层,工作层为Cr3C2‑NiCr涂层,Cr3C2‑NiCr涂层包括质量比为3:1的Cr3C2和NiCr,保护层为Al2O3‑SiO2‑MTMS‑Ce(NO3)3陶瓷/高分子复合材料,Al2O3‑SiO2‑MTMS‑Ce(NO3)3陶瓷/高分子复合材料包括质量比为100:50~70:0.5~2的Al2O3‑SiO2溶胶、MTMS(甲基三甲氧基硅烷)、Ce(NO3)3。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基材上喷涂Cr3C2‑NiCr粉末制备工作层;打磨并清洗Cr3C2‑NiCr工作层;制备Al2O3‑SiO2‑MTMS‑Ce(NO3)3保护层溶胶;将保护层溶胶涂覆在Cr3C2‑NiCr工作层表面,陈化后置于马弗炉中,60℃下保温30分钟,然后120℃下保温30分钟,随炉冷却至室温取出,得到复合涂层。本发明的复合涂层与基体之间具有较好的结合力,涂层致密孔隙较少,耐热腐蚀、耐磨性好,涂层整体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1074274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45701.8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 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3C28/02 , C23C4/129 , C23C4/06 , C25D3/12 , B22D11/0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结晶器铜板表面长寿命梯度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在结晶器铜板基体表面的粘结层,在所述粘结层表面的WC-12Co/NiCrBSi金属陶瓷工作层,所述结晶器铜板基体为结晶器铜板CrZrCu基体;所述粘结层为电镀金属Ni层;本发明的复合结构涂层组织致密孔隙率低,结合强度高,显著提高了涂层的抗热震性能,可以确保结晶器铜板使用寿命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97498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010703595.2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高速激光熔覆用铁基合金粉末及其熔覆方法,涉及材料科学与表面工程技术领域;铁基合金粉末的成分为:Fe:80~85wt%,Cr:8~12wt%,Ni:1~3wt%,Mn:2~3wt%,V:1~2wt%,余量为不可避免的微量杂质;并提供了铁基合金粉末在层流辊上的熔覆方法,主要在与对预处理后的层流辊基体进行预热,并在熔覆过程中对层流辊基体进行保温;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铁基合金粉末在层流辊上的熔覆方式获得的激光熔覆层涂层结合力强、致密性好,层流辊受热变形量小,而且具有良好的可切削加工性能,大幅度的提升了层流辊的耐磨耐腐蚀性能和熔覆效率,适用于层流辊的新制和修复,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015762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810999451.9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桁架机械手取放车轮位置检测控制机构,包括若干对应单一机械手的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包括机械手感应块、工位感应接近开关和限位感应接近开关,所述机械手感应块安装在所述机械手上,所述机械手的控制系统与所述工位感应接近开关、所述限位感应接近开关数据连接,本体机械手设置在所述限位感应接近开关之间运行,所述机械手移动到所述工位感应接近开关和所述限位感应接近开关位置处所述机械手上的感应块触发相应的感应接近开关从而控制所述机械手进行相应的动作;本发明通过所述机械手感应块、所述工位感应接近开关和所述限位感应接近开关的结构设置,保证单独机械手在感应自身工位位置和限位位置的同时,避免与相邻其他机械手发生干涉,实现了同一生产线多个机械手的协同工作,提高车轮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00375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79485.0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5J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轮检查台,通过驱动源旋转回转支撑进而带动第一框架,及其承载部转动;所述承载部上,设置有径向移动组件使得第一车轮支撑部上的车轮实现径向运动。因此,只通过一个驱动源即完成第一车轮支撑部的转动和伸缩,减少电气控制的复杂度,使用效率高,降低了成本,结构紧凑,能够使得车轮在狭小空间内转移到不同的工位,该发明运行简单可靠,效率高,满足车轮检测生产线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14257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07960.2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P15/00 , C22C29/0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58 , C23C4/129 , C23C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抗粘钢复合涂层、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基体和基体上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过渡层、高硬基层、超硬表层;过渡层采用焊材堆焊而成,焊材成分按重量计包括:0.02~0.04%C,16~19%Cr,1.2~1.6%Mn,0.5~0.8%Ni,0.2~0.4%Si,余量为Fe;高硬基层采用焊材堆焊而成,焊材成分按重量计包括:0.7~0.8%C,3.8~5.8%Cr,0.6~1.0%Mn,0.7~1.5%Mo,0.2~0.6%Si,0.4~0.8%V,8.1~9.1%W,余量为Fe;超硬表层采用金属基陶瓷材料喷涂而成,金属基陶瓷材料成分包括碳化钨和Co,本发明采用堆焊和喷涂的复合强化工艺,焊接层和喷涂层结合良好、硬度高,提升了矫直辊表面的硬化效果,改善了矫直辊辊面的耐磨性、抗划伤性和抗粘钢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7498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703595.2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高速激光熔覆用铁基合金粉末及其熔覆方法,涉及材料科学与表面工程技术领域;铁基合金粉末的成分为:Fe:80~85wt%,Cr:8~12wt%,Ni:1~3wt%,Mn:2~3wt%,V:1~2wt%,余量为不可避免的微量杂质;并提供了铁基合金粉末在层流辊上的熔覆方法,主要在与对预处理后的层流辊基体进行预热,并在熔覆过程中对层流辊基体进行保温;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铁基合金粉末在层流辊上的熔覆方式获得的激光熔覆层涂层结合力强、致密性好,层流辊受热变形量小,而且具有良好的可切削加工性能,大幅度的提升了层流辊的耐磨耐腐蚀性能和熔覆效率,适用于层流辊的新制和修复,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15813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536090.9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板的电解方法,利用移动式的可活动电解板作为阳极,并在可活动电解板上固定吸水材料以吸取电解液,通过可活动电解板在待电解的表面移动的方式进行均匀电解。从而可以避免将这整个待电解的金属板放入电解液中,避免非电解的表面残留电解液,同时可以解决将异形金属板放置在酸液中进行电解时阴极和阳极的距离不好控制,容易造成金属板表面电解活化不均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300375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10179485.0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5J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轮检查台,通过驱动源旋转回转支撑进而带动第一框架,及其承载部转动;所述承载部上,设置有径向移动组件使得第一车轮支撑部上的车轮实现径向运动。因此,只通过一个驱动源即完成第一车轮支撑部的转动和伸缩,减少电气控制的复杂度,使用效率高,降低了成本,结构紧凑,能够使得车轮在狭小空间内转移到不同的工位,该发明运行简单可靠,效率高,满足车轮检测生产线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