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小断面隧道施工隔间式车载除尘系统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5245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75249.6

    申请日:2023-07-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除尘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小断面隧道施工隔间式车载除尘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安装在除尘车后端进气管上的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的外侧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充气式支架,且在收纳机构的外侧的后端滑动连接有夹紧机构,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小断面隧道施工隔间式车载除尘系统的使用方法。本发明通过充气式支架和过滤网在隧道的掌子面和除尘车之间形成一个相对的封闭空间,从而在封闭空间内除尘时,不会造成灰尘进一步扩散,大大增加了除尘车除尘效率,同时,相对的封闭空间会抑制粉尘进一步扩散,更有利于除尘车的除尘工作;且除尘结束后,通过收纳机构和夹紧机构可以对排气后的充气式支架进行收纳,方便快速。

    一种基于清污分流体系的单线隧道钻爆法施工废水排放排量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1477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75601.5

    申请日:2024-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清污分流体系的单线隧道钻爆法施工废水排放排量计算方法,涉及隧道废水排量计算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包括:采集隧道尺寸参数及历史废水排放量等参数,同时获取地质环境信息;接着,通过数据处理生成影响开挖设备能力的尺寸影响系数,并构建映射函数以预测当前废水排放量;此外,构建水文地质模型,通过历史数据训练获取环境评分系数,并将其与当前废水排放量结合,生成实际的废水排放量。本发明为废水排放量的预测提供丰富数据;引入尺寸影响系数、能力评估指数和映射函数,使预测更科学合理,结合隧道物理特性与设备能力,减少资源浪费;构建地质环境模型并引入环境评分系数,动态适应不同地质条件,提高预测准确性。

    一种车载式混凝土桥梁墩身养护一体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3410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31368.5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桥墩养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车载式混凝土桥梁墩身养护一体化装置,包括:围柱轨架,围柱轨架对称设置有两个,围柱轨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行进围轨,行进围轨对称可拆卸设置于围柱轨架的底端,围柱轨架的顶端可拆卸设置有喷水管架,喷水管架外接输水设备,行进围轨的截面为倒“T”形设置,喷水管架用于喷水对混凝土墩柱进行养护,通过喷水管架和墩衣缠绕机构的设置,喷水管架接通外接水源可以对混凝土墩柱进行喷水养护,喷水养护的同时通过墩衣缠绕机构可以将墩衣卷外部的墩衣缠绕在混凝土墩柱的外侧,从而减少人工,提高对混凝土墩柱的养护效率。

    一种面向市政给水管网压力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68648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710589810.9

    申请日:2017-07-19

    Abstract: 一种面向市政给水管网压力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法,基于EPANET软件对监测区域给水管网的运行状态进行模拟仿真,得到各压力监测点的空间属性与非空间属性;利用上述属性值构建管网各节点原始特征矩阵数据,通过无量纲化处理后得到节点特征矩阵数据;采用OPTICS聚类算法实现对节点特征矩阵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压力监测节点有序集合;基于压力监测节点有序集合,选取合适的节点聚类集合,依据聚类结果和节点影响度大小,最终确定市政给水管网监测区域压力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反映管网压力的区域分布情况;使用OPTICS算法不需要初始设定划分的聚类个数,聚类簇的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避免了初始参数对聚类结果的影响。

    一种面向市政给水管网压力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68648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589810.9

    申请日:2017-07-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G06K9/6218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面向市政给水管网压力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法,基于EPANET软件对监测区域给水管网的运行状态进行模拟仿真,得到各压力监测点的空间属性与非空间属性;利用上述属性值构建管网各节点原始特征矩阵数据,通过无量纲化处理后得到节点特征矩阵数据;采用OPTICS聚类算法实现对节点特征矩阵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压力监测节点有序集合;基于压力监测节点有序集合,选取合适的节点聚类集合,依据聚类结果和节点影响度大小,最终确定市政给水管网监测区域压力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反映管网压力的区域分布情况;使用OPTICS算法不需要初始设定划分的聚类个数,聚类簇的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避免了初始参数对聚类结果的影响。

    一种箱涵顶进姿态控制方法、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6148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366764.8

    申请日:2023-10-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箱涵顶进姿态控制方法、系统及应用,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箱涵内部规划若干控制节点,采集待顶进箱涵的结构及顶进施工现场的环境数据,基于所述待顶进箱涵的结构数据、顶进施工现场的环境数据及设计文件,构建基于控制节点的箱涵顶进姿态调整模型;依据箱涵顶进姿态调整模型,本申请由于采用了构建基于控制节点的箱涵顶进姿态调整模型以及箱涵顶进姿态预测计算模型进行箱涵顶进过程中的实时检测与预测控制调整,有效解决了箱涵顶进姿态难以检测与控制,影响施工效率和质量,进而实现了箱涵顶进姿态的精确检测和预测控制,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