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8769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00146.6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桩与盖梁间混合型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该构造包括榫卯连接的管桩(1)和盖梁(2);所述的盖梁(2)内设有多个灌浆波纹管(7),所述的管桩(1)内填充有填芯段(3),所述的灌浆波纹管(7)与填芯段(3)内穿设有填芯段纵筋(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预应力管桩这一特殊的墩柱结构,提出管桩和盖梁间“混合型”连接方式,灌浆波纹管连接和榫卯连接共同发挥作用,相对于灌浆波纹管连接,可降低对灌浆波纹管与钢筋间搭接长度的要求,缓解节点处的钢筋拥堵,对于截面较小的预应力管桩中这一优势显得尤为突出;榫卯连接对盖梁开孔较小,相对于承插式连接,可避免开孔对盖梁预留孔处受力性能的削弱。
-
公开(公告)号:CN11578744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00138.1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粘结预应力钢管约束混凝土预制拼装桥墩构造及其施工方法,该构造包括由预应力筋(1)依次穿设连接的盖梁(2)、立柱(3)和承台(6);盖梁(2)与立柱(3)之间穿设有盖梁预埋耗能钢筋(42),立柱(3)和承台(6)之间穿设有立柱预埋耗能钢筋(44)。盖梁(2)和承台(6)外侧设有分别与盖梁(2)和承台(6)抵接的锚垫板(13),该锚垫板(13)外侧设有用于紧固的锚固螺栓(12),锚垫板(13)和锚固螺栓(12)套设在预应力筋(1)端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解决地震作用下钢管局部屈曲,并随之引发的低周疲劳断裂问题,钢管在墩底接缝处被中断,不承受竖向拉力和压力,仅起到约束混凝土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9481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84898.7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26 , G06Q10/04 , G06F17/10 , G06F17/11 , G06F30/20 , G01V1/01 , G01V1/00 , G01V1/28 ,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地震动时空分布的多维度地震风险评估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IM指标;S2、提取关键结构参数;S3、将记录工程需求参数EDP;S4、选择最优IM指标;S5、建立结构地震响应的代理模型;S6、建立地震预测方程;S7、建立余震危险性分析模型;S8、各个目标结构物位置的余震强度样本;S9、获取余震易损性曲线;S10、根据对结构本身的修复与对结构功能的修复确定修复时间与修复费用,以最终确定区域线路的结构总修复费用及修复后抗震能力的抗震能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地震风险估计的准确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14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84128.1
申请日:2024-02-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Q10/04 , G06F17/10 , G06F119/14 , G06F111/0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区域桥梁宏观震害的预测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构建目标区域地震动样本数据库;步骤S2,构建目标区域桥梁样本数据库;步骤S3,构建目标区域桥梁‑地震动匹配对,并建立目标区域参数化桥梁有限元模型;步骤S4,确定目标区域桥梁工程需求参数EDP,并对桥梁‑地震动匹配对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统计回归获得最优地震动强度指标IM;步骤S5,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对输入输出变量进行学习训练,获得桥梁结构地震响应预测的代理模型;步骤S6,基于代理模型进行桥梁结构地震响应预测,并根据结构响应判定桥梁样本个体的震损模式及损伤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现区域铁路减隔震桥梁地震响应快速预测和预测精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351569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0037287.X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中船双瑞(洛阳)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震区桥梁摇摆减隔震复位器,复位器设置在墩底与承台之间,复位器包括下座板、位于下座板上方的上座板以及球冠座板,上座板的底部中心设置有固定凹槽,下座板中部为平面凸台,在下座板的平面凸台的中心设置有摇摆凸起,摇摆凸起与固定凹槽对应设置且间隙配合;在平面凸台的端面均匀分布有若干个转动球槽,球冠座板镶嵌在转动球槽内,且镶嵌后的球冠座板上表面高于平面凸台的端面,使得上座板的下底面落在若干个球冠座板的上表面;在上座板与下座板之间设置有震后可更换的防转机构,当地震发生但墩顶所受水平力低于设防值时,防转机构阻止桥墩竖向转动,当地震发生且水平荷载超过设防值时,防转机构被破坏,复位器摇摆约束被解除。
-
公开(公告)号:CN11203071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781225.0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拼装桥墩与承台快速连接的多级摇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底封板、上盘、预应力筋、U型耗能器、下盘和限位角钢。其中底封板锚固于墩柱底部;上盘包括顶板、凹槽和支板;下盘包括球销、球销台阶和底板;凹槽与球销相互嵌套,限制上盘的横向位移,第一支板支撑在球销台阶上,球销和球销台阶共同承担竖向荷载;第二支板通过限位角钢和底板相互连接,限制上盘和下盘相对转动;顶板和底板之间设置U型耗能器,必要时在底封板和上盘之间设置钢垫板以便锚固和更换U型耗能器;下盘固定在承台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摇摆支点变化,增大恢复力矩,延长结构周期,震后只需更换U型耗能器,便于快速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05507134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610011367.2
申请日:2016-01-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E01D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续梁桥地震作用下的机械式锁定装置,包括上钢垫板(3)、下钢垫板(4)、滑槽(6)、滑块(5)及滑块锁定机构,所述的上钢垫板(3)固定于梁体(1)底部,所述的下钢垫板(4)固定于活动墩(2)顶部,所述的滑槽(6)固定设置在所述的下钢垫板(4)上,所述的滑块(5)至于所述的滑槽(6)内,且其顶部与所述的上钢垫板(3)固定连接,所述的滑块锁定机构设有4个,构成矩形状,设置在所述的滑槽(6)外侧并沿垂直于滑块(5)的滑动方向伸入伸出滑槽(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合理分配地震时梁体(1)惯性力、限制墩梁相对位移、防止落梁、成本低廉、震后修复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532737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694015.2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桥塔上横梁的组合型剪力铰装置。在横桥向地震荷载作用下,通过连接上横梁腹板处的剪力铰传递上横梁到塔柱的竖向剪力,通过连接上横梁翼缘处的橡胶垫层传递水平拉压力,并耗散地震能量。该组合型剪力铰的传力路径更加明确,力学模式更加清晰,便于设计人员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与计算,且构造简单,方便维修更换。该组合型剪力铰装置传力路径明确,且可有效地耗散地震能量,可广泛应用于我国斜拉桥、悬索桥混凝土桥塔的上横梁端部,通过该组合型剪力铰装置可以很好地改善桥塔的横桥向抗震性能,防止桥塔在强震下发生损伤破坏,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507134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11367.2
申请日:2016-01-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E01D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续梁桥地震作用下的机械式锁定装置,包括上钢垫板(3)、下钢垫板(4)、滑槽(6)、滑块(5)及滑块锁定机构,所述的上钢垫板(3)固定于梁体(1)底部,所述的下钢垫板(4)固定于活动墩(2)顶部,所述的滑槽(6)固定设置在所述的下钢垫板(4)上,所述的滑块(5)至于所述的滑槽(6)内,且其顶部与所述的上钢垫板(3)固定连接,所述的滑块锁定机构设有4个,构成矩形状,设置在所述的滑槽(6)外侧并沿垂直于滑块(5)的滑动方向伸入伸出滑槽(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合理分配地震时梁体(1)惯性力、限制墩梁相对位移、防止落梁、成本低廉、震后修复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030718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010781225.0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拼装桥墩与承台快速连接的多级摇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底封板、上盘、预应力筋、U型耗能器、下盘和限位角钢。其中底封板锚固于墩柱底部;上盘包括顶板、凹槽和支板;下盘包括球销、球销台阶和底板;凹槽与球销相互嵌套,限制上盘的横向位移,第一支板支撑在球销台阶上,球销和球销台阶共同承担竖向荷载;第二支板通过限位角钢和底板相互连接,限制上盘和下盘相对转动;顶板和底板之间设置U型耗能器,必要时在底封板和上盘之间设置钢垫板以便锚固和更换U型耗能器;下盘固定在承台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摇摆支点变化,增大恢复力矩,延长结构周期,震后只需更换U型耗能器,便于快速恢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