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73400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168578.4
申请日:2011-06-22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闭颖基因抑制转基因水稻花粉漂移的方法。将水稻或其近缘物种闭颖基因导入转基因水稻,育成的转基因水稻品种能够正常结实,但颖壳不开张,花药不外露,可以有效防止转入的外源基因通过自身花粉漂流到其他品系或其近缘物种,造成基因污染。此方法通过选育闭颖性状的转基因品种,达到阻止转基因水稻花粉漂移,降低生态环境风险。闭颖基因可选用已经标记或克隆的ld(t)(lodiculeless spikelet)、cl7等基因,或者选择在以后研究中发现的导致闭颖性状的其他闭颖基因。
-
公开(公告)号:CN101818157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910185774.5
申请日:2009-12-02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IPC: C12N15/31 , C12N15/10 , C12N15/63 , C12N5/10 , A01H5/00 , A01H5/02 , A01H5/06 , A01H5/10 , A01H5/12 , A01N65/00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人工设计出一条全新的Bt基因,命名为mCry1Ab,同时构建了mCry1Ab基因的表达盒和表达载体,并转化水稻。Cry1Ab/Ac试纸条检测结果显示,转基因植株体内存在BT毒蛋白,且BT毒蛋白的平均表达量达7.23ng/mg。室内和田间抗虫性鉴定都显示转基因植株具有明显的抗虫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230348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710190007.4
申请日:2007-11-19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稻非胚乳组织表达启动子及其应用,该启动子长1785bp,以其取代植物表达载体pCAMBIO1305.1上的组成型CaMV35S启动子,构建成为一个新的植物表达载体,命名为pOsTSP I-GUS。用转基因的方法验证该启动子的启动活性,GUS组织染色结果显示该启动子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即只在水稻非胚乳组织(根、茎、叶等)中表达,在胚乳中不表达。该启动子的获得,为水稻及其它作物胚乳组织基因表达调控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特别是为水稻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研究和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该启动子的获得,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1818157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0910185774.5
申请日:2009-12-02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IPC: C12N15/32 , C12N15/10 , C12N15/63 , C12N5/10 , A01H5/00 , A01H5/02 , A01H5/06 , A01H5/10 , A01H5/12 , A01N65/00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人工设计出一条全新的Bt基因,命名为mCry1Ab,同时构建了mCry1Ab基因的表达盒和表达载体,并转化水稻。Cry1Ab/Ac试纸条检测结果显示,转基因植株体内存在BT毒蛋白,且BT毒蛋白的平均表达量达7.23ng/mg。室内和田间抗虫性鉴定都显示转基因植株具有明显的抗虫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016040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880125066.6
申请日:2008-11-19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223
Abstract: 分离的稻非胚乳组织表达启动子,OsTSP I,及其用途。该载体包括:在说明书中给出的1785bp(SEQ ID NO:1)的限定的序列、或它的片段或变体,或在严格条件下杂交至SEQ ID NO:1、或它的片段或变体上的核苷酸序列。OsTSP I的活性是由转基因方法来证实的。正如组织化学所确定,OsTSP I以组织特异的方式调节了GUS的表达,并且在多种胚乳组织中没有活性。该OsTSP I可以用作针对在稻以及其他农作物中基因表达的研究和控制的有力的工具。它对于安全的转基因食物例如稻的开发是特别有利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230348B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710190007.4
申请日:2007-11-19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稻非胚乳组织表达启动子及其应用,该启动子长1785bp,以其取代植物表达载体pCAMBI01305.1上的组成型CaMV35S启动子,构建成为一个新的植物表达载体,命名为pOsTSP?I-GUS。用转基因的方法验证该启动子的启动活性,GUS组织染色结果显示该启动子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即只在水稻非胚乳组织(根、茎、叶等)中表达,在胚乳中不表达。该启动子的获得,为水稻及其它作物胚乳组织基因表达调控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特别是为水稻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研究和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该启动子的获得,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831138A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200510095747.0
申请日:2005-11-21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IPC: C12Q1/68
Abstract: 一种三系杂交水稻多用途恢复系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方法,包括选取含广亲和基因材料分别与野败型、红莲型和包台型恢复系进行聚合杂交,对其分离世代中的优异单株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择出含有至少4种不同目的基因的优异单株进行花药培养,直至获得含有4种以上不同目的基因均纯合稳定的优异材料,再经测交、复测选择得到稳定的多用途恢复系。所述的分子标记就是提取分离世代中优异单株的DNA为模板,用一定核苷酸序列的双引物进行PCR反应和SSR多态性分析,以确定含有多个目的基因。本方法为作物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快速、准确且可预见的实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0445396C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510095747.0
申请日:2005-11-21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IPC: C12Q1/68
Abstract: 一种三系杂交水稻多用途恢复系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方法,包括选取含广亲和基因材料分别与野败型、红莲型和包台型恢复系进行聚合杂交,对其分离世代中的优异单株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择出含有至少4种不同目的基因的优异单株进行花药培养,直至获得含有4种以上不同目的基因均纯合稳定的优异材料,再经测交、复测选择得到稳定的多用途恢复系。所述的分子标记就是提取分离世代中优异单株的DNA为模板,用一定核苷酸序列的双引物进行PCR反应和SSR多态性分析,以确定含有多个目的基因。本方法为作物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快速、准确且可预见的实用方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