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4403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07837.4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稻旱作直播种植方法,包括对田块松土和整地;将水稻种子拌种,在田块上沿着种植方向开设蓄水沟,在相邻两个蓄水沟之间形成的垄体上开设多条种植沟,通过水稻旱作直播机同步进行穴播种、覆土、镇压;在播种后进行病虫害防治和水分管理,直至水稻成熟收割;其旱作直播机包括多个播种管道,播种管道内设置有输送组件,播种管道下方设置有犁铲件,犁铲件用于将土壤犁开,犁开的泥土被导向翼导向犁铲件的后方,覆盖从出种口排出的种子,压土组件用于对覆盖种子的泥土进行下压,并在开设的种植沟中进行穴播种;在播种后进行病虫害管理、施肥管理和水分管理,直至水稻成熟收割。
-
公开(公告)号:CN11813484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39637.2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籽粒图像RGB值的水稻收获期确定方法,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数据采集,获取水稻籽粒图片;图片处理,将图片进行相应处理,获取图片的R、G、B值;阈值管理,设定阈值σ1、σ2、σ3;收获期判定,根据获取的R、G、B值与阈值σ1、σ2、σ3,获取水稻籽粒的图片为一张或者多张,图片处理还包括对图片的目标与背景分离,其采用基于颜色阈值的分离方法、基于边缘检测的分离方法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分离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通过基于水稻籽粒的图像分析,结合RGB值阈值对比的方法确定水稻的收获期,由于水稻的成熟与否与水稻籽粒颜色状态直接相关,从而实现直接性的判断,增加判断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3085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0508335.9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庐江县利民农机专业合作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含水量较高土壤的开沟器,具体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由播种施肥机带动犁身侧板和犁座向下,由犁头上的犁块将土犁起,在两个犁身侧板的配合使用下,将土挤压成形并形成沟渠,沟渠的宽度与两个犁身侧板之间的距离相同,田地里的水流进沟里,土壤含水量下降更适于小麦的发芽生长,由于犁身薄盖板设置为倾斜结构,犁身薄盖板的底部朝向缺口,犁身薄盖板上的土壤顺着斜面通过缺口掉落至开沟后的沟渠内;长螺杆与固定板的螺纹转动,带动着升降座向下,通过升降座带动着推土板向下并进入到缺口内,通过推土板对犁块开沟时产生的冗余土壤进行推平,提高了开沟效率,节约了时间和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83085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08335.9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庐江县利民农机专业合作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含水量较高土壤的开沟器,具体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由播种施肥机带动犁身侧板和犁座向下,由犁头上的犁块将土犁起,在两个犁身侧板的配合使用下,将土挤压成形并形成沟渠,沟渠的宽度与两个犁身侧板之间的距离相同,田地里的水流进沟里,土壤含水量下降更适于小麦的发芽生长,由于犁身薄盖板设置为倾斜结构,犁身薄盖板的底部朝向缺口,犁身薄盖板上的土壤顺着斜面通过缺口掉落至开沟后的沟渠内;长螺杆与固定板的螺纹转动,带动着升降座向下,通过升降座带动着推土板向下并进入到缺口内,通过推土板对犁块开沟时产生的冗余土壤进行推平,提高了开沟效率,节约了时间和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546741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71753.3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收再生稻减损增产的方法,从宜机收耐碾压品种鉴选、再生稻专用收割机械研发和配套少免碾压机收关键技术等方面开展了攻关与应用研究,创建了以“强再生品种+科学水管防陷耐压+窄轮低留桩机收抗碾+优化肥水促生”为核心的减控机收碾压关键技术并成功应用,形成了“良种+良法+良机”深度融合的机收再生稻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有效攻克了再生稻机收碾压技术瓶颈。
-
公开(公告)号:CN11322907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61994.1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江淮地区水稻小麦周年增产的培育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生育期长的晚熟高产水稻品种,于5月15‑25日播种,采用毯苗机插方式,平盘育秧,得到水稻基本苗;(2)于6月上中旬,小麦收获后移栽水稻基本苗,机插,行距为30cm,株距为12cm,10月下旬收获;(3)选用生育期短、耐渍、抗赤霉病的早熟春性小麦品种,于11月1‑10日播种,采用17cm等行距机播,次年6月上旬收获。本发明培育方法可以优化季节间资源配置,有效缓解小麦渍害和水稻花期高温热害问题,实现周年产量与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步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75173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05447.1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稻促苗肥高效施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在头季稻成熟之后,秸秆还田之前一天,撒施促苗肥;(2)将头季稻进行收割,并将切碎的秸秆均匀抛撒在稻桩上。本发明通过先在秸秆还田前一天撒施促苗肥,然后进行收割和秸秆还田,并将还田秸秆均匀抛撒,最后进行田间管理,不但能够减少肥料用量,而且减少了肥料浪费,大幅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同时达到了减肥(每亩减肥40%)、增效(每亩增产12%)和节本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716531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600208.6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安徽科技学院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IPC: C10B53/02 ,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炭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冻融循环调控生物质制备生物炭的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将生物质粉碎后过筛进行烘干,加入水搅拌均匀后浸泡,然后在‑80~‑10℃下进行冻融循环处理,烘干得到前驱体;S2、将前驱体置于容器中,在300~700℃进行热解,热解完成后冷却至室温,进行研磨过筛得到生物炭。本发明采用简单的冻融循环预处理生物质调控生物炭孔隙结构,冻融循环预处理仅需要水作为介质,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无污染、易于大规模生产等,是具有潜力的活性炭微孔精确调控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49295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625373.7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安徽科技学院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震动制备生物炭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底座、模具、加载件、超声组件、能量传递件,超声波高频驱动下产生的压力波加之加载件施加的较大的压力载荷作用下,能够产生热量来实现生物质颗粒的炭化,在该过程中,超声波频率较高,压力载荷较大,因此炭化效率较高,且未使用传统的复杂的加热炭化设备,同时由于能量传递件封闭模具的开口且紧紧抵于生物质颗粒,因此也不需要保护气体的加入来实现保护气氛,从而解决了传统炭化技术的设备结构复杂、效率低下、存在过多副产物问题,同时不需要微波炭化技术所需的保护气氛,能够进一步地简化设备与提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9407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50449.2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IPC: A01C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穗肥智能施用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水肥供料模块和中央控制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水稻生长数据及水稻植株图像;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施肥区域种植的水稻和面积确定所述施肥区域的化肥施用量,并根据气象数据的变化对所述施肥区域的化肥施用量进行调整;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水稻的肥力需求数据;所述水肥供料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肥力需求数据为水稻穗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控制所述水肥供料模块完成自动施肥作业。本发明为适应当前农业轻简化、智能化的发展需求,避免水稻生产穗肥施用过程人工成本高、施肥不合理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