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1578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98140.7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安徽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抗浮桩锚‑梁板结构系统,包含位于河两侧的钢管桩,钢管桩为双排,双排钢管桩通过连接板连接成整体,在钢管桩内浇筑有C20混凝土,形成河道堤防边坡防护,在两岸防护之间设有一对钢板桩,一对钢板桩围成的区域内依次设有一系列钢管桩,钢管桩通过横向劲性骨架和纵向劲性骨架连接,钢管桩内插入有锚杆和锚固件,劲性骨架内浇筑混凝土,吸泥设备或开挖清理淤泥土体砂等,在钢板桩之间浇筑混凝土。本发明的桩锚‑梁板结构体系形成了有限空间水下深基坑,解决了水下大放坡大开挖大换填不足,抗浮不足问题,节约了工程量,保障了工程安全、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59118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801056.6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安徽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牵引管技术的水下基坑围护结构系统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水下基坑边界的牵引管挡墙围护,两侧牵引管挡墙围护通过水下0自重横向加压支撑连接,在牵引管挡墙围护的两端设有为了挡土的岸坡抗滑支护;所述牵引管挡墙围护包含从下至上叠加放置的牵引管,所述牵引管包含位于中心的主管道以及绕主管道周向布置的灌浆花管,灌浆花管外套有底座,主管道外套有卡箍,卡箍通过连接板与底座连接,连接板分别与卡箍和底座铰接。
-
公开(公告)号:CN10721766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1710213769.5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南京瑞迪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D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拔桩设备及其快速移动方法,属于水利、公路、铁路、市政、桥梁等工程中桩的撤去技术领域。该拔桩设备包括门型支架、起吊装置和用于起吊装置安装的工作台,门型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腿和横跨待拔桩的大梁组,大梁组的两端处分别落在一个支腿上,工作台固定在大梁组上;支腿包括设于地基上的地梁、骑于地梁上的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立柱和设于立柱上并用于支撑大梁组一端的托架,底座是具有四个支撑在地基上的柱脚的鼎型底座。该拔桩设备及其快速移动方法适用于各种空间高度且场地占用少的工作场地且方便快速安全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8253200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1810149028.X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内轮胎式气压加载环向预应力加固装置,该装置包括若干辐条支撑的轮框圈和安装在轮框圈外侧环面的充气胎;轮框圈由若干弧形轮框段拼接而成;轮框圈的外侧环面具有凹槽形轮辋;轮辋的两侧具有朝向充气胎伸出的固定卡;轮辋的上还安装有织网罩,织网罩的上具有与固定卡配合的胎唇,充气胎布置在织网罩内。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或加强普通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管)、环向管状结构(砌体、复合材料体)、多边形空腔结构承载内部水压、气压、外部负压的能力,提高结构整体性、耐久性等作用,充分利用碳纤维等高强材料的受拉力学性能,系统的发明开创了管内预应力的方法,装置的发明实现了方法的运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948347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14302.2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南京瑞迪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D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力拔桩方法及拔桩系统,属于水利、公路、铁路、市政、桥梁等工程中桩的撤去或提升技术领域。该拔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经前处理先使待拔桩的顶部曝露,同时备设多根高强度锚索材料以及起吊设备;2)在待拔桩的顶部钻制向其底部延伸的锚孔;3)将所述锚索材料的一端下放至所述锚孔内,其另一端露出待拔桩顶部;4)向所述锚孔灌注浆体,待所述浆体固化并达到设定强度后,将所述高强度锚索材料固定于所述待拔桩内形成锚杆;5)通过起吊设备提升所述锚索材料的另一端以拔起所述待拔桩。该拔桩方法及拔桩系统可以将大桩体快速安全拔出,整体非常可靠稳固、安全性大大提高的同时节省大量成本,且提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78030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81011.3
申请日:2016-03-2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南京瑞迪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 无锡市舜宏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4H1/46 , D04H1/54 , D04H1/55 , E02D3/10 , E02D2300/00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式大孔径排水板滤膜制造方法,包括:将普通纤维、异形纤维和热熔粘合纤维混合并开松;以干法成网制成喷洒有粘合剂的立体纤维网;针刺加固、烘燥处理、热轧粘合;冷却后,整理成卷,即得成品。本发明采用异形纤维和热熔粘合纤维为原料,通过干法成网工艺控制滤膜孔径尺寸,并通过复合加固工艺进行加固,最终获得强度性能符合现行标准、纵横向强度均匀性高、且渗透系数符合预期要求的排水板滤膜。
-
公开(公告)号:CN114837135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0530788.1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工隧洞内的封堵系统及封堵方法,属于浸没于水域中的地下隧道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位于水上的作业设备和用于放置在隧洞内的水下冰塞装置,作业设备包括冷源、冷介质进出管线和气源,水下冰塞装置包括可以塞入隧洞内的至少一对堵塞体、位于堵塞体之间的冷冻器、穿过堵塞体和冷冻器的中心的中心管轴,堵塞体上设有环形气囊,冷冻器上设有换热器,换热器的内腔填充有冷介质,冷源通过冷介质进出管线与换热器形成连通;该系统安装后可以使位于堵塞体之间的水体被封闭形成一段封闭水体;该系统工作时,可以使冷介质与封闭水体进行换热,并逐渐将该封闭水体冻结成冰直到在隧洞内形成冰塞。
-
公开(公告)号:CN111955312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0494373.4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疏浚淤泥改良配制绿化种植土壤的方法,基于指标控制筛选出淤泥原料、绿化植物废弃物制备的绿化植物废弃物制品,通过目标配制土壤的机械组成、技术指标调控调节料、绿化植物废弃物制品掺量,实现对疏浚淤泥改良配制绿化种植土壤的精准设计。本发明基于疏浚淤泥和绿化植物废弃物制品基本参数的检测,通过对目标配制土壤基本参数的分解,按照科学、合理的配制流程控制,协调各技术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不仅可以实际解决部分疏浚淤泥和绿化植物废弃物的处置问题,还能实际解决绿化种植土壤的需求问题,具有现实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637856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647152.6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蔡正银 , 赵宪强 , 关云飞 , 韩迅 , 高长胜 , 徐光明 , 徐惠 , 唐云清 , 祁锋 , 张健翼 , 任国峰 , 张晨 , 朱洵 , 代志宇 , 王清山 , 陈元义 , 李承超
IPC: G01B1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砂式砂土与结构物相对粗糙度测量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倾斜架、设置在所述倾斜架上的斜面板、设置在所述倾斜架上的结构槽、设置在所述结构槽内的结构物,设置所述倾斜架上端的储砂槽、设置所述倾斜架下端的集砂槽、以及用于时间读数的计时器;所述结构槽设置在所述斜面板上;该使用方法简单方便,适用性强;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粗糙度测量所存在测量精度误差大、测量繁琐等问题,本发明能够较准确地测定砂土与结构物接触相对粗糙度,具有操作方便,制作简单,测量精度较高,便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130368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54403.9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南京瑞迪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硬质护坡原位生态绿化混凝土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原硬质护坡的坡面上打孔,孔洞穿过硬质护坡与土坡相连通;第二步、在打孔后的坡面上浇筑生态绿化混凝土;第三步、在生态绿化混凝土上依次铺设营养土和种植土;第四步、在种植土上播种草籽或铺设草皮;第五步、对种植后的草皮进行养护。本发明将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与景观绿化相配合,规避了传统护坡绿化不足的问题,在满足护坡安全稳定性的同时,保障植物更容易扎根于护坡土体中,从而构建出生态绿化护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