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公路改扩建上跨天桥整体利用的牛腿盖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32795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111531186.X

    申请日:2021-1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公路改扩建上跨天桥整体利用的牛腿盖梁方法,主要对原有上跨桥上部结构进行利用,支座设置于新建盖梁牛腿盖梁位置,其位置与原盖梁支座位置相同,不改变上跨桥上部结构受力点及体系,牛腿盖梁将上部结构重力通过高速外新建墩柱传递至连系梁连接的新老桩基,以达到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时大量上跨桥免拆除、交通正常通行目的。本发明施工简便,效率高:可以不拆除老桥,高速正常通行,不用交通转换,仅占用老路应急车道作为临时支撑点完成上跨桥改造;质量稳定易控制;不改变上跨桥上部结构受力体系,仅增加下部结构扩大受力面,改建后桥梁整体基本一致,质量稳定易控制。

    一种矮塔斜拉桥穿索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8222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1313463.5

    申请日:2020-1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矮塔斜拉桥穿索系统,包括桥梁和主塔,所述桥梁的其中一端设有放索盘,在桥梁的另一端设有卷扬机;所述主塔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分丝管索鞍,在各分丝管索鞍上穿设有钢绞线,各钢绞线的其中一端与放索盘连接,各钢绞线的另一端与卷扬机连接;在主塔与放索盘之间的桥梁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第一预埋索管,在各第一预埋索管一侧的桥梁上设有第一导向滑轮;在主塔与卷扬机之间的桥梁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第二预埋索管,在各第二预埋索管一侧的桥梁上设有第二导向滑轮;本发明在穿索过程中,不需要频繁移动放索盘和卷扬机的位置,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便于使用。

    一种高速公路改扩建上跨天桥整体利用的牛腿盖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3279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531186.X

    申请日:2021-1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公路改扩建上跨天桥整体利用的牛腿盖梁方法,主要对原有上跨桥上部结构进行利用,支座设置于新建盖梁牛腿盖梁位置,其位置与原盖梁支座位置相同,不改变上跨桥上部结构受力点及体系,牛腿盖梁将上部结构重力通过高速外新建墩柱传递至连系梁连接的新老桩基,以达到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时大量上跨桥免拆除、交通正常通行目的。本发明施工简便,效率高:可以不拆除老桥,高速正常通行,不用交通转换,仅占用老路应急车道作为临时支撑点完成上跨桥改造;质量稳定易控制;不改变上跨桥上部结构受力体系,仅增加下部结构扩大受力面,改建后桥梁整体基本一致,质量稳定易控制。

    钢筋笼成型装置及其成型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45687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527203.1

    申请日:2020-06-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钢筋笼成型装置及其成型加工方法,通过端部定位机构的外凸钢筋定位架上设有与钢筋笼上纵向凸出受力钢筋对应的定位板;内陷钢筋定位架上设有纵向连接杆;纵向连接杆的一端与定位板连接,另一端与钢筋笼上纵向凹陷受力钢筋对应设置;中部定位机构包括支架一和径向卡板;钢筋笼上的封闭箍筋设在支架一的限位卡槽上;径向卡板沿限位卡槽外侧径向均匀设置。本申请通过端部定位机构和中部定位机构来实现对钢筋笼的纵向凸出受力钢筋和封闭箍筋定位设置,使纵向凸出受力钢筋在封闭箍筋外周上的均匀分布,同时还实现了纵向凸出受力钢筋的前端的间隔错位设置,结构简单实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钢筋笼的制作质量。

    重力式桥墩拆除体系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77684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053927.0

    申请日:2019-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重力式桥墩拆除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施工准备;2)钢板桩打设施工;3)可升降工作平台布设;4)污水处理体系布设;5)桥墩切割施工;6)桥墩截除段吊装;7)桥墩废渣清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钢管桩外侧壁上设置桩侧套箍,并可通过纵向撑梁和横向撑梁,以及外导向挡板和内导向挡板限定钢板桩的打设方向,不但可以提升钢板桩打设控位的准确度,而且可以实现钢管桩与钢板桩的协同受力;本发明可通过内撑圈梁和圈梁角撑提升钢板桩的环向刚度,进一步改善钢板桩的受力性能;本发明在钢板桩内侧壁上设置沉渣池,并在沉渣池的内侧壁上设置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可满足围堰内多层沉渣处理的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