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

    公开(公告)号:CN110140507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556525.6

    申请日:2019-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包括还田机主体,所述还田机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台,所述还田机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传动箱,所述还田机主体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碾压轴,所述还田机主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合页,所述活动合页远离还田机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门盖。该新型高效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通过还田机主体的正面设置有两个活动合页,还田机主体通过两个活动合页与活动门盖活动连接,活动门盖的正面设置有活动把手,便于活动门盖通过两个活动合页在还田机主体的正面进行开合,同时活动把手使活动门盖的开合更加方便。

    基于水稻栽培质量分布监测调整的水稻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5000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896120.4

    申请日:2024-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水稻栽培质量分布监测调整的水稻培育方法,属于水稻培育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采集水稻栽培质量实时数据;S2:对水稻栽培质量实时数据进行清洗及转换;S3:基于水稻栽培质量标准数据,对水稻栽培质量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水稻培育过程中是否存在水稻栽培质量异常情况;S4:根据水稻培育智能化调整方案对水稻培育过程进行智能化调整,优化水稻培育过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水稻培育方法不能对水稻栽培质量进行实时地分布监测及调整,导致水稻培育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可对水稻栽培质量进行实时地分布监测,便于发现水稻培育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可基于水稻栽培质量进行实时地调整,可提升水稻培育效果。

    基于LED光照的加速水稻育种进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84971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855440.5

    申请日:2024-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LED光照的加速水稻育种进程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基于LED光照的精准调控方法,设计了适合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LED光谱组合和光周期方案,结合光照强度、均匀性及动态光谱的优化,有效促进植株快速生长、开花与结实,提升光合作用效率,最终实现高产高质的水稻培育,通过动态光谱调控、精确温湿度调整及多代快速筛选流程,大幅缩短水稻生长周期,同时结合精准营养供应,快速筛选出目标性状植株,提升了育种效率,通过光照、温湿度和营养调控的联动优化,并结合自动化灌溉技术,显著减少人工干预和管理误差,提高环境控制精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扩展性,可广泛应用于其他作物的人工气候室种植。

    一种用于抗倒性水稻种植的高产量栽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352589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355136.6

    申请日:2020-1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稻栽培领域,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抗倒性水稻种植的高产量栽培装置,包括栽培架,所述栽培架上设有若干层用于种植水稻的种植盘,所述栽培架上设有用于向种植盘内输送液体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水组件、以及根据水稻生长周期调节输水组件输送量的调节组件。本发明的栽培装置能根据育苗的不同生产周期提供不同量营养液、水等液体,避免了营养液或水的浪费,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液体提供均匀、育苗产量高等优点。

    一种方便压料的新型农作物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

    公开(公告)号:CN110122048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557355.3

    申请日:2019-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方便压料的新型农作物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包括拖拉机本体,所述拖拉机本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正面铰接有粉碎机本体,所述粉碎机本体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延伸至粉碎机本体正面的限位板。该方便压料的新型农作物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通过对卡板的底部安装了刮刀本体,使限深辊本体在转动的时候可通过延伸其外侧的刮刀本体对其进行清理,通过对卡座开设了活动腔,以及对活动腔安装了卡簧,在向远离限位槽的一侧拉动卡杆时,卡杆会带动抵触片移动,同时通过卡簧的收缩退出卡槽,从而方便将刮刀本体连同卡板从限位槽中取出,最终达到了刮刀方便维护和更换的目的。

    一种方便压料的新型农作物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

    公开(公告)号:CN210432425U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20964642.1

    申请日:2019-06-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方便压料的新型农作物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包括拖拉机本体,所述拖拉机本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正面铰接有粉碎机本体,所述粉碎机本体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延伸至粉碎机本体正面的限位板。该方便压料的新型农作物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通过对卡板的底部安装了刮刀本体,使限深辊本体在转动的时候可通过延伸其外侧的刮刀本体对其进行清理,通过对卡座开设了活动腔,以及对活动腔安装了卡簧,在向远离限位槽的一侧拉动卡杆时,卡杆会带动抵触片移动,同时通过卡簧的收缩退出卡槽,从而方便将刮刀本体连同卡板从限位槽中取出,最终达到了刮刀方便维护和更换的目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耐淹水稻筛选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634678U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20111608.0

    申请日:2024-0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淹水稻筛选试验装置,属于水稻试验技术领域,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培养箱远离连接块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套。通过设置连接块,利用连接块与连接套的卡接,可以将多个培养箱的连接在一起,使得在试验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求来选择培养箱的个数,同时在多个培养箱连接完成后,可通过定位杆和量尺直接地观察到耐淹水稻的生长,方便直接得到耐淹水稻的生长高度,在耐淹水稻的试验阶段,当部分耐淹水稻生长不理想时,可通过连接块和连接套的卡接直接将其培养箱剔除,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在后续的耐淹水稻试验中,直接对比观看耐淹水稻的生长效果。

    一种用于抗倒性水稻种植的高产量栽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991805U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022790528.7

    申请日:2020-1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栽培领域,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抗倒性水稻种植的高产量栽培装置,包括栽培架,所述栽培架上设有若干层用于种植水稻的种植盘,所述栽培架上设有用于向种植盘内输送液体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水组件、以及根据水稻生长周期调节输水组件输送量的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栽培装置能根据育苗的不同生产周期提供不同量营养液、水等液体,避免了营养液或水的浪费,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液体提供均匀、育苗产量高等优点。

    一种新型高效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

    公开(公告)号:CN210076044U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20964616.9

    申请日:2019-06-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包括还田机主体,所述还田机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台,所述还田机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传动箱,所述还田机主体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碾压轴,所述还田机主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合页,所述活动合页远离还田机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门盖。该新型高效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通过还田机主体的正面设置有两个活动合页,还田机主体通过两个活动合页与活动门盖活动连接,活动门盖的正面设置有活动把手,便于活动门盖通过两个活动合页在还田机主体的正面进行开合。(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水稻栽培的供水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897521U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20274447.1

    申请日:2018-0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稻栽培的供水控制装置,包括棚顶,所述棚顶顶部设有立柱,所述立柱顶部设有太阳能板,所述立柱一侧设有蓄电池,且所述蓄电池与太阳能板之间通过电源线连接,所述棚顶底部对称设有墙体,右侧所述墙体外侧设有雨水收集槽,所述雨水收集槽底部设有水管,所述水管底部设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内腔设有过滤网,所述集水池一侧设有抽水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减少电能浪费节约能源,减少水稻的种植成本,且环保实用,可以将雨水收集并储存起来用于浇灌水稻,能够节约水资源,可以自动监测水位的上限与下限,实现自动供水,降低了经济成本,不需要人为控制和外动力,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