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384782C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610069172.X
申请日:2006-10-1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C04B35/628 , A61L27/12 , A61L27/08 , A61L27/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羟基磷灰石包覆碳纳米管的方法,由以下步骤完成:1)将碳纳米管在强氧化性酸中,于100℃~140℃条件回流处理,然后洗涤至中性,烘干、研磨备用;2)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分散剂对制得的碳纳米管超声分散,并配制成浓度为0.2~1g/l的悬浮液;3)分别将Ca(NO3)2与(NH4)2HPO4配制成钙离子溶液和磷离子溶液;4)将步骤3)制得的Ca(NO3)2溶液缓慢加入步骤2)所述的悬浮液中,用氨水调节pH值为10~13,再超声分散,然后转入反应容器中;5)将步骤3)制得的(NH4)2HPO4溶液按(NH4)2HPO4与Ca(NO3)2摩尔比为3∶5的比例滴入步骤4)所述的反应容器中,并于10~80℃条件陈化处理,所得沉淀洗涤,干燥后得产品。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并实现了羟基磷灰石与碳纳米管的紧密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905037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010234676.9
申请日:2010-07-2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骨缺损的生物复合支架,是由纳米羟基磷灰石和丝素蛋白构成的,其中,纳米羟基磷灰石与丝素蛋白的质量比为90∶10~60∶40,复合支架呈多孔状,孔隙率70%~95%,孔径尺寸100~600μm,以圆形为主,孔径间相互贯通。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组织工程骨,是由转染VEGF基因的BMSCs植入修复骨缺损的生物复合支架上构建而成的。本发明以丝素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溶胶为原料,利用离子沥滤结合冷冻干燥工艺制备丝素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通过调节NaCl粒子的半径及冷冻参数控制复合支架内孔径的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所得支架气孔率及孔径分布更易控制,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897994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010234660.8
申请日:2010-07-2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骨缺损的生物复合支架是由纳米羟基磷灰石和丝素蛋白制成的,其中,纳米羟基磷灰石与丝素蛋白的质量比为90∶10~60∶40,复合支架呈多孔状,孔隙率70%~95%,孔径尺寸100~600μm,以圆形为主,孔径间相互贯通。本发明通过脱胶处理的丝素蛋白水溶液为载体,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丝素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溶胶,利用离子沥滤结合冷冻干燥工艺制备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通过调节NaCl粒子的半径及冷冻参数控制复合支架内孔径的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所得支架气孔率及孔径分布更易控制,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914815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54804.6
申请日:2010-08-1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蚕丝的一种新用途,即蚕丝在制备抗菌纤维材料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且具有自抗菌功能的抗菌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抗菌纤维材料,其平均孔径为0.5~5.0μm,孔隙率为60~90%,纤维平均直径为40~100nm;它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丝素蛋白65~98%,银粒子0~5%,导电剂1~15%,交联剂1~15%。本发明的抗菌纤维材料,经实验证明,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因此,可以将其制作成医用纱布、敷药贴、抗菌创面膜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905037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10234676.9
申请日:2010-07-2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骨缺损的生物复合支架,是由纳米羟基磷灰石和丝素蛋白构成的,其中,纳米羟基磷灰石与丝素蛋白的质量比为90∶10~60∶40,复合支架呈多孔状,孔隙率70%~95%,孔径尺寸100~600μm,以圆形为主,孔径间相互贯通。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组织工程骨,是由转染VEGF基因的BMSCs植入修复骨缺损的生物复合支架上构建而成的。本发明以丝素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溶胶为原料,利用离子沥滤结合冷冻干燥工艺制备丝素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通过调节NaCl粒子的半径及冷冻参数控制复合支架内孔径的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所得支架气孔率及孔径分布更易控制,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530633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910020536.9
申请日:2009-04-1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A61L27/42 , A61L27/54 , C04B35/622 , C04B35/447 , C04B35/52 , A61L27/12 , A61L27/08 , A61L2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性载银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及其制备方法,是以原位合成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粉体为载体,通过离子交换与离子吸附作用得到载银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粉体;以此粉体为原料,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出抗菌性载银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本发明所得人工骨抑菌效果明显,既保持了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较强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生物性能,同时又可以治疗和预防感染,避免多次手术。
-
公开(公告)号:CN101897994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10234660.8
申请日:2010-07-2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骨缺损的生物复合支架是由纳米羟基磷灰石和丝素蛋白制成的,其中,纳米羟基磷灰石与丝素蛋白的质量比为90∶10~60∶40,复合支架呈多孔状,孔隙率70%~95%,孔径尺寸100~600μm,以圆形为主,孔径间相互贯通。本发明通过脱胶处理的丝素蛋白水溶液为载体,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丝素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溶胶,利用离子沥滤结合冷冻干燥工艺制备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通过调节NaCl粒子的半径及冷冻参数控制复合支架内孔径的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所得支架气孔率及孔径分布更易控制,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958517A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610069172.X
申请日:2006-10-1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C04B35/628 , A61L27/12 , A61L27/08 , A61L27/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羟基磷灰石包覆碳纳米管的方法,由以下步骤完成:1)将碳纳米管在强氧化性酸中,于100℃~140℃条件回流处理,然后洗涤至中性,烘干、研磨备用;2)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分散剂对制得的碳纳米管超声分散,并配制成浓度为0.2~1g/l的悬浮液;3)分别将Ca(NO3)2与(NH4)2HPO4配制成钙离子溶液和磷离子溶液;4)将步骤3)制得的Ca(NO3)2溶液缓慢加入步骤2)所述的悬浮液中,用氨水调节pH值为10~13,再超声分散,然后转入反应容器中;5)将步骤3)制得的(NH4)2HPO4溶液按(NH4)2HPO4与Ca(NO3)2摩尔比为3∶5的比例滴入步骤4)所述的反应容器中,并于10~80℃条件陈化处理,所得沉淀洗涤,干燥后得产品。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并实现了羟基磷灰石与碳纳米管的紧密结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