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固废含量的纤维聚合物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16703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944529.9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固废含量的纤维聚合物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包括基体材料70~85份,优化剂2~5份,水15~25份;基体材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水泥10~20份,石英砂20~30份,粉煤灰20~30份,高炉矿渣20~30份,合成纤维0.5~2份,聚合物乳液5~10份;优化剂,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减水剂1.0~2.5份、消泡剂0.05~0.15份、增稠剂0.05~0.15份和碱激发剂1.5~4.0份。本发明提供的高固废含量的纤维聚合物修复材料具有较高的柔韧性、粘结性能和抗渗性能,且利用粉煤灰矿渣代替部分水泥,有利于实现大宗固废的资源化利用。

    海底盾构隧道受力变形及止水失效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24296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0236089.1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底盾构隧道受力变形及止水失效试验系统及方法,包括反力架,反力架内部固定有顶部敞口设置的支撑筒,支撑筒内部用于放置待试验的管片,支撑筒顶部可拆卸的连接有环状的压板,反力架与压板之间设有竖向加载件,支撑筒安装有水平加载件,支撑筒与供水机构连接,还包括密封条,用于设置在管片底面与支撑筒之间、管片顶面与压板之间,采用本发明的试验系统实现了模拟海底盾构隧道在饱海水及地应力荷载作用下管片结构变形及管片接头止水失效。

    用于隧道衬砌壁后充填的高性能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4551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89706.X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衬砌壁后充填的高性能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基体材料895‑980份;上述复合外加剂36.8‑74.9份;水300‑400份;其中,所述基体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普通硅酸盐水泥120‑180份,矿粉100‑150份,粉煤灰70‑110份,农作物秸秆灰60‑90份,建筑垃圾再生骨料280‑380份,机制砂140‑200份;所述复合外加剂,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改性纤维素醚0.5‑4份、速溶硅酸钠1‑10份、向日葵秆灰25‑80份和聚羧酸减水剂1‑3份。该材料具有抗水分散能力好、凝结时间短、力学性能优异的特性,有利于提高材料水下留存率与隧道整体力学性能及抗渗性,对于控制管片位移、提高壁后充填效果与保证施工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种高固废含量的纤维聚合物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16703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0944529.9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固废含量的纤维聚合物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包括基体材料70~85份,优化剂2~5份,水15~25份;基体材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水泥10~20份,石英砂20~30份,粉煤灰20~30份,高炉矿渣20~30份,合成纤维0.5~2份,聚合物乳液5~10份;优化剂,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减水剂1.0~2.5份、消泡剂0.05~0.15份、增稠剂0.05~0.15份和碱激发剂1.5~4.0份。本发明提供的高固废含量的纤维聚合物修复材料具有较高的柔韧性、粘结性能和抗渗性能,且利用粉煤灰矿渣代替部分水泥,有利于实现大宗固废的资源化利用。

    一种批量化测试混凝土加速侵蚀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137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12326.2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批量化测试混凝土加速侵蚀试验装置及方法,涉及耐久性试验领域,针对目前加速混凝土侵蚀试验时难以对多个试样进行准确测试的问题,在侵蚀箱内设置夹具并形成多个夹持位,可以容纳不同尺寸试件来模拟侵蚀试验,采用水浴恒温加热箱配合侵蚀箱,避免了晶体析出的问题,保证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并同时加速测试多个试件,能够对不同尺寸的试件进行侵蚀速度和分布的比较研究;采用脉冲电场代替传统稳定电场,针对试块进行双向离子侵蚀,进一步降低了试验时间,提高了试验的准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