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TBM隧道衬砌背后充填的低碳抗渗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26789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1287281.4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废基低碳抗渗背后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固废基注浆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基体材料200‑320份;专用增密剂18.5‑57份;水140‑200份。基体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普通硅酸盐水泥20‑40份,矿粉30‑60份,粉煤灰80‑180份,炉渣30‑70份,膨润土25‑60份,生物质灰20‑30份。专用增密剂,包括以下组分:硅灰、纳米SiO2、消泡剂和向日葵秆灰。本发明通过在水泥基材料中掺入超细矿物材料形成填充密实效应,并通过调控材料体系内气泡含量与孔溶液碱性进一步提升了材料密实程度,实现了对多种大宗固废的高附加值利用,制备获得了隧道衬砌背后注浆材料。该材料用于城市地铁TBM隧道衬砌背后注浆,可实现隧道衬砌背后充填的安全与绿色,同时可变“充填层”为“功能层”,大幅提高隧道结构的抗渗性能。

    一种高强度贝壳粉煅烧渣土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8529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012309.8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贝壳粉煅烧渣土水泥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水泥是由以下原料组成:50%~85%的水泥、5%~15%的贝壳粉、10%~30%的煅烧渣土、1%~3%的石膏、0.4%~0.8%的聚羧酸减水剂。本发明用高温煅烧工程渣土代替煅烧粘土,以解决工程渣土长期堆放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实现工程渣土的高附加利用,用贝壳粉代替石灰石粉,为三元水泥提供新的碳酸钙来源,解决废弃贝壳无法有效利用所带来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减少对优质粘土和石灰石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实现三元水泥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贝壳粉、煅烧渣土与水泥发生化学反应,使水泥强度能得到大幅提升,本发明用废弃的原料得到了高强度的水泥,降低材料的生产成本并且能够满足三元水泥的对高强度的需求。

    用于隧道衬砌壁后充填的高性能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4551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89706.X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衬砌壁后充填的高性能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基体材料895‑980份;上述复合外加剂36.8‑74.9份;水300‑400份;其中,所述基体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普通硅酸盐水泥120‑180份,矿粉100‑150份,粉煤灰70‑110份,农作物秸秆灰60‑90份,建筑垃圾再生骨料280‑380份,机制砂140‑200份;所述复合外加剂,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改性纤维素醚0.5‑4份、速溶硅酸钠1‑10份、向日葵秆灰25‑80份和聚羧酸减水剂1‑3份。该材料具有抗水分散能力好、凝结时间短、力学性能优异的特性,有利于提高材料水下留存率与隧道整体力学性能及抗渗性,对于控制管片位移、提高壁后充填效果与保证施工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种温敏纳米示踪粒子运移与功能评估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0099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96574.3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深地资源开发领域,提供了一种温敏纳米示踪粒子运移与功能评估试验系统及方法,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地质模型主体、纳米示踪剂注入装置和纳米粒径实时测量装置;所述地质模型主体包括基础框架,所述基础框架内设置岩石介质模型,所述岩石介质模型包括两块平行的岩石板,所述基础框架顶面一侧设有贯通至岩石介质模型的示踪剂注入孔,另一侧设有贯通至岩石介质模型的出水取样孔;所述纳米示踪剂注入装置通过示踪剂注入孔和岩石板之间的裂隙连通,所述纳米粒径实时测量装置和所述出水取样孔相连。提供一种可操作性强、自动化程度高、试验数据精准的温敏纳米示踪粒子运移模拟与功能评估试验系统及方法。

    一种用于TBM隧道衬砌背后充填的低碳抗渗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26789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287281.4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废基低碳抗渗背后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固废基注浆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基体材料200‑320份;专用增密剂18.5‑57份;水140‑200份。基体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普通硅酸盐水泥20‑40份,矿粉30‑60份,粉煤灰80‑180份,炉渣30‑70份,膨润土25‑60份,生物质灰20‑30份。专用增密剂,包括以下组分:硅灰、纳米SiO2、消泡剂和向日葵秆灰。本发明通过在水泥基材料中掺入超细矿物材料形成填充密实效应,并通过调控材料体系内气泡含量与孔溶液碱性进一步提升了材料密实程度,实现了对多种大宗固废的高附加值利用,制备获得了隧道衬砌背后注浆材料。该材料用于城市地铁TBM隧道衬砌背后注浆,可实现隧道衬砌背后充填的安全与绿色,同时可变“充填层”为“功能层”,大幅提高隧道结构的抗渗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