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频器驱动的永磁伺服电机振动噪声抑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1148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522946.8

    申请日:2024-04-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永磁伺服电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变频器驱动的永磁伺服电机振动噪声抑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永磁伺服电机的固有模态频率;根据永磁伺服电机的转速计算永磁伺服电机的系统基频;根据永磁伺服电机的极对数、系统基频以及变频器开关频率,计算永磁伺服电机的边带电磁力波频率;判断所得到的边带电磁力波频率是否与固有模态频率重合,若不重合,则同步电动机继续运行,否则调整变频器开关频率,重新计算边带电磁力波频率,直到边带电磁力波频率与固有模态频率不重合,完成永磁伺服电机振动噪声的抑制。

    永磁同步电机电磁力波和电磁振动噪声削弱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9423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584337.5

    申请日:2024-0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电磁力波和电磁振动噪声削弱控制方法,属于永磁同步电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获取电机绕组中通入的谐波电流;改变所述谐波电流的相位,使得谐波电流产生的电磁力波相位与齿谐波引起的电磁力波相位相反,其中,正相序谐波电流的相位与定子基波正弦电流相位的相位差为0°,负相序谐波电流的相位与定子基波正弦电流相位的相位差等于180°;本发明可以面向各种结构形式的永磁同步电机进行特定阶次电磁力波的削弱,从而有效抑制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振动噪声。通过对谐波电流的幅值与相位进行精确控制,能够完成关键阶次、频率径向电磁力波的消除,对于降低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振动噪声具有重要意义。

    永磁电机零阶电磁振动抑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9403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584345.X

    申请日:2024-0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永磁电机零阶电磁振动抑制方法及系统,获取永磁电机的结构类型;根据永磁电机的结构类型以及预先构建好的关系数据库,通过选定的极对数、定子槽数量以及电机转速,使得使零阶电磁力波绕过电机的零阶固有模态;其中,关系数据库至少为电机类型、极槽配合数量、电机转速、零阶电磁力波分量和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库;本发明有效抑制了永磁电机的零阶电磁振动,对于提升永磁电机能力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降低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振动和噪声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9424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562137.X

    申请日:2024-0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振动和噪声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下注入脉振高频电压信号,注入的脉振高频电压信号与基频信号相互作用,在低频段注入电压频率附近及PWM开关频率附近产生边带电流谐波;只考虑定子电流基波产生的空间阶次为p的磁密分量,与永磁体基波产生的径向气隙磁密相互作用,在注入电压频率附近产生新的气隙磁密及电磁力波的阶次和频率;考虑边带电流谐波所产生的气隙磁密与永磁体基波产生的气隙磁密相互作用,得到边带电流谐波产生的电磁力波;对比不同永磁同步电机运行条件下的参数,选择合适的注入脉振高频电压信号的频率,使其产生的电磁力波的频率远离永磁同步电机的固有模态频率。

    一种圆筒型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直线电机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7058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430365.8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王秀和 邢泽智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圆筒型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直线电机及工作方法,包括:初级及次级,所述初级为圆筒型,所述初级及所述次级之间保留有留有气隙;次级包括隔磁轴,沿所述隔磁轴的轴向均匀排列多个U型磁障,相邻U型磁障之间保留气隙,各个U型磁障中嵌入辅助永磁体,所述辅助永磁体产生交轴磁通;隔磁轴上设置有定位环,相邻定位环之间设置有U型磁障。

    一种磁极正弦且凸极不对称的转子、电机及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8122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06560.8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磁极正弦且凸极不对称的转子、电机及优化方法,涉及技术领域。其中的磁极正弦且凸极不对称的转子,包括端盘,所述端盘上均匀设置有多组组合正弦磁极,相邻的组合正弦磁极充磁方向相反,每一所述组合正弦磁极均包括不同张角的多个扇形永磁体,相邻的扇形永磁体之间间隔设定角度的气隙,多个扇形永磁体的角度设计遵循正弦波脉冲宽度调制投影规律。本发明提出的组合正弦磁极包括多个扇形永磁体,多个扇形永磁体的角度设计遵循正弦波脉冲宽度调制投影规律,组合正弦磁极的永磁体分块有助于降低永磁体涡流损耗,按正弦波调制的永磁体正弦化设计能够有效地降低气隙磁密和反电动势谐波。

    一种磁障体结构及圆筒型同步磁阻直线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830036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02836.8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王秀和 邢泽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障体结构及圆筒型同步磁阻直线电机,磁障体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磁障体铁心、辅助导磁环和支撑环,磁障体铁心包括多个,且轴对称设置;以对称轴为中心,由内到外对称设置的两个磁障体铁心为一组,每组的磁障体铁心之间套设有辅助导磁环,相邻两个辅助导磁环之间设置有支撑环;各个磁障体铁心套在辅助导磁环上,轴上设置有定位环;辅助导磁环套在轴上,各辅助导磁环和支撑环依次形成相互抵接的层叠结构;各个磁障体铁心之间设有空气磁障。本发明能够提高电机在高温潮湿等极端运行环境下的工作效率、动态性能和可靠性。本发明遵循磁阻最小路径闭合原理,通过磁障体在不同位置引起的磁阻变化产生磁阻推力。

    一种低成本轴向永磁电机及其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2572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0535717.0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低成本轴向永磁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涉及电机技术领域,该永磁电机包括:转轴,以及设置于转轴上的两个转子和位于两个转子之间的定子;转子包括端盘、永磁体和磁阻,永磁体和磁阻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尺寸,并且对称设置于端盘的表面上构成表贴式转子;两块相邻的永磁体的磁极相反且关于转轴中心对称。其结构代替了传统的磁极N‑S对称排列方式,将永磁体用磁阻代替,降低成本,磁路上相似对称,充分利用了磁阻产生的磁阻转矩,单位永磁体用量下显著提升转矩密度,磁阻和永磁体镜像相呼应使电机永磁转矩和磁阻转子最大值能够在相同的电流相位角处叠加,实现了永磁转矩和磁阻转矩的叠加利用,从而提高电机的转矩密度。

    基于轴向磁通的可旋转和直线运动的电机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7361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0238843.4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电机技术领域,提供了基于轴向磁通的可旋转和直线运动的电机及其工作方法,包括轴向磁通定子铁芯、轴向磁通绕组、轴向磁通永磁体、动转子、直线运动定子、直线运动永磁体;动转子包括一个圆筒形部件、以及两个突出圆环和一个突出圆盘,且两个突出圆环之间形成一个卡槽;突出圆盘上固定有轴向磁通永磁体;轴向磁通定子铁芯轭部的内侧伸入卡槽;轴向磁通定子铁芯齿上缠绕轴向磁通绕组,轴向磁通绕组和轴向磁通永磁体构成极槽配合;圆筒形部件的内表面等间距粘贴有若干个直线运动永磁体,直线运动定子和直线运动永磁体构成合适的极槽配合。可消除直线电机直线行波磁场和旋转磁场耦合,降低推力波动,还可使其应用于需要高速旋转运动的场合。

    一种基于混合转子的轴向磁通永磁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4884243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210438735.7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转子的轴向磁通永磁电机及应用,该基于混合转子的轴向磁通电机包括永磁转子、磁阻转子和定子;所述磁阻转子和所述永磁转子沿轴向对称设置,所述定子位于所述永磁转子和所述磁阻转子之间,所述永磁转子与所述定子之间的气隙长度大于所述磁阻转子与所述定子之间的气隙长度。能够充分利用电机的磁阻转矩和永磁转矩实现电机最大转矩运行,降低轴向磁通永磁电机的制造成本,使得磁阻侧获得更优的转矩密度。解决现有技术中轴向磁通电机在制造工艺上存在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