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8892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880722.0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山东建筑大学
IPC: B01J23/889 , B01J35/59 , B01J37/08 , B01D71/02 , B01D69/02 , B01D67/00 , C02F1/44 , C02F1/72 , C02F103/16 , C02F101/36
Abstract: 一种基于单原子铁‑锰氧化物催化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催化膜水处理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镀铬废水中铬雾抑制剂F‑53B难降解,且残留的PAM和F‑53B共存时降解率会大幅度下降的问题。方法:一、制备铸膜液;二、将铸膜液滴入中空陶瓷膜基底孔隙内并干燥;三、制备铁氰化钾水相溶液;四、制备乙酰丙酮锰油相溶液;五、将滴涂后的陶瓷膜基底浸渍于铁氰化钾水相溶液中,将乙酰丙酮锰油相溶液滴加到水相处理后的陶瓷膜基底孔隙内,最后煅烧。应用:用于对氯代多氟烷基醚磺酸盐的降解;或存在聚丙烯酰胺时,用于对氯代多氟烷基醚磺酸盐的降解。本发明用于基于单原子铁‑锰氧化物催化膜的制备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54076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200781.3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山东建筑大学
IPC: C23C14/06 , C23C14/08 , C23C14/18 , C23C14/35 , C03C17/36 , G02B1/115 , G02B1/18 , G02B5/26 , G02B5/28 , B08B17/02 , B01J23/888 , B01J23/86 , B01J27/24 , B01J37/34 , C02F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薄膜材料,由多层膜层复合而成,其基本结构为[A/B/C/D],其中,所述A膜层的材料选自WO3、ZnO或Ta2O5;所述B膜层的材料选自ⅥB族的金属元素、ⅠB族的金属元素;所述C膜层的材料选自NiCr合金、Si3N4、AlN、SiC;所述D膜层的材料选自二氧化钛、氧化锌、二氧化锆或氧化锡。所述复合薄膜材料的总厚度为300~325nm。所述多层复合可通过直流磁控溅射镀膜实现。本发明的复合薄膜材料具有光热、自清洁、光催化等多重功效,既有较低的红外投射率和较好的光致亲水性,也拥有优秀的光催化性能,可作为或用于制备具有减少红外光吸收功效的材料、具有自清洁功效的材料、具有光催化降解印染废水功效的材料、具有光催化降解微塑料功效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21542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91989.4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山东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碳酸盐活化高铁酸盐处理高藻水的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配制过碳酸盐、高铁酸盐固体复合药剂,将其加入待处理高藻水中,搅拌、静置沉淀。本发明所使用的药剂均绿色无污染,便于储存与运输,相比于双氧水,过碳酸盐与高铁酸盐配成固体复合药剂投加,操作更为方便;利用高价铁中间体的适度氧化作用,不会造成藻细胞大量破裂与胞内有机物的释放,有效避免了二次污染,且这些高价态铁中间体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比Fe(VI)高出约3‑5个数量级,可有效突破水体背景pH对单独Fe(VI)反应活性的限制,过碳酸盐溶解出的CO32‑可水解产生HCO3‑,能稳定生成的Fe(V)中间体,相比于单独高铁酸盐预氧化能更好地保持藻细胞的完整性,避免藻细胞破坏释放胞内污染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212731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784658.0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山东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磺化聚芳香(硫)醚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水轮酚溶解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入聚乙烯亚胺,搅拌制得水轮酚/聚乙烯亚胺共沉积碱性溶液,浸润聚砜超滤底膜,制得水轮酚/聚乙烯亚胺共沉积微孔中间层;将磺化聚芳香(硫)醚和四丁基氯化铵加入到乙二醇单甲醚中,搅拌溶解,过滤,制得涂覆溶液;将涂覆溶液覆盖在水轮酚/聚乙烯亚胺共沉积微孔中间层上,烘干,即得本发明复合反渗透膜。本发明中水轮酚/聚乙烯亚胺共沉积微孔中间层的引入可以为皮层提供物理支撑,底膜可以选择较大孔径的聚芳香(硫)醚超滤微孔膜,有利于降低水通过皮层后的过膜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00381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297927.6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山东建筑大学
IPC: B01D61/14 , B01D69/12 , B01D71/34 , C02F9/0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光催化超滤杯、纤维球制备方法和超滤膜的制备方法,连续光催化超滤杯包括杯体和杯盖以及设于杯体和杯盖之间的滤芯筒;所述滤芯筒筒壁材质为可折叠收纳的透明硅胶外壳,所述滤芯筒的一端与杯体连接,所述滤芯筒的另一端与杯盖连接,所述透明硅胶外壳与杯体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设有第一滤膜,所述透明硅胶外壳与杯盖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设有第二滤膜;所述滤芯筒内包裹有自发光光催化纤维球。采用了光催化净化和超滤结合的技术,可以高效处理原水。
-
公开(公告)号:CN11300381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97927.6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山东建筑大学
IPC: C02F9/08 , B01D61/14 , B01D69/12 , B01D71/34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光催化超滤杯、纤维球制备方法和超滤膜的制备方法,连续光催化超滤杯包括杯体和杯盖以及设于杯体和杯盖之间的滤芯筒;所述滤芯筒筒壁材质为可折叠收纳的透明硅胶外壳,所述滤芯筒的一端与杯体连接,所述滤芯筒的另一端与杯盖连接,所述透明硅胶外壳与杯体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设有第一滤膜,所述透明硅胶外壳与杯盖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设有第二滤膜;所述滤芯筒内包裹有自发光光催化纤维球。采用了光催化净化和超滤结合的技术,可以高效处理原水。
-
公开(公告)号:CN11289767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19866.4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山东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基于雾化高级氧化处理废水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雾化单元和臭氧处理单元,雾化单元将废水雾化成小液滴;所述臭氧处理单元包括蜂窝状臭氧投加口(6),所述蜂窝状臭氧投加口(6)一端连接臭氧发生器(8),雾化后的小液滴全部进入蜂窝状臭氧投加口(6)中反应;所述臭氧处理单元还包括冷凝管(7),所述冷凝管(7)沿着蜂窝状臭氧投加口(6)均匀分布;所述蜂窝状臭氧投加口(6)下方有废水出水口(9)。解决现有技术中臭氧与过氧化氢联用过程中需要持续投加过氧化氢,运输安全,成本较高;且过氧化氢与臭氧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难以控制用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97988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26087.9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山东建筑大学
IPC: C02F9/14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厌氧-SBR-SACR组合式高氨氮污水深度脱氮系统及工艺,高氨氮污水首先进入厌氧反应器,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出水后,顺序进入SBR进水池和SBR反应器,通过SBR进行前置反硝化和硝化去除可生化有机物、氨氮和部分总氮,出水后进入中间水池,同时,通过水质检测设备和PLC控制器控制,引入部分原水进入中间水池以调节污水的碳氮比,然后,出水进入SACR反应器,利用反硝化细菌的特性,并通过PH/DO/ORP检测仪和PLC控制器对SACR反应器的调控,使污水精确的进行前置反硝化-硝化-内源反硝化,从而深度脱氮,同时,不需要外加碳源,工艺成本低,而且,对于已建成采用SBR工艺的污水处理设施,仅需要增加中间水池和SACR反应器便可以实施本技术方案的工艺,升级改造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642474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1025152.6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山东建筑大学
IPC: C02F9/14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厌氧-AO-SACR组合式高氨氮污水深度脱氮系统及工艺,高氨氮污水首先进入厌氧反应器,去除污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出水后进入AO反应器,在缺氧区进行前置反硝化脱氮,在好氧区进行剩余有机物的去除和氨氮的硝化,出水后进入中间水池,同时,通过水质检测设备和PLC控制器控制,引入部分原水进入中间水池以调节污水的碳氮比,然后,出水进入SACR反应器,利用反硝化细菌的特性,并通过PH/DO/ORP检测仪和PLC控制器对SACR反应器的调控,使污水精确的进行前置反硝化-硝化-内源反硝化,从而深度脱氮,同时,不需要外加碳源,工艺成本低,而且,对于已建成采用AO工艺的污水处理设施,仅需增加中间水池和SACR反应器便可以实施本技术方案的工艺,升级改造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954781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23960.9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山东建筑大学
IPC: C02F3/12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活废水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有反应池,所述反应池内的底部固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固接且连通有环形阵列的喷头,所述反应池内固接有水泵,所述反应池内固接有第一导料管,所述第一导料管用于将所述出料管和所述水泵连通。本发明采用于曝气池中部,对处于旋涡中间的活性污泥和污水向上引导,使活性污泥和污水先脱离旋涡吸力较大的部分,从而由曝气池内的上部自由掉落至曝气池底部,以实现对旋涡处活性污泥和污水的传递,活性污泥于曝气池上部向下掉落的过程中与污水接触,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分解,以此实现对活性污泥和污水的重复处理,提高对污水的处理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