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7411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0734754.4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C09K11/06 , C07C41/30 , C07C43/205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芘基荧光探针分子的对硝基苯胺检测方法,以芘基为母体,通过对其不同位置进行官能化修饰来调节化合物发光性能,合成产率较高,成本低,对目标分子对硝基苯胺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同时较其他的检测手段如气相色谱‑质谱、离子迁移谱、拉曼光谱等相比具有便携性高、成本低、检测方法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965393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73388.1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芘基衍生物用于硝基芳烃类污染物的检测方法,所述以芘为母体的四取代烷基类化合物中烷基链为丁基、戊基、己基中的一种,该系列化合物基于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福斯特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对不同浓度的邻硝基苯胺溶液有着不同程度的荧光淬灭响应且具有较高荧光淬灭效率,进而可以达到检测硝基芳烃类污染物(邻硝基苯胺)的目的;该系列化合物在发光材料、化学传感、荧光探针及OLED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同时合成方法中各原料制备比较简单,并且性能非常稳定,不需要特殊的保存条件;相关试剂和溶剂都是常用的商品化试剂,成本较低;整体合成路线简单,产率高,污染较少;该合成方法包括合成、萃取和提纯三个步骤。该类化合物通过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使用Cs2CO3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较传统的合成方法更加高效,该类化合物高效的发光性能和检测含硝基芳烃类污染物性能,在荧光探针检测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77314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53815.7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对硝基苯胺的芘基化合物,芘基化合物的结构为2,7‑二(叔丁基)‑4,5,9,10‑四(9’,9’二甲基芴基)芘,合成方法简单、产率较高。对硝基苯胺对于该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荧光猝灭效应,能够有选择性的检测对硝基苯胺,对于对硝基苯胺的检测灵敏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84841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10727631.9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C07C211/48 , C07C209/68 , C07C221/00 , C07C223/06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光电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类沿短轴修饰的芘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芘基衍生物制备策略,是在芘的1‑,3‑位沿短轴方向引入不同电子性质、刚性结构的取代基团,通过形成分子内电荷转移态实现对分子材料光电性能的可控调节。进而达到改善光电器件性能的目的:通过在短轴方向上引入不同基团实现芘的不对称官能化,构筑推拉型分子诱发分子内电荷转移,提高材料分子的电荷传输能力,制备高效的发光材料。极大地拓宽了芘基光电材料的发展空间和设计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96166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64082.3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G01N21/64 , C09K11/06 , C07C253/30 , C07C255/35 , C07C255/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荧光探针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机械变色芘基衍生物在指纹提取中的应用。所述机械变色芘基衍生物作为荧光探针,高清摄像头的手机可以对光滑或粗糙表面染色的指纹在紫外灯激发下显示出高分辨率图像。本发明所设计的化合物合成路线简洁,所用原料成本合理,合成工艺简便,且反应产率较高。产物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无需特殊保存条件,整体合成效率高,具备较强的实际应用推广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37650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637536.3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氨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硅树脂改性聚氨酯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有机硅树脂改性聚氨酯灌封胶,由A组分和B组分按质量比(1.6~4.1):1混合制得,其中A组分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合物多元醇33~60份、导热填料40~60份、有机聚硅氧烷2~15份、有机硅树脂1~3份、稀释剂5~15份、催化剂0.05~0.1份;B组分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异氰酸酯25~40份、无机填料10~20份。本发明的有机硅树脂改性聚氨酯灌封胶具有高阻燃、高导热的优异性能,同时也具有常温固化、耐低温性能优良等优点,且其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597554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310273647.0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朗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朗净汇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胶带及其制备方法。抗菌胶带包括背材、粘接剂层和隔离剂层,粘接剂层中的粘接剂为抗菌粘接剂,抗菌粘接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20‑30份、低聚乳酸20‑30份、聚乳酸聚氨酯弹性体50‑60份、氧化锌0.5‑1份、主抗氧剂0.1‑0.3份、副抗氧剂0.1‑0.3份、软化剂10‑15份。本发明的有效组成成分均由可生物降解材料构成,不但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在充分利用企业聚乳酸废弃料的同时,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发展,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97554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273647.0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朗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朗净汇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胶带及其制备方法。抗菌胶带包括背材、粘接剂层和隔离剂层,粘接剂层中的粘接剂为抗菌粘接剂,抗菌粘接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20‑30份、低聚乳酸20‑30份、聚乳酸聚氨酯弹性体50‑60份、氧化锌0.5‑1份、主抗氧剂0.1‑0.3份、副抗氧剂0.1‑0.3份、软化剂10‑15份。本发明的有效组成成分均由可生物降解材料构成,不但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在充分利用企业聚乳酸废弃料的同时,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发展,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42566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310455362.9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C07D209/86 , C07D265/38 , C07C211/54 , C07C209/68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3‑不对称取代芘基聚集诱导发光体及其合成方法,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所述1,3‑不对称取代芘基发光体以7‑叔丁基‑1‑四苯乙烯‑3‑溴芘和4‑硼酸三苯胺频哪醇酯、吩噁嗪、咔唑为原料,在碱性环境、有机溶剂中加热,通过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制备一类1,3‑不对称取代芘基聚集诱导衍生物,为合成具有机械致变色的芘基聚集诱导发光体提供了新思路。该系列化合物合成路线简单,原料价格低廉,合成简单,反应产率较高,产物热稳定性好,无需特殊的保存条件,整体合成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53598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333742.5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朗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朗净汇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9J7/25 , C09J7/30 , C09J169/00 , C09J11/06 , C09J1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三元低共熔溶剂的可降解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基于三元低共熔溶剂的可降解胶带包括背材、粘接剂层和隔离剂层,粘接剂层、背材和隔离剂层从上到下依次相连,粘接剂层中的粘接剂是由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0‑20份、壳聚糖10‑15份、低聚乳酸15‑30份、聚碳酸酯弹性体40‑50份、抗氧剂0.2‑0.6份和软化剂5‑10份制成。本发明通过将低聚乳酸、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和壳聚糖制备成三元低共熔溶剂,不但起到联合抗菌的作用,而且提高抗菌的耐久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