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92476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811484969.5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生秧果的分离装置,包括机箱、去果装置、输料筛板、盛果盒、筛土装置,所述机箱的顶板上设有进料口,所述顶板的下方设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中部设有转孔,所述去果装置包括去果电机、转圈、转块、钢条,所述去果电机通过转轴与转块连接,转块与转圈之间通过钢条连接,所述去果电机设于机箱的上端,所述转圈设于转孔内,所述筛土装置包括筛土电机、筛土板,所述筛土板设于去果装置的下方,筛土板的下端通过转轴与机箱内壁连接,筛土板的上端与筛土电机连接,所述筛土电机设于机箱的外侧,机箱的侧壁设有出果口,机箱的外侧设有输料筛板,输料筛板的上端与出果口的下端连接,输料筛板的下端与盛果盒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9521135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10047777.6
申请日:2019-01-18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相萃取结合UPLC‑MS/MS快速测定板栗中14种毒素的方法。该方法将乙腈/水/甲酸溶液与板栗样品混合,离心后上清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镁、氯化钠、C18粉和柠檬酸钠混匀后进行二次离心,上清液过滤后采用UPLC‑MS/MS对T‑2毒素、青霉酸、伏马毒素B1、B2、B3、黄曲霉毒素B1、B2、G1、G2、赭曲霉毒素A、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这14种毒素进行检测。该方法回收率高、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在36个采集的板栗样品中有17个样品中检测出7种毒素,为保障我国人民食品安全及对外出口贸易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14184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389977.6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测定花生中9种霉菌毒素和20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本发明采用乙腈和水的混合提取液提取后,再以改良的QuEChERS法(无水硫酸镁、氯化钠、C18粉和PSA粉)处理,再经过净化柱净化去除脂肪等基质后,采用Symmetry300 C18色谱柱,以0.3%甲酸水/甲醇为流动相,进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该方法简便、快速、净化效果好,霉菌毒素、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在70.36-105.75%之间,可以满足对花生中9种霉菌毒素以及20种农药的限量检测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19800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269945.8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A23B9/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效防止黄曲霉毒素感染的花生贮藏方法。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颗粒吸附剂,所述颗粒吸附剂由天然纤维材料、膨润土混合物料经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后加工得到。所述贮藏方法为将去壳后的花生仁进行干燥,加入所述颗粒吸附剂,振荡混合后,置于通风、干燥、避光的库房中贮藏即可。本发明吸附剂应用于花生贮藏中,不仅可有效防止花生受潮、霉变,而且防止黄曲霉毒素感染效果显著;本发明花生贮藏方法完全采用生物、物理方法,不会对花生仁的营养成分及内部结构造成影响,属于纯绿色保藏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132260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343239.2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7/327 , G01N2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08 , G01N27/32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材料检测莱克多巴胺的电化学传感器,本发明利用石墨烯材料容易分散、比表面积大,对电活性物质及生物分子的高负载量,提供更均匀、更大的电活性位点分布等优点,与纳米金粒子的生物相容性好和加速电子传输速率等优点相结合,制备复合纳米材料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有效提高所制备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灵敏度。同时利用壳聚糖实现莱克多巴胺抗体在电极上的有效固定。制备过程中,对免疫反应的条件等参数进行优化,该传感器在0.3‑1.0×103ng/mL浓度范围检测莱克多巴胺的线性关系良好,可用于实际样品中目标成分莱克多巴胺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911822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210442148.1
申请日:2012-11-07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物去污剂,无毒素,无污染,去污性能佳。该去污剂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配制而成: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含量为0.1~1.0%,烷基多糖苷的含量为3~10%,烃类溶剂6~20%,氯类溶剂5~15%,醇类溶剂的含量为3~15%,酮类溶剂的含量为3~10%,甲基丙烯酸甲酯2~10%,丙二醇单甲醚的含量为2~10%,质量浓度为50%的双氧水的含量为5~20%,香精的含量为0.1~1.0%,甲基丙烯酸与丙烯酸的共聚物2~10%,余量为水。本发明无毒素,无污染,去污性能佳,且能改善织物的手感与抗静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703291B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210203658.3
申请日:2012-06-20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酒,由白酒和浸泡药物组成,其中,白酒和浸泡药物的质量比为1000∶(100~200);浸泡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的:何首乌20~30份,藏红花20~30份,黄芪20~30份,甘草20~30份,白茅根10~20份,羌活10~20份,玄参10~20份,木槿皮5~15份,甘松5~15份,生地黄5~15份。本发明的具有保健功能的酒,所选用的药材均为精心挑选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较高的中药,其具有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增强抵抗力等保健功效,无副作用,适用人群广。
-
公开(公告)号:CN109331788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811269031.1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吸附剂由发酵处理后的花生壳在120~150℃碳化30~60min,将温度升高至300~350℃碳化60~90min,继续升高温度至500~550℃碳化15~45min,制备得到。本发明吸附剂的制备过程中无需高温(>600℃)活化,也无需添加其它活化试剂,只需将发酵处理后植物资源在中低高温区进行碳化后,不仅能够快速去除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而且还能有效去除花生油中Cu、Cd、Pb等重金属。
-
公开(公告)号:CN109792895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910214954.5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生防控黄曲霉毒素的贮藏装置,属于花生贮藏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贮藏箱、翻转装置、驱动装置和通风装置,翻转装置设于贮藏箱内,翻转装置包括翻转筒和设于翻转筒两端的转动轴,翻转筒均匀分布有多个透气孔,翻转筒的轴线和转动轴的轴线重合,转动轴通过夹具与翻转筒连接,转动轴远离翻转筒的一端与贮藏箱的侧壁连接,转动轴与驱动装置连接,通风装置包括进风管道、出风管道和风机,进风管道设于翻转筒的下方,出风管道设于翻转筒的上方,风机设于进风管道上。本发明能够增强花生堆的透气性,改善花生堆内花生之间的通风效果,进而能有效改变花生之间的温度和湿度,对黄曲霉毒素的产生进行有效的防控。
-
公开(公告)号:CN110794013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119742.5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7/30 , G01N27/38 , G01N27/327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的电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是基于黄曲霉毒素可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位点发生非共价键结合可以抑制该酶的活性的原理,在丝网印刷电极表面修饰上普鲁士蓝-石墨烯复合物和纳米金-壳聚糖的复合物,然后在修饰好的电极上滴加乙酰胆碱酯酶,从而得到可以检测黄曲霉毒素的电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检测灵敏度高,且相对于传统检测方法而言,其反应时间短,样品和试剂消耗量少,稳定性高,便于携带可用于实际样品的现场检测,符合我国黄曲霉毒素快速检测技术发展和国际化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