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13617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40654.8
申请日:2016-05-19
Applicant: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用全螺纹钢筋的连接方法,具体包括:将一个长度为L的圆柱形套筒作为连接件,且该套筒(4)为中空;在该套筒(4)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分别在第一全螺纹钢筋的一端的L/2处和第二全螺纹钢筋的一端的L/2处做一个标记;将该套筒(4)从标有标记的该第一全螺纹钢筋的一端旋入,直至该套筒(4)完全旋入该第一全螺纹钢筋;将标有标记的该第二全螺纹钢筋的一端完全与带有该套筒(4)的该第一全螺纹钢筋的一端对正;反向旋转该套筒(4),直至旋入该第二全螺纹钢筋的L/2处;在该套筒(4)的两端分别配合锁紧螺母(5),再次紧固该第一全螺纹钢筋和该第二全螺纹钢筋。
-
公开(公告)号:CN105839855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40655.2
申请日:2016-05-19
Applicant: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用热轧高精度全螺纹钢筋,该全螺纹钢筋包括:杆体(1)和横肋(2);在沿所述杆体(1)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有所述横肋(2),所述横肋(2)分为上、下等高的螺旋横肋,即上横肋(4)和下横肋(5);且二者构成处于同一螺旋线上的螺纹;在所述上横肋(4)与所述下横肋(5)之间分布有自由膨胀面(3);且该自由膨胀面(3)为平直的矩形面。
-
公开(公告)号:CN106872259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88674.5
申请日:2017-02-2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计算配置高强钢筋的受弯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的方法,根据该方法计算得到的配置高强钢筋的受弯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X是根据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求得的配置高强钢筋的受弯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ωmax的0.82倍,即X=0.82ωmax,其中,ωmax按下式(1)计算;还提供了当配筋截面积由裂缝宽度决定时高强钢筋截面积的计算方法。本发明能够准确计算出配置高强钢筋的受弯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有利于高强钢筋的大规模推广应用,能够合理确定所需高强钢筋截面积,避免配置过大的高强钢筋截面积,使高强钢筋优越的经济性优势得到发挥甚至得到充分的发挥,降低材料成本,节约资源,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854916A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710111175.3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4C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C5/1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套丝钢筋套筒,包括:第一套筒,具有第一开口端和用于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钢筋的第二开口端;第二套筒,具有第三开口端和用于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钢筋的第四开口端;以及连接杆,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口端和所述第三开口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钢筋机械连接套筒,需要在钢筋端部形成外螺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钢筋的刚度和承载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872259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710088674.5
申请日:2017-02-2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计算配置高强钢筋的受弯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的方法,根据该方法计算得到的配置高强钢筋的受弯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X是根据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求得的配置高强钢筋的受弯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ωmax的0.82倍,即X=0.82ωmax,其中,ωmax按下式(1)计算;还提供了当配筋截面积由裂缝宽度决定时高强钢筋截面积的计算方法。本发明能够准确计算出配置高强钢筋的受弯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有利于高强钢筋的大规模推广应用,能够合理确定所需高强钢筋截面积,避免配置过大的高强钢筋截面积,使高强钢筋优越的经济性优势得到发挥甚至得到充分的发挥,降低材料成本,节约资源,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65789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49895.3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莱芜钢铁集团银山型钢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 内蒙古科技大学
IPC: B22D2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脉冲电流调控硫化物形态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脉冲电流的低频效果,在含硫钢液内产生均匀分布的电流场,提高硫化物自发形核的概率,促进硫化物在凝固过程的析出,使得硫化物以块状、球状、纺锤状形态析出长大,抑制了长条状、链状硫化物的形成,避免其在含硫钢服役过程中产生应力集中及裂纹,实现了脉冲电流在凝固过程对硫化物形态的控制,且操作方法简单,易于实施,避免了许多通过合金化手段调控硫化物,额外引入外来夹杂物的风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便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35188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704234.4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莱芜钢铁集团银山型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延迟开裂高强钢板,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014~0.017%,Si:0.10~0.20%,Mn:0.80~1.05%,Nb:0.010~0.018%,Cr:0.20~0.30%,B:0.0008~0.0016%,余量的Fe。本申请还提供了抗延迟开裂高强钢板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按照成分配比将原料混合后熔炼、浇铸,得到初始板坯;将所述初始板坯加热,再依次进行粗轧、精轧;将精轧得到的板坯快速冷却,最后进行热处理。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抗延迟开裂高强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大幅降低钢板冷却后发生延迟开裂的风险,使得钢板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低成本、高可焊性等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7847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69473.X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钢铁流程数字化研发平台的构建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在三维建模软件中输入钢铁流程中各设备的尺寸并建立几何模型,对每个几何模型均进行网格划分;通过几何模型结合仿真软件建立高炉无料钟炉顶布料模型、高炉本体模型、转炉本体模型、连铸机本体模型和轧机本体模型;分别模拟钢铁生产过程中的炼铁、炼钢、轧钢工艺流程,通过模型仿真模拟结果数据的传输作为其他模型的输入进行多个模型的耦合,通过对模型进行软件集成形成钢铁全流程数字化研发平台。基于该方法,还提出了一种钢铁流程数字化研发平台的构建系统。本发明构建的钢铁流程数字化研发平台计算精度高,适用性强,为指导现场开展工艺设备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72137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409901.1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莱芜钢铁集团银山型钢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08 , C22C38/06 , C22C38/16 , C22C33/06 , C21C7/064 , C21C7/10 , C21D8/02 , C21D1/34 , C21C7/06 , C21C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疲劳耐腐蚀500MPa级海洋风电用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其质量百分比化学成分为:C:0.10%~0.12%,Si:0.20%~0.30%,Mn:1.20%~1.40%,P≤0.010%,S≤0.005%,Nb:0.030%~0.040%,Ti:0.018%~0.030%,Ni:0.28%~0.38%,Cu:0.35%~0.55%,Al:0.020%~0.050%,并控制Pcm≤0.2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本发明的500MPa级海洋风电用钢板采用TMCP+回火工艺生产,厚度30mm~60mm,屈服强度≥500MPa,抗拉强度600~760MPa,断后伸长率≥17%,‑30℃心部冲击功≥120J,耐腐蚀性能较常规355MPa级海洋风电钢板提升50%以上。所述钢板经热输入≥35kJ/cm埋弧焊焊接后,焊接接头抗拉强度≥600MPa,‑30℃冲击功≥80J;焊接接头在应力比为0.5条件下,107周次轴向加载疲劳极限≥450MPa,兼备高强韧、抗疲劳、耐腐蚀、易焊接等特性,可满足海洋风电设施的安全服役及高强轻量化发展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62611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05425.6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38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06 , C22C38/32 , C22C38/60 , C22C33/06 , C21C7/00 , C21C7/10 , C21D8/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轴用高强非调质钢及其生产方法,所述汽车前轴用高强非调质钢的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C:0.23~0.28%,Si:0.6~0.8%,Mn:1.8~2.1%,Cr:0.80~1.20%,Nb:0.02~0.03%,Ti:0.02~0.03%,Al:0.010~0.030%,B:0.004~0.006%,P:≤0.025%,S:0.045~0.065%,镧系稀土:0.0003~0.0005%,N:0.009~0.013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汽车前轴用高强非调质钢种成分的合金成本低,具有成本优势,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