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铁流程数字化研发平台的构建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7847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69473.X

    申请日:2024-0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钢铁流程数字化研发平台的构建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在三维建模软件中输入钢铁流程中各设备的尺寸并建立几何模型,对每个几何模型均进行网格划分;通过几何模型结合仿真软件建立高炉无料钟炉顶布料模型、高炉本体模型、转炉本体模型、连铸机本体模型和轧机本体模型;分别模拟钢铁生产过程中的炼铁、炼钢、轧钢工艺流程,通过模型仿真模拟结果数据的传输作为其他模型的输入进行多个模型的耦合,通过对模型进行软件集成形成钢铁全流程数字化研发平台。基于该方法,还提出了一种钢铁流程数字化研发平台的构建系统。本发明构建的钢铁流程数字化研发平台计算精度高,适用性强,为指导现场开展工艺设备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种转炉滑动出钢口及全程出钢挡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9194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686939.2

    申请日:2022-06-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炉滑动出钢口及全程出钢挡渣方法,本发明通过将透气陶瓷棒横截面中心设置在出钢口砖本体横截面中心线和出钢口砖本体横截面外圈之间,并且限定透气陶瓷棒横截面的外圈与出钢口砖本体横截面外圈的距离为20~25mm,吹入氩气后,氩气泡在出钢口周围正前方形成环形的气幕屏障,一方面阻挡了随钢流即将进入出钢口的钢渣,另一方面有效降低出钢口上方吸入漩涡的高度,攻克了出钢过程中从出钢口流出的钢流中混入钢渣的关键技术难题,消除了现有转炉滑动出钢口滑板挡渣不能阻挡中期渣的缺陷,本发明通过吹气挡渣和滑板挡渣,实现了转炉出钢全过程控渣出钢,进一步减少了转炉下渣量,减轻了钢渣对流钢通道内壁的侵蚀、冲刷,提高了使用寿命。

    一种基于生产条件动态调整的转炉工序合金添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0662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45631.5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生产条件动态调整的转炉工序合金添加方法,属于钢铁冶金行业转炉生产技术领域。所述合金添加方法,包括采集合金检测数据,建立以合金成分为基础的合金数据库;采集转炉生产数据,建立预测模型数据库;对采集的转炉生产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建立神经网络各元素收得率预测模型;各元素收得率预测模型分别进行训练;按照合金检测成分,结合各元素预测模型的预测合金收得率,计算合金加入量等一系列过程。本发明通过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解决生产现场根据操作经验进行转炉合金加入的问题,提高合金使用效率,一定程度上降低合金消耗。同时,采用全自动预测模型,有利于固化生产工艺,为将来实现智能化提供基础。

    一种浸入式水口夹持器及异型坯连铸悬挂浸入式水口对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2266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457088.0

    申请日:2022-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炼连铸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浸入式水口夹持器及异型坯连铸悬挂浸入式水口对中方法。一种浸入式水口夹持器,包括两块夹持板,两块夹持板一侧铰接,另一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夹持板开合的手柄,两块夹持板扣合形成倒立圆台筒状的夹持部,悬挂浸入式水口时,用上述浸入式水口夹持器夹持浸入式水口调整位置,使夹持板外壁与工字型结晶器的横竖交点区域的两个圆角及侧边铜板内侧抵接,实现水口快速精准对中,操作简便,适用于多数工字型坯连铸机悬挂式浸入式水口对中操作,可实现快速精准对中定位,对提高异形坯连铸机生产过程结晶器内流场稳定有重大意义。

    具有钢水净化功能的连铸中间包湍流控制器及吹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9410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686934.X

    申请日:2022-06-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钢水净化功能的连铸中间包湍流控制器及吹氩方法,包括湍流控制器本体,湍流控制器本体的内腔上部沿纵向中心线同心设置圆环形的套芯,湍流控制器本体的内腔底部沿纵向中心线,由内向外同心依次设置冲击板、透气环本体。在冶炼时,吹入氩气产生氩气泡,上行的氩气泡抑制了大包注流下行的速度,减弱了钢液形成湍流的程度,改善了中间包内钢液的流动状态,促进了夹杂物上浮,有效减少了卷渣、夹杂物进入浇注区,更有效的促进了钢液成分和温度的均匀,同时湍流控制器各部位采用不同材质、不同成型工艺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湍流控制器各部位使用寿命同步,解决了制约连铸中间包使用寿命的瓶颈难题,提高了连铸中间包的连浇时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