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61158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67371.X
申请日:2012-05-28
Applicant: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煤岩复合顶板差异尺度锚杆联合支护方法,采用地质雷达对预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发射电磁脉冲进行超前探测,根据地质雷达接收的反射信号对预开掘巷道50~100m复合顶板范围内完整岩体区、破裂岩体区和破碎岩体区的交界面进行确定,并通过计算机手段形成三维复合顶板结构地质模型,通过模型切剖断面的分区几何参数计算差异尺度锚杆的长度并选用合适的锚杆,对复合顶板进行支护,并辅助金属网和钢带形成联合支护结构。通过建立的复合顶板三维地质模型,能够非常直观、准确地表达顶板复杂地质数据,可视化界面形式有利于现场人员操作和进行锚杆长度确定。可有效控制顶板变形,减少锚杆数量,节约大量支护材料和维修费用,提高单产、单进,确保安全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661158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210167371.X
申请日:2012-05-28
Applicant: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煤岩复合顶板差异尺度锚杆联合支护方法,采用地质雷达对预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发射电磁脉冲进行超前探测,根据地质雷达接收的反射信号对预开掘巷道50~100m复合顶板范围内完整岩体区、破裂岩体区和破碎岩体区的交界面进行确定,并通过计算机手段形成三维复合顶板结构地质模型,通过模型切剖断面的分区几何参数计算差异尺度锚杆的长度并选用合适的锚杆,对复合顶板进行支护,并辅助金属网和钢带形成联合支护结构。通过建立的复合顶板三维地质模型,能够非常直观、准确地表达顶板复杂地质数据,可视化界面形式有利于现场人员操作和进行锚杆长度确定。可有效控制顶板变形,减少锚杆数量,节约大量支护材料和维修费用,提高单产、单进,确保安全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202023572U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1120105851.4
申请日:2011-04-12
Applicant: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D21/00
Abstract: 一种矿用锚杆,适用于煤炭井下巷道的支护。它包括杆体和设在锚杆尾部上的托盘,杆体的头部上设有棱锥形锚杆加长段,杆体的尾部设有加长螺纹段,并在加长螺纹段上设有异型螺母,本实用新型的矿用锚杆头部设有棱锥形的锚杆加长段,方便锚杆的安装,使用异型螺母并加长螺纹段,有效提高托盘和巷道壁紧密性,加大螺母扭矩,减小围岩形变,维持围岩稳定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85830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211434253.0
申请日:2022-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围岩多数据融合的可视化方法,应用于深部围岩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测量围岩的位移变形特征,生成围岩位移场;测量区域地应力分布,并进行应力场反演,模拟区域地应力场;测量得到围岩扰动区及所述围岩扰动区的演化特征,确定围岩损伤区;将围岩位移场、区域地应力场以及围岩损伤区进行数据融合,实现深部围岩可视化。本发明基于位移场、应力场、损伤区进行3D建模工作,实现多数据融合,使得深部隧道工程实现可视化,得到较为直观的隧道模型稳定性分析,对于支护与防护工程安装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842242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610144666.3
申请日:2016-03-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21/84
Abstract: 一种隧道围岩裂纹扩展及围岩突水过程的三维可视化模拟方法,属于岩土工程模拟试验方法。方法步骤如下:(1)将透明相似材料隧道模型浸泡于与其具有相同折射率的透明液体中,同时采用均匀的LED光源照射模型;(2)在隧道开挖和围岩破裂过程中,每当裂纹产生时该处将出现不透明现象,在模型的一侧或两侧设置三维数字图像采集系统拍摄模型内部裂纹的三维图像;(3)先前出现的裂纹因透明液体的填充而裂纹消失,从而避免影响后续裂纹的观测,实现裂纹扩展演化全过程的实时采集;(4)对采集的图像序列进行处理与分析后即可获得裂纹三维扩展的真实演化过程。优点:能真实再现隧道围岩裂纹的三维扩展过程。该模拟方法操作简单、过程直观、结果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5842242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144666.3
申请日:2016-03-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21/8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84
Abstract: 一种隧道围岩裂纹扩展及围岩突水过程的三维可视化模拟方法,属于岩土工程模拟试验方法。方法步骤如下:(1)将透明相似材料隧道模型浸泡于与其具有相同折射率的透明液体中,同时采用均匀的LED光源照射模型;(2)在隧道开挖和围岩破裂过程中,每当裂纹产生时该处将出现不透明现象,在模型的一侧或两侧设置三维数字图像采集系统拍摄模型内部裂纹的三维图像;(3)先前出现的裂纹因透明液体的填充而裂纹消失,从而避免影响后续裂纹的观测,实现裂纹扩展演化全过程的实时采集;(4)对采集的图像序列进行处理与分析后即可获得裂纹三维扩展的真实演化过程。优点:能真实再现隧道围岩裂纹的三维扩展过程。该模拟方法操作简单、过程直观、结果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4974533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466941.9
申请日:2015-07-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脆性类岩石材料试件制备方法,属于类岩石材料试件制备方法。原材料包括松香、钠基膨润土、碳纳米管、明胶,四者的质量比为65∶26∶7∶2;制备步骤为:(1)材料称量;(2)材料拌合;(3)浇筑成型及养护。制备工艺中量化控制材料加入顺序、混合料加温温度、浇制温度、养护温度、搅拌速度、浇制速度六大因素,并要求模具内壁做耐高温处理,纳米管的抗拉韧性、明胶的柔性、对模具的耐高温处理以及养护温度的控制可有效消除试件在成型过程中由于内部温度梯度过大而产生的微裂纹发生,提高试件的成型率和各向均质性,颗粒间形成网络凝胶,改善了松香的过脆性特征。制备的试件具有脆性好、均质,各向均性、强度高、弹模高、易于成型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949868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262389.1
申请日:2015-05-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爆破损伤岩样制备及宏细观结合的损伤程度测定方法,属于损伤岩样的损伤程度测定方法。方法是:a,制作厚度为105mm的正方形岩块,在几何形心处安放炸药和雷管,在关键点处黏贴电阻应变片和加速度传感器,并与超动态数据采集仪连接;b,在爆破块度较大的岩块上,以关键点为圆心沿厚度方向钻取、打磨标准岩样,并收集不规则小岩块;c,对不规则岩块进行压汞试验,对爆破损伤标准岩样进行CT、核磁共振、纵波速度、渗透系数、弹性模量和单轴抗压强度测试;e,对同性质的完整岩样进行相同的宏细观试验;f以动态应变和加速度波形为依据,综合宏细观试验的数据,定量判定爆破冲击对于岩石材料的损伤程度。优点:方法操作简单,试验数据全面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877473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48292.5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工程最优支护阻力确定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钻孔:在地下工程掘进工作面上打N个孔;S2、在每个所述钻孔内部分别插入监测装置;S3、通过监测装置分别对每个钻孔施加不同级别的初始压力;S4、通过所述监测装置连续观测定位钻孔周边围岩裂隙发育范围,直至裂隙范围不再增加,最终确定钻孔周边破裂发育范围和对应的监测装置气囊内部最终压力值;S5、确定最优支护阻力条件下钻孔周边破裂发育范围Ld,选择小于Ld深度下测试获得的监测装置气囊内部最终压力值中的最小值,即为地下工程最优支护阻力。本发明中可适用于不同的地质环境和作业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766470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003422.8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岩体真三轴动力加卸载复合多功能设备及方法,该设备包括放置有立方体岩石试样的压力室,真三轴静力加载装置,爆炸荷载加载装置,电磁液压加载装置,以及气液复合自动补偿加载装置;该方法包括S1、通过真三轴静力加载装置对立方体岩石试样施加静力荷载;S2、对真三轴静力加载装置施加的静力荷载进行卸载;S3、通过爆炸荷载加载装置对立方体岩石试样施加爆破荷载;或者通过电磁液压加载装置对立方体岩石试样施加电磁荷载和液压荷载;或者通过气液复合自动补偿加载装置对立方体岩石试样同时施加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本发明能够准确地分析深部岩体的力学性质和动力响应,满足了对深部岩体在不同加卸载条件下的全面研究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