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晶梯度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18124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993524.5

    申请日:2021-08-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晶梯度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通过控制WO3‑C‑Co复合粉体和WC‑Co混合料中各组分的含量,再经过球磨、干燥、压制形成压坯,最后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可烧结得到硬质合金产品。本发明利用碳化过程中的原位反应,生成含Co的η相,在进一步的碳化过程中Co析出,碳化生成不含Co的WC颗粒,促进了Co相的迁移,并有利于减小层与层之间的内应力,解决了分层及“起皮”的问题。本发明可以直接使用脆性氧化钨和炭黑为原料,球磨后氧化物原位合成的超细碳化钨活性高,晶粒小,粒度均匀,无须使用特定工艺生产的超细碳化钨,生产流程短、工艺简单、产品质量稳定,降低了生产成本,容易实现产业化。

    一种双晶梯度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18124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993524.5

    申请日:2021-08-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晶梯度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通过控制WO3‑C‑Co复合粉体和WC‑Co混合料中各组分的含量,再经过球磨、干燥、压制形成压坯,最后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可烧结得到硬质合金产品。本发明利用碳化过程中的原位反应,生成含Co的η相,在进一步的碳化过程中Co析出,碳化生成不含Co的WC颗粒,促进了Co相的迁移,并有利于减小层与层之间的内应力,解决了分层及“起皮”的问题。本发明可以直接使用脆性氧化钨和炭黑为原料,球磨后氧化物原位合成的超细碳化钨活性高,晶粒小,粒度均匀,无须使用特定工艺生产的超细碳化钨,生产流程短、工艺简单、产品质量稳定,降低了生产成本,容易实现产业化。

    一种磁性产品卸舟系统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156531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0850868.5

    申请日:2022-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产品卸舟系统,包括基础平台、轨道组件、牵引组件和卸舟组件;轨道组件包括立柱和主轨道,主轨道倾斜安装在立柱上,卸舟组件包括滑块、转轴、卸舟板、锁定器和第一电磁铁,两个滑块安装在两个主轨道上,转轴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滑块内,锁定器安装在滑块内,卸舟板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转轴上,第一电磁铁安装在卸舟板上;牵引组件包括卷筒、定滑轮和牵引线,牵引线的一端连接卷筒,另一端经过定滑轮引导后连接卸舟板;本发明利用牵引组件和倾斜的主轨道实现卸舟板的高低移动和旋转,使得卸舟板能够以水平姿态吸取和释放铁磁性产品,实现铁磁性产品的自动卸舟。

    一种渗碳硬质合金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7148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168351.2

    申请日:2023-02-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渗碳硬质合金的处理方法,根据合格硬质合金产品二相区碳窗口极限范围的磁饱和强度范围COML~COMH以及渗碳硬质合金的磁饱和强度COM,确定渗碳硬质合金的磁饱和强度比COMR,根据渗碳硬质合金的磁饱和强度比COMR,选用不同厚度纤维纸对渗碳硬质合金进行包覆,并置于舟皿进行真空烧结,实现渗碳硬质合金降碳转变为二相区的精确控制,使用该处理方法可以降低渗碳硬质合金产品的游离碳,使得产品回归二相区,达到合格标准,大大提升了产品合格率和生产效益。

    一种渗碳硬质合金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7148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168351.2

    申请日:2023-02-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渗碳硬质合金的处理方法,根据合格硬质合金产品二相区碳窗口极限范围的磁饱和强度范围COML~COMH以及渗碳硬质合金的磁饱和强度COM,确定渗碳硬质合金的磁饱和强度比COMR,根据渗碳硬质合金的磁饱和强度比COMR,选用不同厚度纤维纸对渗碳硬质合金进行包覆,并置于舟皿进行真空烧结,实现渗碳硬质合金降碳转变为二相区的精确控制,使用该处理方法可以降低渗碳硬质合金产品的游离碳,使得产品回归二相区,达到合格标准,大大提升了产品合格率和生产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