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92437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190882.2
申请日:2014-05-07
IPC: C08F255/06 , C08F220/14 , C08F230/08 , C08L23/16 , C08K9/06 , C08K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硅烷类大分子偶联剂的制备,三元乙丙橡胶(EPD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通过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引发接枝聚合反应,本发明通过反应条件的控制制备一系列具有不同接枝率的大分子硅烷偶联剂,以达到调节体系的强度和模量的目的,实现对无机填料和基体材料之间界面结构的控制和优化。通过本专利,有助于人们优化大分子偶联剂的设计,从而更好的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849294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49049.5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9D133/24 , C09D133/26 , C09D7/61 , C08F220/54 , C08F222/38 , C08F220/56 , C08F220/06 , C08F220/34 , C08F220/58 , C08F222/14 , G01N29/0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及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二维材料的有机/无机功能聚合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首先通过将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得到具有三维交联网络结构的有机微凝胶;再采用层层自组装的制备工艺,以旋涂的方法制备基于二维材料的有机/无机功能聚合物薄膜,作为石英晶体微天平(QCM)的有效涂层。基于QCM技术,进行敏感材料对有机气体的气敏测试。结果表明敏感材料对有机被测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且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7520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40443.7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8G8/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离子液体催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吡咯类酸性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制备酚醛树脂的方法。该方法采用苯酚和甲醛为原料,以吡咯类酸性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催化制备酚醛树脂。反应结束后,趁热过滤分离出酚醛树脂小球,滤液水相冷却至10℃以下,离子液体与水自动分相,分离出吡咯类酸性离子液体回用。本发明采用的离子液体制备过程简单,价格便宜,催化剂效率高,缩合反应时间短,离子液体可以重复使用,制备的酚醛树脂小球表面光滑,球体直径均匀,目标小球直径0.8~1.0mm的产品得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05381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07151.3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7F15/04 , C08F110/02 , C08F4/7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15/045 , C08F110/02 , C08F4/7006 , C08F2500/01 , C08F2500/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烯烃聚合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类新型的应用于乙烯聚合的氟化的含有邻位二苯甲基α‑二亚胺镍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配合物在催化剂的苯基邻位引入大位阻的二苯甲基和F基团,改变了金属中心的配位环境(空间位阻和电子密度),在助催化剂MAO的活化下,可以有效地调节催化活性、聚合物分子量和微观支化结构。该类配合物催化乙烯聚合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而且得到了高分子量低支化度的聚乙烯。
-
公开(公告)号:CN108822237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714937.3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8F110/02 , C08F4/70 , C07F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系列新型的含有对位二苯甲基取代的后过渡金属吡啶亚胺钯(Ⅱ)配合物,该配合物在亚胺氮原子芳环的对位引入一个大体积基团二苯甲基,加速了乙烯插入的进程,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这类吡啶亚胺配体具有较高的活性链向单体的转移速率,得到低分子量油状聚合物。在助催化剂氯化二乙基铝的活化下,该催化体系催化乙烯聚合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可达到3.86×105g PE/(mol﹒Pd﹒h),而且得到的无定形的油状聚乙烯具有较高的支化度(可达130个支链/1000C)。因此,该类催化剂在聚烯烃油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992437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190882.2
申请日:2014-05-07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8F255/06 , C08F220/14 , C08F230/08 , C08L23/16 , C08K9/06 , C08K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硅烷类大分子偶联剂的制备,三元乙丙橡胶(EPD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通过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引发接枝聚合反应,本发明通过反应条件的控制制备一系列具有不同接枝率的大分子硅烷偶联剂,以达到调节体系的强度和模量的目的,实现对无机填料和基体材料之间界面结构的控制和优化。通过本发明,有助于人们优化大分子偶联剂的设计,从而更好的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762026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0066124.2
申请日:2019-01-24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7F15/04 , C08F110/02 , C08F4/7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烯烃聚合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类含氟菲醌骨架不对称α‑二亚胺镍配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配合物在亚胺一侧的氮原子芳环的对位引入一个大体积基团苯基,另一侧引入大位阻基团二苯甲基,并且在芳环邻位含有强吸电子氟的取代,改变了活性金属中心电子云密度和空间位阻。在助催化剂MMAO的活化下,能够有效地提高催化活性,一定程度上控制聚合物微观结构。该类配合物催化乙烯聚合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得到了高分子量、窄分子量分布、低支化度的聚乙烯弹性体。
-
公开(公告)号:CN109762026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066124.2
申请日:2019-01-24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7F15/04 , C08F110/02 , C08F4/7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烯烃聚合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类含氟菲醌骨架不对称α-二亚胺镍配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配合物在亚胺一侧的氮原子芳环的对位引入一个大体积基团苯基,另一侧引入大位阻基团二苯甲基,并且在芳环邻位含有强吸电子氟的取代,改变了活性金属中心电子云密度和空间位阻。在助催化剂MMAO的活化下,能够有效地提高催化活性,一定程度上控制聚合物微观结构。该类配合物催化乙烯聚合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得到了高分子量、窄分子量分布、低支化度的聚乙烯弹性体。
-
公开(公告)号:CN109053818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810907151.3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7F15/04 , C08F110/02 , C08F4/7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烯烃聚合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类新型的应用于乙烯聚合的氟化的含有邻位二苯甲基α‑二亚胺镍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配合物在催化剂的苯基邻位引入大位阻的二苯甲基和F基团,改变了金属中心的配位环境(空间位阻和电子密度),在助催化剂MAO的活化下,可以有效地调节催化活性、聚合物分子量和微观支化结构。该类配合物催化乙烯聚合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而且得到了高分子量低支化度的聚乙烯。
-
公开(公告)号:CN11384267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111125996.5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B01D1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下超疏油不锈钢油水分离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水下超疏油不锈钢油水分离网膜包括表面经纳秒光纤激光器处理并形成有微纳米级乳突结构和纳米级绒毛结构的不锈钢筛网和通过光固化包覆在所述不锈钢筛网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膜。筛网表面经过纳秒光纤激光器预处理后,表面粗糙度增加,材料亲水性增强,光固化包覆的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膜同样具有微纳米级乳突结构和纳米级绒毛结构,筛网的超疏油特性是由亲水性的化学组成和表面粗糙结构共同决定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