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71753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065935.8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江苏昊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常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亲水性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石墨烯粉末加入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得氧化石墨烯悬浮液;将铁粉末、盐酸溶液加入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中,室温搅拌后静置;向混合液中加入盐酸溶液直至铁粉末完全去除,过滤分离,并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溶液清洗数次,烘箱中干燥后取出产物;向产物中加入磺化剂,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真空过滤收集后重新超声分散于水中,再加入还原剂,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亲水性石墨烯粉末;向亲水性石墨烯粉末中加入石墨粉和聚四氟乙烯,混均,通过压片法按压石墨烯纸上,得到亲水性石墨烯薄膜电极。本发明通过减小石墨烯的接触角来增加石墨烯薄膜的亲水性,提高其在电容去离子方面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38825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74835.7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4B35/83 , D04H1/728 , D04H1/4209 , D04H1/4258 , D01D5/28 , D01D5/00 , C04B35/52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导热膜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轻柔生物质导热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首先由生物质原料和氧化石墨烯制备纺丝液,生物质原料包括木质素纤维素,甲壳素,海藻酸钠,再生植物蛋白质等,然后通过静电纺丝技术、梯度煅烧处理最终制得超薄轻柔生物质导热膜材料。本发明使用生物质作为原料,来源广泛,环境友好,且在利用梯度煅烧碳化生物质材料,同时可以将氧化石墨烯热还原为石墨烯,该方式制备的导热膜材料具有超薄轻柔,高热传导效率,低成本,易制备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37396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35365.8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硅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基防火绝缘聚(硅氧烷‑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首先用聚四氢呋喃、双官能度聚硅氧烷、异氰酸酯合成预聚体;然后加入多羟基植酸衍生物交联剂,得到生物基防火绝缘聚(硅氧烷‑氨酯)材料。本发明制备的聚(硅氧烷‑氨酯)材料克服了传统聚氨酯材料耐热性差的缺点,并使材料具备防火绝缘的功能,此外,该材料采用生物基原料制备,单体来源可再生,具有绿色环保的优势。本发明材料主要适用于建材、电缆、电子元器件等材料的防火绝缘。
-
公开(公告)号:CN106345438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510411336.1
申请日:2015-07-15
Applicant: 江南石墨烯研究院 , 常州大学江苏金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形貌可控的磁性水体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将形貌导向剂、二元羧酸和二价硫酸盐混合搅拌,静置抽滤,洗涤烘干后,经马弗炉煅烧即得结构形貌可控的水体磷磁性吸附剂。经由表面活性剂控制的粉体,形貌可控,比表面积大,对水体中的磷、重金属等有很好的吸附效果且兼具磁性可回收的性能,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水体吸附剂。
-
公开(公告)号:CN103922326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53716.5
申请日:2014-04-16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界面自组装磺化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为选用一种能帮助石墨烯进行自组装的良分散溶剂,将石墨烯引入到组装界面,从而设计一种新颖的油-水界面自组装方法,将传统的油-水界面自组装体系设备要求简单的优点与空气-水自组装体系对组装材料量的要求少的优点结合起来组装石墨烯薄膜。即将分散好的磺化石墨烯溶液注入到建立好的油-水界面的水相中,磺化石墨烯在油-水界面进行自组装,移去油相后通过将目标基底垂直浸入溶液再垂直提拉,将磺化石墨烯薄膜转移至目标基底的制备方法,旨在用于透明导电薄膜和薄膜超级电容器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1854651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52731.5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8L75/14 , C08K3/04 , C09K5/14 , C08G18/65 , C08G18/61 , C08G18/36 , C08G18/12 , C08G18/83 , C08G18/32 , C08G18/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硅高分子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蓖麻油生物基导热有机硅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首先,通过蓖麻油、双官能度的聚硅氧烷、异氰酸酯、含氨基的小分子扩链剂及单官能度的生物基醇逐步聚合,合成自修复蓖麻油生物基有机硅弹性体,随后加入ZnCl2进行金属配位,再将导热填料及硅烷偶联剂超声分散均匀后加入有机硅弹性体中,制备出自修复蓖麻油生物基导热有机硅弹性体。该生物基导热有机硅弹性体以蓖麻油为原料制备,原料来源广泛,具有绿色环保的优势,且蓖麻油的交联结构提高了有机硅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在智能家电、汽车行业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922327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55921.5
申请日:2014-04-17
Abstract: 一种大面积无损转移石墨烯薄膜的方法,(1)将生长有石墨烯薄膜的金属基底两面都与转移介质对准贴合,使用辊压机进行辊压,得到转移介质/石墨烯薄膜/金属基底/石墨烯薄膜/转移介质层状材料;(2)将步骤(1)得到的层状材料作为负极,将铂电极作为正极,插入装有电解槽中,通以直流电压,待转移介质/石墨烯薄膜完全从金属基底剥离后,将转移介质/石墨烯薄膜放入腐蚀液中刻蚀石墨烯薄膜表面残余金属,然后用蒸馏水漂洗、并吹干;(3)转移介质/石墨烯薄膜在与目标基底贴合,并在热辊压机上进行辊压,石墨烯即被转移到目标基底上。利用腐蚀液去除石墨烯薄膜上面的残余金属,克服了现有电化学剥离法中石墨烯薄膜表面金属残留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837400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10289.5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用高强度耐低温防腐蚀聚(硅氧烷‑氨酯)涂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含苯环结构的小分子引入到硅氧烷主链中,由于较大位阻苯环的存在,提高了所合成硅氧烷的力学性能,且将其作为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合成的预聚物进行扩链反应,合成了一种船舶用高强度耐低温防腐蚀聚(硅氧烷‑氨酯)乳液,针对金属构件服役环境的复杂性,以提高聚(硅氧烷‑氨酯)涂层的耐腐蚀性和耐久性。本发明主要适用于新一代潜艇、航母、大型邮轮等航海工具的防护涂料,可以耐受海水腐蚀,面对冰面撞击等极端环境具有优异的自身防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938366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59160.0
申请日:2014-04-18
IPC: D04H1/4382 , D04H1/728 , D01D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电纺丝制备氧化石墨烯与聚乙烯醇复合膜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石墨烯加入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后,将分散均匀的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与聚乙烯醇混合,在搅拌条件下,将混合溶液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冷却至室温,得到氧化石墨烯与聚乙烯醇的纺丝原液,然后将氧化石墨烯与聚乙烯醇的纺丝原液纺电纺,得到氧化石墨烯与聚乙烯醇复合膜,最后将氧化石墨烯与聚乙烯醇复合膜在丙酮、去离子水、盐酸和交联剂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处理得到经过交联的氧化石墨烯与聚乙烯醇复合膜。
-
公开(公告)号:CN11868431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77693.9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2F1/46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容去离子脱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容去离子用电极毡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包括:以DMF和DMSO双溶剂将PAN和乙酰化木质素溶解至制成均质纺丝液,然后静电纺丝制得碳纤维前驱体;接着在氮气气氛下,将前驱体进行预氧化、碳化以及CO2活化处理,最后对得到的材料进行酸化处理制得高比表面积的电容去离子用电极毡。该方法原料来源广,成本低,特定的预氧化、碳化及二氧化碳刻蚀工艺相互结合,使所制备的电极毡具有较高比表面,具有较高的电容去离子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