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超宽带天线模块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35277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0560043.9

    申请日:2024-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超宽带天线模块,包括陶瓷基底、第一超宽带天线以及第二超宽带天线。陶瓷基底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顶面与底部凹槽,顶面设有隔离部,隔离部连接接地部,接地部位于第二侧面。底部凹槽用以容置无线模块。第一超宽带天线具有第一天线部、第一短路部与第一馈线部。第一天线部与第一短路部位于第二侧面,且位于接地部的右侧。第一馈线部位于第一侧面,第一短路部与第一馈线部皆连接第一天线部。第二超宽带天线具有第二天线部、第二短路部与第二馈线部。第二天线部与第二短路部位于第二侧面,且位于接地部的左侧。第二馈线部位于第三侧面,第二短路部与第二馈线部皆连接第二天线部。本发明可提升天线性能。

    毫米波存取点漫游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73442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56891.3

    申请日:2021-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毫米波存取点漫游系统,包括第一毫米波存取点、第二毫米波存取点以及漫游控制器。第一、第二毫米波存取点分别安装于第一、第二设定位置,具有第一、第二信号覆盖范围,第一信号覆盖范围与第二信号覆盖范围具有换手区间。漫游控制器有线连接第一、第二毫米波存取点,依据第一、第二设定位置获得第一、第二毫米波存取点彼此的相对位置与角度。第一毫米波存取点监控用户设备在换手区间时,第一毫米波存取点通知漫游控制器用户设备所在的第一角度,并要求启动换手。漫游控制器依据第一角度计算用户设备对于第二毫米波存取点的第二角度,并且第二毫米波存取点以波束成形方式执行接手。本发明的存取点可免去全向性天线,减少成本。

    具有移相开关二极管的共基板可调天线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13193367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09245.X

    申请日:2021-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移相开关二极管的共基板可调天线模块,包括天线、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一电感、第二二极管、第二电容与第二电感。天线具有电容耦合端。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接地。第一电容连接于天线的电容耦合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之间。第一电感连接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电压端之间,第一电压端用以提供第一直流电压。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接地。第二电容连接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之间。第二电感连接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电压端之间,第二电压端用以提供第二直流电压。天线、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一电感、第二二极管、第二电容与第二电感皆设置于一基板。如此达到减少成本的效果。

    高增益天线阵列及高增益天线阵列配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01950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0993557.5

    申请日:2020-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增益天线阵列及配置,包括基板、第一天线、第一臂、第二天线、第二臂以及金属板,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设于基板的上表面,接地面设于基板的下表面。第一臂连接第一二极管与第一延伸段,其通过第一二极管连接接地面并与接地面的右侧边呈一直线,第一延伸段通过第一电容连接接地面,第一天线位于第一臂与第二天线之间,第二臂连接第二二极管与第二延伸段,其通过第二二极管连接接地面并与接地面的左侧边呈一直线,第二延伸段通过第二电容连接接地面,第二天线位于第二臂与第一天线之间,金属板与接地面共地且面积大于接地面,金属板平行设置于基板下方且保持一间距。依据第一、第二二极管的导通状态,达成三种辐射场型状态的切换。

    用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双天线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14465022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210121133.9

    申请日:2022-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天线模块,包括基底、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第一天线具有第一馈入端、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及第一耦合辐射体,第一馈入端连接第一辐射体与第二辐射体,第一辐射体成U字型,其第一部与第二辐射体朝相反方向延伸,第二辐射体的第二末端靠近第二部的第一末端。第一耦合辐射体具有第一接地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一耦合部,第一耦合部靠近第一末端与第二末端以耦合能量。第二天线具有第二馈入端、第三辐射体与第二耦合辐射体,第二耦合辐射体具有第二接地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二耦合部,第二连接部连接于第二接地部与第二耦合部之间,第二耦合部靠近第三辐射体的第三末端以耦合能量。如此,达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多频操作。

    改良式隐藏模块天线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9109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73132.0

    申请日:2024-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式隐藏模块天线,包括基底、天线图案、铜箔、同轴线以及导电泡棉。基底具有长边。天线图案设置于基底,天线图案的至少一部分覆盖醋酸布胶带。铜箔黏贴于基底的长边。同轴线具有中心导体与外层导体,中心导体连接天线图案的馈入部。导电泡棉通过铜箔连接外层导体。同轴线具有第一段与第二段,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具有弯折部,第一段与第二段彼此呈九十度,第一段沿着长边延伸。导电泡棉沿着第一段延伸,且导电泡棉靠近第二段。本发明不但可以隐藏天线图案,也能提升天线效能。

    28GHz毫米波双极化天线及其阵列

    公开(公告)号:CN11459764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0299232.6

    申请日:2022-0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28GHz毫米波双极化天线包括多层基板、矩形金属板、H形槽孔、第一馈线以及第二馈线。多层基板具有依次五层,在第五层的矩形金属板为辐射体。H形槽孔位于矩形金属板之上且位于第二层,其包括第一直段、第二直段与第三直段,第二直段垂直连接第一、第三直段。第一馈线位于第一层,正交通过第二直段于第一层的投影位置并连接位于第一层的第一馈入网络,第一馈线的长度长于第一、三直段。第二馈线位于第四层并以贯孔连接位于第三层的第二馈入网络,正交通过第三直段于第四层的投影位置,且第二馈线不跨过第一馈线于第四层的投影位置。第二馈线与第三直段的距离大于第一馈线与第二直段的距离。本发明适于阵列配置的双极化天线。

    用于无线局域网络的槽孔天线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5035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769321.3

    申请日:2023-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局域网络的槽孔天线,包括基板、激发金属、接地金属、馈线、金属上盖、机壳底座、第一转轴以及第二转轴。激发金属与接地金属皆设于基板的正面。馈线的信号端连接激发金属,馈线的接地端连接接地金属。金属上盖具有封闭槽孔,封闭槽孔靠近金属上盖的内壳边缘。第一转轴连接于金属上盖与机壳底座之间。第二转轴连接于金属上盖与机壳底座之间,与第一转轴彼此平行,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具有空置区。金属上盖的内壳边缘邻近空置区。基板以背面由金属上盖的内侧贴合封闭槽孔。激发金属与接地金属是在投影区块的相对两侧,投影区块是封闭槽孔在基板的正面的正投影,馈线的信号端跨过投影区块。本发明可达到符合WiFi 6E规格。

    适用于近接感测的天线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068641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010869713.7

    申请日:2020-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近接感测的天线控制系统,包括电容性天线单元、射频信号处理单元、射频阻断单元、感控单元以及电容性隔离单元。当外部物体接近电容性天线单元时,电容性天线单元反应直流性电容值的感应变化。射频信号处理单元与射频阻断单元连接电容性天线单元,射频阻断单元阻断电容性天线单元的交流信号并获得直流性电容值。感控单元连接于射频阻断单元与系统接地之间,由射频阻断单元获得直流性电容值,当直流性电容值超出阀区之外,其产生近接模式信号。电容性隔离单元连接于射频阻断单元与系统接地之间,电容性隔离单元提供补偿电抗值以减轻直流性电容值产生的偏移值。本发明使电容性的天线具有近接感测的功能,扩大了应用广泛度。

    高增益天线阵列及高增益天线阵列配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01950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010993557.5

    申请日:2020-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增益天线阵列及配置,包括基板、第一天线、第一臂、第二天线、第二臂以及金属板,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设于基板的上表面,接地面设于基板的下表面。第一臂连接第一二极管与第一延伸段,其通过第一二极管连接接地面并与接地面的右侧边呈一直线,第一延伸段通过第一电容连接接地面,第一天线位于第一臂与第二天线之间,第二臂连接第二二极管与第二延伸段,其通过第二二极管连接接地面并与接地面的左侧边呈一直线,第二延伸段通过第二电容连接接地面,第二天线位于第二臂与第一天线之间,金属板与接地面共地且面积大于接地面,金属板平行设置于基板下方且保持一间距。依据第一、第二二极管的导通状态,达成三种辐射场型状态的切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