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9140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98978.6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C07C315/00 , C07C317/14 , C07C317/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反‑1,2‑二对甲苯磺酰基乙烯类化合物合成的方法:通过将对甲苯亚磺酸钠与乙炔衍生物在可见光下生成反‑1,2‑二对甲苯磺酰基乙烯类化合物。合成方法概述如下:将对甲苯亚磺酸钠、乙炔衍生物、光敏剂、过氧化氢溶于有机溶剂中,在氮气氛围、在24W蓝光照射下反应12小时,最后经后处理分离纯化得到反‑1,2‑二对甲苯磺酰基乙烯类化合物。本申请的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收率较高、反应经济性高、对环境友好等显著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705372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640290.0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C08J3/075 , C08J3/24 , C08B37/16 , C08F251/00 , C08F220/54 , C08F220/18 , C08L5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分子化学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分子材料和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第一构筑单元、第二构筑单元、第三构筑单元和第四构筑单元,所述第一构筑单元具有式一结构,所述第二构筑单元具有式二结构,所述第三构筑单元具有式三结构,所述第四构筑单元具有式四或/和式五结构,所述第一构筑单元、第二构筑单元、第三构筑单元与第四构筑单元基于金刚烷-环糊精主客体自组装连接形成超分子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水凝胶,本发明得到的水凝胶解决了现有的水凝胶存在的其结构杂乱、不可调控,对于宏观大裂纹自修复需要人工贴合的技术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3937358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1156386.1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H01M10/05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锂电池电解液,旨在提供一种可以抑制电解液的氧化分解可以使得锂电池的循环稳定性能和氧化稳定性有所提高的添加剂;以及一种可以降低电解质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界面阻抗,提高活性材料的利用率,从而进一步提升离子电导率等相关性能的电解液;其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具有如式Ⅰ所示的结构:式中,R1和R2选自氢原子、氟原子、含氟原子的苯基、含氟原子的碳原子数1‑6的烷烃基中的一种;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705372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811640290.0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C08J3/075 , C08J3/24 , C08B37/16 , C08F251/00 , C08F220/54 , C08F220/18 , C08L5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分子化学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分子材料和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第一构筑单元、第二构筑单元、第三构筑单元和第四构筑单元,所述第一构筑单元具有式一结构,所述第二构筑单元具有式二结构,所述第三构筑单元具有式三结构,所述第四构筑单元具有式四或/和式五结构,所述第一构筑单元、第二构筑单元、第三构筑单元与第四构筑单元基于金刚烷‑环糊精主客体自组装连接形成超分子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水凝胶,本发明得到的水凝胶解决了现有的水凝胶存在的其结构杂乱、不可调控,对于宏观大裂纹自修复需要人工贴合的技术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393735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156386.1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H01M10/05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锂电池电解液,旨在提供一种可以抑制电解液的氧化分解可以使得锂电池的循环稳定性能和氧化稳定性有所提高的添加剂;以及一种可以降低电解质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界面阻抗,提高活性材料的利用率,从而进一步提升离子电导率等相关性能的电解液;其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具有如式Ⅰ所示的结构:式中,R1和R2选自氢原子、氟原子、含氟原子的苯基、含氟原子的碳原子数1‑6的烷烃基中的一种;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461469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32317.4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C07B61/00 , C07D209/30 , C07D33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醚化芳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芳杂环化合物(I)、硫酚(II)以及氧化剂溶于有机溶剂中,在反应温度为0~100℃的条件下反应制得所述硫醚化芳杂环化合物;所述芳杂环化合物(I)和硫酚(II)的分子结构式如下:其中,R1选自烷基、烷氧基、卤素、芳基、氰基、硝基或羟基;R2选自烷基、烷氧基、卤素、芳基、硝基或羟基;所述氧化剂选自Selectfluor氟试剂、[双(三氟乙酰氧基)碘]苯、碘苯二乙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本方法无需使用过渡金属作为催化剂,也无需使用预官能化反应试剂,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底物选择性广、易于工业化的优势,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方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