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5724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53667.6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C07D455/03 , C09K11/06
Abstract: 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羰基闭环芳胺类荧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本专利申请中的羰基闭环芳胺类荧光化合物利用羰基氮环共振环作为桥梁,借助环上羰基氮环的共振结构,给体(例如邻,间,对氟苯基、苯乙烯基,丙烯酸酯基等)对它的拉电子作用,进而提高器件性能,同时可以产生半峰宽很窄的窄光谱,高色纯度的荧光发射,同时在有机溶剂中具有超高效的绿光发射。因此,该羰基氮环共振衍生物在发光器件,发光材料以及显示材料,智能材料等应用方面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95724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0653667.6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C07D455/03 , C09K11/06
Abstract: 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羰基闭环芳胺类荧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本专利申请中的羰基闭环芳胺类荧光化合物利用羰基氮环共振环作为桥梁,借助环上羰基氮环的共振结构,给体(例如邻,间,对氟苯基、苯乙烯基,丙烯酸酯基等)对它的拉电子作用,进而提高器件性能,同时可以产生半峰宽很窄的窄光谱,高色纯度的荧光发射,同时在有机溶剂中具有超高效的绿光发射。因此,该羰基氮环共振衍生物在发光器件,发光材料以及显示材料,智能材料等应用方面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620947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1052469.6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C07D471/04 , C09K11/06 , H01L51/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蒽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蒽衍生物以蒽作为“桥梁”,以(4‑溴苯基)(3‑苯基咪唑并[1,2‑a]吡啶‑2‑基)甲酮作为受体,通过引入合适的电子给体实现吸收和发射光谱的调节,构建给‑受体结构调控LUMO和HOMO能级,有利于平衡载流子的传输,有效降低空穴和电子的注入势垒。所述蒽衍生物具有非常扭曲的结构,可抑制分子间的π‑π堆积,提高荧光量子产率,能够用于制备发光材料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85225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60399.4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C07F9/6506 , C07F9/53 , C09K11/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膦氧基修饰蒽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申请中采用具有高发光效率的蒽作为桥梁,一侧引入具有特殊的吸电子诱导效应三苯基膦氧,另一侧通过引入高发光效率和双极性传输特性的菲并咪唑或大空间位阻和高热稳定性的四苯基硅烷通过不同位置修饰,设计出四个膦氧基修饰蒽衍生物蓝光材料。这些材料都具有扭曲的分子构象,能够增大分子间两个蒽平面的距离,提高发光效率。该膦氧基蒽衍生物在制备发光材料、发光器件或智能材料等应用方面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98628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87813.X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蒽基深蓝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申请中羰蒽基深蓝光材料采用具有高效荧光量子效率的蒽作为母体,通过对蒽分别用具有吸电子性质的氧桥三芳基硼进行单、双取代,设计出两个深蓝光蒽基深蓝光材料,氧桥三芳基硼的引入能极大地提高分子的热稳定性,同时它有着大的空间位阻使蒽核与相邻苯环具有大扭转结构,提高固态薄膜聚集态高荧光量子效率。该蒽基深蓝光材料制备发光材料、发光器件或智能材料等应用方面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62094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1052469.6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C07D471/04 , C09K11/06 , H01L51/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蒽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蒽衍生物以蒽作为“桥梁”,以(4‑溴苯基)(3‑苯基咪唑并[1,2‑a]吡啶‑2‑基)甲酮作为受体,通过引入合适的电子给体实现吸收和发射光谱的调节,构建给‑受体结构调控LUMO和HOMO能级,有利于平衡载流子的传输,有效降低空穴和电子的注入势垒。所述蒽衍生物具有非常扭曲的结构,可抑制分子间的π‑π堆积,提高荧光量子产率,能够用于制备发光材料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