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9405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32217.7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回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载冷循环热回收油气回收系统,包括:油气冷却液化回收子系统以及载冷循环热回收子系统;所述油气冷却液化回收子系统包括通过油气连接管依次连通的一级降温模块、二级降温模块、三级降温模块,以及四级升温模块;所述载冷循环热回收子系统包括一级油气冷凝器A,一级油气冷凝器B,第一载冷剂阀门、第二载冷剂阀门、第三载冷剂阀门、第四载冷剂阀门、第五载冷剂阀门、第六载冷剂阀门、载冷剂泵以及四级油气加热器。本发明提供的载冷循环热回收油气回收系统具有能耗低、节能环保、制冷系统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大幅度提升了油气回收系统的节能环保性、性价比和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59656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1911171660.5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5/00 , F24F3/14 , F24F7/08 , F24F11/62 , F24F11/64 , F24F11/65 , F24F11/89 , F24F13/02 , F24F13/28 , F24F13/30 , F24F110/10 , F24F110/12 , F24F110/20 , F24F1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指挥中心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房间、控制器、冷却塔、排风单元、排风管、进风单元、进风管、新风处理单元、送风管、分级冷水单元、冷却水管、第一冷冻水管和第二冷冻水管,所述冷却塔通过冷却水管与分级冷水单元连接,所述新风处理单元分别通过冷却水管和第一冷冻水管与分级冷水单元连接,所述分级冷水单元分别通过第一冷冻水管和第二冷冻水管与空调房间内的空调连接,所述进风单元通过进风管与新风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新风处理单元与空调房间连通,所述排风单元与地下指挥中心连通;本发明提供的空调系统中的分级冷水单元可同时提供热水和两种不同温度的冷水,便于地下指挥中心的分区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817520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711492803.3
申请日:2017-12-30
Applicant: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专利涉及寝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带有空调通风功能的床。一种带有空调通风功能的床,包括分体式空调的室外机、室内机、床板、床架,所述室内机放置在床板与床架形成的容纳空间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的出风口连接送风管,所述送风管的另一端固定在预开口的床板上。从床下提供通风、干燥环境的寝具以方便不易翻身的特殊人员的舒适睡眠,减少因睡姿固定引发的健康风险。在热风理疗模式,特殊设计的中草药薰料袋嵌置于床褥下面的出风作用口,热风穿过透气的薰料袋,加快气氛物质的向上挥发。此时药物有效成分可透过孔隙,作用于患者的背部、腰部等。
-
公开(公告)号:CN11745064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04470.2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冷直膨空气处理机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水源进水口、水源出水口、新风口、回风口、送风口、预热进水口和预热出水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装置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预热机构、预冷机构和降温除湿机构,所述预热机构设置于新风口的出风侧,所述预冷机构设置于所述回风口以及所述预热机构的出风侧,所述降温除湿机构设置于所述预冷机构的出风侧;所述预冷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水源进水口连接,所述预冷机构与所述降温除湿机构以及所述水源出水口连接;所述预热机构分别与所述预热进水口以及所述预热出水口连接;本申请公开的空气处理机组,在冬季时,可对室外新风进行预热,避免出现换热盘管被冻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6683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02883.7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冷直膨新回风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新风口、回风口和送风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装置以及分别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预冷机构、降温除湿机构和风机,所述预冷机构包括水冷换热器,所述降温除湿机构包括直膨换热器,所述新风口和回风口、水冷换热器、直膨换热器、风机以及送风口沿着进出风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水冷换热器的输入端与进水口连接,所述水冷换热器的输出端与降温除湿机构连接,所述水冷换热器的输出端以及预冷机构的输出端分别与出水口连接;本申请公开的水冷直膨新回风处理装置,可充分利用蓄能电站的水库的冷量以对发电厂房的环境空气进行预冷和降温除湿,具有工作能耗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106297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1711437176.3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数据机房的LNG冷能回收分布式能源系统。它包括一种包括用于制取气化天然气并提取液化天然气冷量的冷量回收单元,机房冷却单元,用于将所述冷量供数据机房的机柜冷却使用;蓄冷单元,用于将所述冷量储存作为数据机房的机柜的备用冷源;压缩空气冷却单元,用于压缩空气并利用所述冷量将压缩空气冷却;燃气发电单元,用于燃烧所述气化天然气发电;冷量回收单元、压缩空气冷却单元、燃气发电单元串联;冷量回收单元分别与机房冷却单元、蓄冷单元连接;高温烟气制冷单元,用于制取冷冻水,供数据机房的机柜冷却;低温烟气供热单元,用于制取生活热水;燃气发电单元连接高温烟气制冷单元、高温烟气制冷单元连接低温烟气供热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1648133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346223.2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冷凝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液接口,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气接口,所述壳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油气进口和油气出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液体分配器和多根换热管,所述液体分配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进液接口连接,所述液体分配器的输出端设置有多个制冷剂喷嘴,多个所述制冷剂喷嘴分别与多根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多根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出气接口连接;本申请公开的油气冷凝器,包括液体分配器以及与多根换热管对应连接的制冷剂喷嘴,可提升制冷剂液体输入至换热管时的流速且可提高制冷剂分配至换热管时的均匀度,每一根换热管均得到充分利用,大幅度提升了油气冷凝器的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8133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346197.3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盘管式油气冷凝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液接口和出气接口,所述壳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油气进口和油气出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的进液端与所述进液接口连接,所述换热盘管的出气端与所述出气接口连接;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多块间隔分布的折流板,相邻的折流板上下设置;本申请公开的盘管式油气冷凝器,在换热盘管外部设置折流板,可对油气流体进行有序规整整流,使换热流体有序向流动,实现了稳定的换热温差,大幅度提升了盘管式油气冷凝器的换热效率;此外,制冷剂在换热盘管内自然流动,解决了制冷剂分配不均匀和回油不畅的问题,提高了盘管式油气冷凝器的回油可靠性和换热均匀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8133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342178.3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翅式油气冷凝器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控制第一开关阀和第三开关阀开启,并控制第二开关阀和第四开关阀关闭,板翅式油气冷凝器执行冷凝模式;获取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反馈的实时压力值并计算两者之间的实时压差值;比较实时压差值和预设的压差设定值P0,当满足执行条件时,执行除霜模式;获取第二温度传感器反馈的实时温度值,设为T2;比较实时温度值T2与设定的温度值T02,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返回行冷凝模式;本申请公开的控制方法,可根据实时压差值和预设压差值的比较结果执行除霜模式,实现及时除霜和干净除霜,避免出现板翅式油气冷凝器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提高板翅式油气冷凝器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14218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460270.1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33 , H01M10/63 , H01M10/627 , H01M10/613 , H01M10/6551 , H01M10/6552 , H01M10/65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控温的电池温度智能调节方法及电池温控系统,该方法应用于电池温控系统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电池模组的当前运行状态,根据当前运行状态,判断目标电池模组是否存在温度调控需求;当判断出目标电池模组存在温度调控需求时,生成与当前运行状态相匹配的散热控制参数;基于散热控制参数,控制环路热管系统执行与散热控制参数相匹配的操作,以调节目标电池模组的温度。可见,实施本发明能够对电池的温度进行智能化调控,以保证电池的运行温度在安全范围内,有利于提高对电池温度调节的准确性以及有利于提高使用电池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