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器
    4.
    发明公开
    避雷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29774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706921.X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雷器,包括:灭弧管,灭弧管包括管体和灭弧介质,管体内具有容纳空间,灭弧介质设置在容纳空间内,管体的端部设置有开口,开口与容纳空间连通;动作指示器,动作指示器可分离地设置在开口处,动作指示器包括指示头和安装柱,安装柱的第一端与指示头连接,安装柱的第二端通过开口插入容纳空间内,安装柱的第二端具有导向斜面。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避雷器喷射的气流容易导致相邻导线绝缘降低,造成短路故障的问题。

    一种低压发电车供电质量调控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9391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587785.2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发电车供电质量调控方法和系统,涉及发电车并网技术领域,响应接收到的供电质量调控请求,获取无缝并离网装置的第一工况数据,根据第一工况数据与预设工况数据阈值按照预设周期获取无缝并离网装置的第二工况数据,判断第二工况数据的相角差是否处于预设合闸区间,当相角差处于合闸区间时,则将第二工况数据输入预设的偏差函数生成偏差值,根据偏差值与预设参考偏差值控制无缝并离网装置的发电车并网开关合闸并获取无缝并离网装置的第三工况数据,根据第三工况数据控制无缝并离网装置的远动并网检测开关合闸和台区低压总开关分闸。解决了低压发电车并网供电作业时,会造成用户一定时间的停电,降低了供电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一种低压发电车供电质量调控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93910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587785.2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发电车供电质量调控方法和系统,涉及发电车并网技术领域,响应接收到的供电质量调控请求,获取无缝并离网装置的第一工况数据,根据第一工况数据与预设工况数据阈值按照预设周期获取无缝并离网装置的第二工况数据,判断第二工况数据的相角差是否处于预设合闸区间,当相角差处于合闸区间时,则将第二工况数据输入预设的偏差函数生成偏差值,根据偏差值与预设参考偏差值控制无缝并离网装置的发电车并网开关合闸并获取无缝并离网装置的第三工况数据,根据第三工况数据控制无缝并离网装置的远动并网检测开关合闸和台区低压总开关分闸。解决了低压发电车并网供电作业时,会造成用户一定时间的停电,降低了供电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蓄电池的远程核容测试系统、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1108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37827.3

    申请日:2024-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的远程核容测试系统、方法和装置。其中,该系统包括:电源模块、核容放电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电路保护模块,其中,电源模块,用于通过直流母线为核容放电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电路保护模块提供电能;核容放电控制模块,用于响应远程监控中心发送的核容指令,并根据核容指令对蓄电池进行容量核对性测试;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在对蓄电池进行容量核对性测试的过程中,采集蓄电池的电力参数和放电时长,并将电力参数和放电时长传输至远程监控中心;电路保护模块,用于在对蓄电池进行容量核对性测试的过程中,对测试电路进行保护。本发明解决了无法按规定检测配电网开关柜中的蓄电池的容量的技术问题。

    一种新型可变位式街码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062747U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20626582.8

    申请日:2018-04-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可变位式街码。一种新型可变位式街码,包括街码固定底座,所述街码固定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位置可调节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绝缘子,所述街码固定底座上还设置有标识牌结构,所述街码固定底座上还设有安装孔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固定架可在街码固定底座上移动,方便快捷地实现二位街码与四位街码之间的更换,避免了重新钻孔装设街码固定底座的工作,提高更换街码时的工作效率和降低更换街码的材料成本,同时减少2位街码新增4位街码或瓷碌破损更换时对墙体的二次伤害。(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Q型扳手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132794U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20626012.9

    申请日:2018-04-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Q型扳手。一种Q型扳手,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第一套管以及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垂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套管中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末端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有第一扳手结构;所述第二套管中设置有与第二套管活动连接的第二扳手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将螺钉的两端固定,避免了两人配合使力拆卸螺钉的问题,提高了拆卸螺钉的工作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