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80614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10251589.5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 珠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路保护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配电线路零序保护方向自适应判别方法,配电线路投运带上负荷时,投入CT极性自动检测功能,比较三相CT相电流Ip与相电压Up的相位差,与人工设定的负荷电流方向进行比较并判断CT极性,若CT极性接反,自动将三相CT极性取反,线路投运后退出CT极性自动检测功能及负荷电流方向;当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比较自产3U0和3I0相位差,并根据相位差进行零序保护方向判别。本发明能够避免自产零序电流二次值太小造成零序电流测量精度不足的问题,零序保护方向判别采用自产零序电流和自产零序电压,且三相CT在带负荷时已经验证了极性,有效避免零序CT极性接反造成拒动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9980614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51589.5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 珠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路保护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配电线路零序保护方向自适应判别方法,配电线路投运带上负荷时,投入CT极性自动检测功能,比较三相CT相电流Ip与相电压Up的相位差,与人工设定的负荷电流方向进行比较并判断CT极性,若CT极性接反,自动将三相CT极性取反,线路投运后退出CT极性自动检测功能及负荷电流方向;当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比较自产3U0和3I0相位差,并根据相位差进行零序保护方向判别。本发明能够避免自产零序电流二次值太小造成零序电流测量精度不足的问题,零序保护方向判别采用自产零序电流和自产零序电压,且三相CT在带负荷时已经验证了极性,有效避免零序CT极性接反造成拒动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48823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577682.1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Inventor: 陈建福 , 杨锐雄 , 赵晓燕 , 陈勇 , 廖雁群 , 裴星宇 , 李建标 , 程旭 , 吴宏远 , 陈建钿 , 郑林胜 , 顾延勋 , 曹健 , 喻松涛 , 李巍巍 , 乔学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配电网优化运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配电网运行参考功率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和系统,包括如下步骤:以节点电压偏离量与换流器负载率不均衡度为优化目标,并以节点电压约束、换流器容量约束和线路容量约束为约束条件,根据节点注入电网的功率变化量对线路传输功率变化量的灵敏度和节点注入电网的功率变化量对换流器功率变化量的灵敏度,建立运行参考功率优化模型;根据运行参考功率优化模型得到运行参考功率的优化结果;本发明能够通过两层识别的方式剔除干扰项,使得识别结果更为精确,有效解决目前配电网电压监测点的数据异常检测方法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415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43232.3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电结构,包括:第一风机,具有轮毂、设置在轮毂的后侧并跟随轮毂同步转动的主轴以及设置在轮毂上的多个叶片,多个叶片在轮毂的周向方向上间隔设置,轮毂上设置有进风通道,进风通道具有进风端和出风端,进风通道的进风端贯穿轮毂的外表面;第一发电机,套设在主轴上,主轴转动时驱动第一发电机发电;引流通道,具有进气端和出气端,引流通道的进气端与进风通道的出风端连通;第二风机,与引流通道的出气端相对设置并能够受引流通道内的气体的驱动而转动;第二发电机,第二风机转动时驱动第二发电机发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风力发电机的单个轮毂及其上的叶片对风能的利用率有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1243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43231.9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电装置及发电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发电装置,包括:塔柱;安装轴,设置在塔柱上,安装轴的轴线与塔柱的轴线成角度地设置;第一叶片组,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轴上;第二叶片组,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轴上,第一叶片组与第二叶片组沿安装轴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发电机,第一叶片组和第二叶片组均与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风力发电设备对风能的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9911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82278.3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Inventor: 陈勇 , 杨锐雄 , 赵晓燕 , 陈建福 , 钟惠锋 , 裴星宇 , 李建标 , 程旭 , 吴宏远 , 郑林胜 , 顾延勋 , 曹健 , 陈建钿 , 廖雁群 , 喻松涛 , 李巍巍 , 乔学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配电网的下垂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配电网的下垂系数优化方法和系统。包括如下步骤:以阻尼比最大和稳定裕度最大为目标,并以小扰动稳定性约束、节点电压约束和换流器功率约束为约束条件,对小信号状态空间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下垂系数的优化模型;通过遗传算法对下垂系数的优化模型进行求解,获得下垂系数的优化结果;本发明能够在实现下垂控制功率分配的同时,不仅保证了系统电压水平,还改善了系统的稳定性,有效解决目前采用下垂控制的直流配电网供电质量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57441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505381.3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负荷预测方法及相关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时刻的前预置个时刻的相关负荷电流、目标气温和目标天气值;将相关负荷电流、目标气温和目标天气值输入预置负荷预测网络模型中进行负荷预测,得到初始负荷预测值;基于BP网络模型预测操作,根据相关负荷电流分别计算概率转移矩阵和初始误差预测值;基于概率转移矩阵和初始误差预测值计算目标误差预测值;根据初始负荷预测值与目标误差预测值计算目标负荷预测值。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缺乏对影响负荷性能的环境因素的分析,且针对不规律变化的负荷预测效果较差,导致预测结果缺乏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1376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77705.9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杨锐雄 , 赵晓燕 , 陈建福 , 陈勇 , 廖雁群 , 裴星宇 , 李建标 , 程旭 , 吴宏远 , 郑林胜 , 陈建钿 , 顾延勋 , 曹健 , 喻松涛 , 李巍巍 , 乔学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配电网优化运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垂控制直流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和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构建下垂控制直流配电网中下垂控制节点的等效潮流模型,并根据所述等效潮流模型计算得出下垂控制节点的等效功率;以节点功率注入约束和锥松弛约束为约束条件,根据所述下垂控制节点的等效功率建立二阶锥模型;根据所述二阶锥模型输出潮流计算结果;本发明能够通过等效模型的引入避免了对换流器直流侧电压的多次迭代计算,并通过建立二阶锥模型输出潮流计算结果,使得对于下垂控制直流配电网潮流计算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并且收敛性不受下垂系数取值的影响有效解决了直流配电网潮流计算的计算效率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0678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68170.5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人体跟踪方法、人体跟踪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获取目标人体的实时视频数据;对实时视频数据进行处理,以提取目标人体的动态特征,得到目标特征;接收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发送的目标人体的位置信息,其中,位置信息至少包括目标人体所在的经度、纬度以及高度;对目标特征和位置信息进行同步匹配处理,得到同步匹配结果,以实现目标人体的实时跟踪。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何提升人体追踪的准确性和效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4931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282535.2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 珠海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PC: A62B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动闭锁的防坠落装置,涉及防坠落技术领域,包括钩体,钩体包括手持柄、手持柄一端延伸出的弧状的传动臂以及传动臂远离手持柄的一端延伸出的钩头段,所述手持柄、传动臂、钩头段配合形成钩状结构,所述传动臂内沿延伸方向挖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在钩体的侧面呈开口结构,所述传动臂内设置有传动组件和抵接于传动组件一侧的锁止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触头部件位于钩头段与传动臂相接部位的内侧,且一端伸出钩体。本申请具有增加高空作业时的安全性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