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44252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810219197.2
申请日:2008-11-18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广东宝桑园健康食品研究发展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脱毒棉籽粕饲料蛋白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以棉籽粕为原料,利用微生物技术转化生产脱毒棉籽粕饲料蛋白的一种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多菌种混合固体发酵制备脱毒棉籽粕的微生物发酵工艺。将扩大培养好的啤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crevisiae)1株、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1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1株以及乳酸菌(Lactobacillus)1株的发酵培养液按2:1:1:1比例混合均匀,以5%的接种量接种到含水量为50%的棉籽粕(过40目筛)中,同时加入底物培养基(糖蜜5%,麸皮5%,硫酸铵0.5%,初始pH值为6.0)并混合均匀,于30℃温度下需氧发酵72小时,然后于60℃下干燥制样,最后对发酵前后棉籽粕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发酵棉籽粕成品经称量、包装后放于阴凉干燥处,在室温下可存放6个月;发酵后的棉籽粕即可作为肉牛、鸡、罗非鱼等的饲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455277A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810219199.1
申请日:2008-11-18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广东宝桑园健康食品研究发展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甜玉米副产物制备饲料用纤维素酶的方法。从原始出发的斜面冰箱保藏的菌种中,以无菌操作将菌种接种到斜面种子培养基中,将试管放于温箱中,于32-34℃温度下培养70-72小时,作为三角瓶扩大培养的种子;从试管斜面用接种环挑一环菌,接种到500毫升的三角瓶扩大培养基中,搅拌均匀,三角瓶于32-34℃温度下培养,每隔24小时扣瓶一次,以便把结块的培养基打碎。培养70-72小时后,即可作为浅层扩大培养或发酵生产用种子;将发酵培养基经常压蒸汽灭菌(30-60分钟)后,待冷却到30℃左右按1%的接种量接种,即是把培养在三角瓶的种子培养物拌入发酵培养基中,原料拌匀后放入发酵床上或发酵池中进行培养,发酵床上浅层培养的厚度约10厘米,发酵池中厚层培养的厚度约20厘米,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8-30℃,相对湿度在90以上,发酵培养48-72小时,培养期间进行1-2次“翻曲”,即把培养物上下反动一下,还需定时给室内进行通风透气;成品曲干燥、粉碎后密封包装,在阴凉、干燥处可保存12个月。经发酵处理后的甜玉米副产物含有较高的纤维素酶的活性,成品可在畜牧业养殖中作为绿色饲料添加剂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444252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810219197.2
申请日:2008-11-18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广东宝桑园健康食品研究发展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脱毒棉籽粕饲料蛋白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以棉籽粕为原料,利用微生物技术转化生产脱毒棉籽粕饲料蛋白的一种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多菌种混合固体发酵制备脱毒棉籽粕的微生物发酵工艺。将扩大培养好的啤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revisiae)1株、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1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1株以及乳酸菌(Lactobacillus)1株的发酵培养液按2∶1∶1∶1比例混合均匀,以5%的接种量接种到含水量为50%的棉籽粕(过40目筛)中,同时加入底物培养基(糖蜜5%,麸皮5%,硫酸铵0.5%,初始pH值为6.0)并混合均匀,于30℃温度下需氧发酵72小时,然后于60℃下干燥制样,最后对发酵前后棉籽粕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发酵棉籽粕成品经称量、包装后放于阴凉干燥处,在室温下可存放6个月;发酵后的棉籽粕即可作为肉牛、鸡、罗非鱼等的饲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455267A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810219198.7
申请日:2008-11-18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广东宝桑园健康食品研究发展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饲用功能肽的发酵豆粕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以去皮豆粕为原料,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有效去除豆粕中各种抗营养因子,同时得到含有大量多肽发酵豆粕的一种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多菌种混合固体发酵制备富含饲用功能肽豆粕的微生物发酵工艺。将扩大培养好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3株、啤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crevisiae)1株以及乳酸菌(Lactobacillus)1株的发酵培养液按1.8∶1∶1比例混合均匀,以5%的接种量接种到含水量为 50%的棉籽粕(过40目筛)中,同时加入5%的糖蜜,并混合均匀(初始pH值为7.0),于40℃温度下需氧发酵48小时,然后于60℃下干燥制样,最后对发酵前后豆粕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发酵豆粕成品经称量、包装后放于阴凉干燥处,在室温下可存放6-9个月。发酵后的豆粕即可作为猪、鸡、罗非鱼等的饲料。
-
公开(公告)号:CN1554359A
公开(公告)日:2004-12-15
申请号:CN200310117513.2
申请日:2003-12-24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A61K31/7084 , A61P37/04 , C12N15/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序列分子免疫增强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将含CpG序列的质粒导入细菌,并在细菌中表达而形成含CpG序列质粒的工程菌;将所述工程菌培养繁殖后,用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制得CpG分子免疫增强剂。本发明制备的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序列分子免疫增强剂能够增强灭活及减毒疫苗的免疫效果,也能有效增强基因工程疫苗的免疫效果,尤其是能够增强全谱的DNA疫苗免疫效果。避免了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类产品所造成的菌群失调、耐药性菌株增加及药物残留等负面影响,保证我国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282740C
公开(公告)日:2006-11-01
申请号:CN200310117512.8
申请日:2003-12-24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益微生物稳定化预处理工艺,将菌种在按重量百分比含有0.3-0.5%葡萄糖、0.3-0.5%氯化钠和0.3-0.5%蛋白胨的菌种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中,以及在按重量百分比含有0.3-0.5%葡萄糖、0.5-1%氯化钠、0.8-1%蛋白胨和1.5-2.0%大豆低聚糖的益生元复壮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处理。本发明能够提高菌种的稳定性、增加菌种的传代次数、保持菌株的高活性。经本发明处理的菌种可以保存2年,菌种在传代100次后依然保持高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244680C
公开(公告)日:2006-03-08
申请号:CN200310117511.3
申请日:2003-12-24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12N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益微生物制剂稳定化后处理工艺,将发酵后的菌种与由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为:15-20%甘油,8-10%葡萄糖,10-15%蛋白胨,5-10%酵母粉和50-60%大豆低聚糖的菌种保护剂混合均匀,再加入沸石粉混合均匀,晾干制成菌粉后与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为:30-40%豆粕、40-55%米糠和10-20%酵母粉的预混料混合均匀,本发明能够延长产品的保存期、提高产品活菌的含量、保持菌体的高活性。发酵后的产品经本发明处理,产品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产品保存2年后,其活菌含量可以达到50×108CFU/ml,菌体的活性保持在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554741A
公开(公告)日:2004-12-15
申请号:CN200310117511.3
申请日:2003-12-24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12N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益微生物制剂稳定化后处理工艺,将发酵后的菌种与由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为:15-20%甘油、8-10%葡萄糖、10-15%蛋白胨、5-10%酵母粉和50-60%大豆低聚糖的菌种保护剂混合均匀,再加入沸石粉混合均匀,晾干制成菌粉后与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为:30-40%豆粕、40-55%米糠和10-20%酵母粉的预混料混合均匀本发明能够延长产品的保存期提高产品活菌的含量保持菌体的高活性发酵后的产品经本发明处理,产品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产品保存2年后,其活菌含量可以达到50×108CFU/ml,菌体的活性保持在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554745A
公开(公告)日:2004-12-15
申请号:CN200310117512.8
申请日:2003-12-24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益微生物稳定化预处理工艺,将菌种在按重量百分比含有0.3-0.5%葡萄糖、0.3-0.5%氯化钠和0.3-0.5%蛋白胨的菌种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中,以及在按重量百分比含有0.3-0.5%葡萄糖、0.5-1%氯化钠、0.8-1%蛋白胨和1.5-2.0%大豆低聚糖的益生元复壮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处理。本发明能够提高菌种的稳定性、增加菌种的传代次数、保持菌株的高活性。经本发明处理的菌种可以保存2年,菌种在传代100次后依然保持高活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