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73022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710813528.4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猪饲料,包括原料及各原料的重量含量如下:杂交构树发酵物15‑25%,金针菇菇脚发酵物5‑10%,桑叶粉3‑8%,饲料辅料余量。本发明将金针菇菇脚发酵物、杂交构树发酵物、桑叶联合应用到饲料中,获得协同增效效果,不仅使得饲料营养均衡、品质好、抗病效果佳、酸香诱食、饲料转化率高,从而改善猪肉品质、口感风味,增强市场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应用于生长育肥猪养殖后期时,出栏肉猪毛色鲜亮、身形健美,更能以便于市场推广,提升养殖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7373022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813528.4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猪饲料,包括原料及各原料的重量含量如下:杂交构树发酵物15-25%,金针菇菇脚发酵物5-10%,桑叶粉3-8%,饲料辅料余量。本发明将金针菇菇脚发酵物、杂交构树发酵物、桑叶联合应用到饲料中,获得协同增效效果,不仅使得饲料营养均衡、品质好、抗病效果佳、酸香诱食、饲料转化率高,从而改善猪肉品质、口感风味,增强市场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应用于生长育肥猪养殖后期时,出栏肉猪毛色鲜亮、身形健美,更能以便于市场推广,提升养殖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929572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085720.6
申请日:2017-02-17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定由肉阜状杯盘菌引起的桑椹菌核病的特异性引物,其特征在于:由上游引物CC‑18S‑F和下游引物CC‑18S‑R组成,所述上游引物CC‑18S‑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中所示,所述下游引物CC‑18S‑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中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该特异性引物鉴定由肉阜状杯盘菌引起的桑椹菌核病的方法,该方法在桑椹菌核病的发病早期即能快速鉴定桑椹菌核病。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304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870461.8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IPC: G06F18/20 , G06Q30/018 , G06Q50/02 , G06Q50/26 , G06V10/40 , G06V20/10 , G06F18/211 , G06F18/213 , G01S17/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园生态系统的碳汇动态监测核算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目标地区的激光雷达数据及遥感光学影像进行预处理,在核算区域中提取多源特征变量;获取核算区域的碳汇基准数据,提取碳汇估算序列的时空特征,利用时空特征在多源特征变量中筛选高响应的特征变量,构建碳汇动态监测模型;根据目标桑园当前的植物学特征及剪伐特征获取对应的特征变量参数,利用模型输出获取目标桑园当前碳汇估算数据。本发明在激光雷达数据及遥感光学影像中选取碳汇数据的高响应指标构建桑园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降低了碳汇评估的复杂程度,为桑园生态系统固碳效应提供一定程度的评估参考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1722990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506969.1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桑叶饲料发酵领域,特指一种智能桑叶饲料发酵装置,包括有发酵罐体、菌液喷洒装置、搅拌装置、抽样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菌液喷洒装置用于调整发酵罐体内的含水量、菌种和接种量;搅拌装置用于搅拌发酵罐体内的饲料;抽样检测装置用于监测发酵罐体内的环境参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环境参数数据以及控制菌液喷洒装置和/或搅拌装置的启停。在本发明中,通过抽样检测装置实时检测桑叶发酵的环境条件,并通过菌液喷洒装置和搅拌装置的共同作用下,根据需要通过控制装置调整桑叶饲料的发酵环境,进一步地保证了桑叶饲料发酵的效果,也实现了饲料发酵过程的全自动化,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需求,提高了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535724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710813555.1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IPC: A23K50/75 , A23K10/37 , A23K10/12 , A23K10/30 , A23K20/28 , A23K10/33 , A23K20/158 , A23K20/20 , A23K20/174 , A23K2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针菇菇脚发酵物及其用途,该金针菇菇脚发酵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菇脚发酵菌种、菇脚发酵无机盐、菇脚发酵碳源、氮源混合均匀后加至金针菇菇脚中,再混合均匀后将所得混合物堆积放置即可。该金针菇菇脚发酵物的主要用途为作为一种鸡饲料,其特征在于原料及各原料的重量含量如下:杂交构树发酵物8‑15%,金针菇菇脚发酵物5‑10%,桑叶粉2‑5%,饲料辅料余量。本发明将金针菇菇脚发酵物、杂交构树发酵物、桑叶联合应用到饲料中,获得协同增效效果,使得养殖鸡肉质、口感风味进一步提升,而且还促进鸡只生长速度、缩短鸡生长周期,更重要的是提升鸡只活力、健康水平,提升养殖效益,促进高密度养殖良性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30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70461.8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IPC: G06F18/20 , G06Q30/018 , G06Q50/02 , G06Q50/26 , G06V10/40 , G06V20/10 , G06F18/211 , G06F18/213 , G01S17/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园生态系统的碳汇动态监测核算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目标地区的激光雷达数据及遥感光学影像进行预处理,在核算区域中提取多源特征变量;获取核算区域的碳汇基准数据,提取碳汇估算序列的时空特征,利用时空特征在多源特征变量中筛选高响应的特征变量,构建碳汇动态监测模型;根据目标桑园当前的植物学特征及剪伐特征获取对应的特征变量参数,利用模型输出获取目标桑园当前碳汇估算数据。本发明在激光雷达数据及遥感光学影像中选取碳汇数据的高响应指标构建桑园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降低了碳汇评估的复杂程度,为桑园生态系统固碳效应提供一定程度的评估参考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1700475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810336.3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SNP分子标记判别桑叶芦丁含量的方法,以待测桑叶或待测桑叶基因组DNA为模板,检测SEQ ID No.1所示与桑叶芦丁含量相关的SNP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多态性,当SEQ ID No.1上第51位核苷酸为G,判定桑叶芦丁含量较低;当桑树基因型为等位基因A纯合AA时,判定桑叶芦丁含量较高。本发明利用SNP分子标记判别桑叶芦丁含量的方法可以不依赖表型信息,在早期直接在基因组水平上进行芦丁含量鉴定和筛选,具有高效,选育时间短,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73526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1015530.9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取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土壤有机碳检测用的取样装置及其取样方法,解决了当取样装置相对放置位置晃动时,对驱动机构将取样机构顺利插入土壤内造成影响的问题,其包括环形座,所述环形座的底部设有若干滚轮,环形座的上方设有顶板,顶板和环形座通过两个侧板连接,两个侧板之间设有第一活动座,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测距传感器,且测距传感器位于第一活动座的上方,第一活动座上贯穿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一活动座的连接处设有轴承,第一转轴的底端设有取样机构,第一活动座上贯穿有两个螺纹套;土壤取样过程中,环形座相对放置位置固定,确保取样机构顺利插入土壤内,提高了稳定性,便于实际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98099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73626.4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果桑品种‘粤椹74’的SSR分子标记及其核心引物组、试剂盒和应用。本发明利用荧光SSR技术,通过对桑树基因组序列设计开发出的200对SSR引物进行筛选,确认标记M792和M20197的核心引物能够分别对果桑新品种‘粤椹74’扩增出两条特异性条带,可以分别从果桑品系中鉴别出果桑新品种‘粤椹74’,可用于果桑新品种‘粤椹74’的快速鉴定和检测。本发明通过直接检测‘粤椹74’的M792标记和/或M20197标记对其进行鉴定,克服了外部形态特征对其鉴定的不确定性,操作简单,检测效率高,结果可靠直观,为果桑新品种‘粤椹74’的保护提供了科学的技术保障,本发明有利于该品种的推广利用和保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