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12009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36653.5
申请日:2014-01-24
IPC: H01T4/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的串联可调间隙吹弧式避雷器,属于电力设施元件技术领域。包括多个腔室电极、多个灭弧室、上下连接杆、低压环状电极和高压环状电极等;多个腔室电极间隔排列在绝缘套管中,多个腔室电极将绝缘套管分隔成为多个灭弧室,灭弧室的一边开有喷气孔,低压环状电极通过插入定位孔的定位螺母固定在下连接杆上,高压环状电极固定在上连接杆上,上连接杆的上端部设有导线线夹,架空输电线路穿过导线线夹。本发明避雷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功能明确,能够有效的切断因线路过电压引起的放电电弧,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812007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35737.7
申请日:2014-01-24
IPC: H01T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架空配电线路的带间隙吹弧式中压避雷器,属于电力设施元件技术领域。其低压部分通过连接底座与架空配电线路的杆塔或绝缘子低压端连接,高压部分通过连接支架固定在架空配电线路上。低压部分由金属底座和绝缘套管组成。金属底座的下端为连接底座,绝缘套管内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腔室电极和多个灭弧室,灭弧室的顶端开有供高速气体喷射的喷气孔,绝缘套管的顶部为低压电极,低压电极的上半部外露,与高压电极共同组成放电间隙,高压部分由高压电极和连接支架组成,高压电极和连接支架共同成为导线夹。本发明避雷器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功能明确,能够有效的切断因线路过电压引起的放电电弧,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3722053U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20051157.2
申请日:2014-0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间隙吹弧式配电线路防雷装置,属于电力设施元件技术领域。其低压部分通过连接底座与架空输电线路的杆塔或绝缘子低压端连接,高压部分通过连接支架固定在架空输电线路上。低压部分由金属底座和绝缘套管组成,绝缘套管内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腔室电极和多个灭弧室,灭弧室的顶端开有供高速气体喷射的喷气孔,绝缘套管的顶部为低压电极,低压电极与高压电极共同组成放电间隙,高压电极与连接支架相对固定,高压电极和连接支架共同成为导线夹。本防雷装置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功能明确,能够有效的切断因线路过电压引起的放电电弧,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3722173U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20051143.0
申请日:2014-0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式串联可调定间隙吹弧配电线路防雷装置,属于电力设施元件技术领域。包括多个腔室电极、多个灭弧室、上下连接杆、低压环状电极和高压环状电极等;多个腔室电极间隔排列在绝缘套管中,多个腔室电极将绝缘套管分隔成为多个灭弧室,灭弧室的一边开有喷气孔,低压环状电极通过插入定位孔的定位螺母固定在下连接杆上,高压环状电极固定在上连接杆上,上连接杆的上端部设有导线线夹,架空输电线路穿过导线线夹。本实用新型避雷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功能明确,能够有效的切断因线路过电压引起的放电电弧,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901004B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010195326.6
申请日:2010-05-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控制系统通讯方式。该方式中,只需要将主控微处理器(S12X)的背景调试端口与第二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入输出端口相连,并保证两个微处理器共地。第二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入输出端口模拟主控微处理器背景调试模块(BDM)所需的调试信号,传输给主控微处理器的BKGD端口实现串行通讯,利用主控微处理器的背景调试模块,可以根据当前CPU的资源情况,不占用或者占用极少的CPU资源,完成整个通讯过程,并自动实现通讯数据在内存中的读、写工作。本发明能够简化通讯在主控微处理器端的软硬件设计,节约其CPU资源,保证其正常任务的执行,同时通讯简单可靠,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901004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10195326.6
申请日:2010-05-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控制系统通讯方式。该方式中,只需要将主控微处理器(S12X)的背景调试端口与第二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入输出端口相连,并保证两个微处理器共地。第二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入输出端口模拟主控微处理器背景调试模块(BDM)所需的调试信号,传输给主控微处理器的BKGD端口实现串行通讯,利用主控微处理器的背景调试模块,可以根据当前CPU的资源情况,不占用或者占用极少的CPU资源,完成整个通讯过程,并自动实现通讯数据在内存中的读、写工作。本发明能够简化通讯在主控微处理器端的软硬件设计,节约其CPU资源,保证其正常任务的执行,同时通讯简单可靠,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201724819U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20219730.8
申请日:2010-05-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控发动机匹配标定系统。该新型电控发动机匹配标定系统包括位于ECU中的目标微处理器:飞思卡尔公司的S12X系列微处理器、与之通讯的位于标定硬件中的微处理器以及用于系统配置、实时监控的上位机。目标微处理器的背景调试端口与标定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入输出端口相连,并保证两个微处理器共地。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当前CPU的资源情况,不占用或者占用极少的CPU资源,完成整个通讯过程,并自动实现对ECU内存的实时监控和标定参数的在线调节。
-
-
-
-
-
-